APP下载

万家灯火扶贫有我 电亮八桂圆梦小康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助力广西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

2020-02-06陈钦荣罗洋邹振远

广西电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南方电网农网摘帽

●陈钦荣 罗洋 邹振远

10 月22 日,广西东兰县即将迎来整县脱贫后的首个重阳节,坡索村处处欢声笑语。“在家里养老,心里美哟。”87 岁的覃牙英老人高兴地说,她家今年收入比去年多了一倍,家里年轻人都愿意在村里创业,不外出打工了。76 岁的谭凤菊老人也说:“生活不用愁,心里就想着抱孙子。”在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的帮扶下,这个昔日的贫困村正成为安居乐业奔小康的美丽家园,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50 万元。

广西电网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践行央企责任的主战场,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全力以赴助力广西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 年底,国家考核广西农网改造的三大关键指标达到新一轮农网改造目标;由南方电网公司承担对口帮扶的河池市东兰县,2020 年5 月获批退出贫困县序列,广西电网公司及所属单位179 个帮扶村127580 人已按期脱贫摘帽或满足脱贫摘帽条件。

东兰县坡索村75 岁老人张秀洁向广西电网公司驻村第一书记钟金宏聊起自家富硒米收成时笑逐颜开 陈钦荣/摄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有电用是贫困户“八有一超”脱贫摘帽标准、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脱贫摘帽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2013 年以来,广西电网公司发挥行业优势,先后投入434.6 亿元,不断升级改造农村电网。特别是2019 年9 月到12 月,短短4 个月时间,广西电网公司在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所服务区域的40 个县投入81.8 亿元,完成1.2 万个农网改造项目,使1500 万名群众实现从用电难到用好电转变。

南方电网公司援建的食用菌培植扶贫车间助力东兰老区百姓脱贫致富 马华斌/摄

广西东兰、都安、大化等县的大石山区石漠化严重,群众分散居住在千山万弄,因地制宜发展的扶贫产业也多布局在深山,架设电力线路异常艰难。施工人员肩挑背扛,把设备运到山坳,开山劈石,在大石山区架起电杆。“山里面也可以敞开用电。”在东兰县隘洞镇海拔1200 多米的牛洞坡一带,韦升用和韦升屯1700 平方米的养鸡大棚里,破碎机、采暖炉、取暖灯等设备一应俱全。兄弟俩靠深山养鸡,年收入达30 万元。

瑶族妇女蓝方美成了上班族。她和都安县17 个乡镇2 万多贫困群众一样,在八仙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开启了新生活。与小区配套的都安粤桂扶贫产业园,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都安乐宜电子玩具有限公司八仙扶贫车间分厂负责人韦克帮说,厂里做的是精细玩具,电压稳定才能达到设备运行要求,“电力充足,我们信心也足。”

今年,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广西电网公司重点安排贫困地区农网投资73.94 亿元,加快推进大化、都安、隆林、那坡等15 个自治区挂牌督战贫困县农网投资任务,解决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崇村、安兰村等135 个自治区挂牌督战贫困村低电压问题。

从“输血”到“造血”

“没有驻村书记帮,就没有我的今天。”融安县长安镇安宁村村民凤正福命运多舛,年少时因意外失去右手手掌,伐过木、养过猪,钱没挣着,还接连遭遇厄运,被毒蛇咬,被撞掉进河……凤正福说,好几次生死攸关,都是南方电网驻村书记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在南方电网帮扶下,凤正福通过“河边鱼”特色养殖成为致富带头人之一,现在带着4 户农户发展产业,村里人也对他刮目相看。

在上林县覃浪村,广西电网公司派驻覃浪村第一书记丁特强带领村民大力发展蛋鸭养殖等特色产业 马华斌/摄

造血扶贫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才走得远。广西电网公司坚持“长短结合”,大力发展产业示范项目,辐射带动产业发展、贫困群众务工就业和增收。在对口帮扶的东兰县,广西电网公司7 年来累计完成东兰定点扶贫捐赠资金6620 万元,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南网知行书屋”、乌鸡产业园、产业扶贫车间、危房改造项目及村级卫生室和饮水项目等基础设施,实现了东兰县147 个行政村集体产业全覆盖。

广西电网公司定点帮扶的坡索村曾是东兰县贫困程度最深的村之一,2015 年,贫困发生率高达31.8%。在广西电网派出的驻村书记帮助下,坡索村发展富硒米、三乌鸡等特色种养产业,2016 年底整村脱贫,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50万元。

除了东兰县、坡索村,广西电网公司还对口帮扶来宾市兴宾区建设“美丽广西乡村”和定点帮扶上林县西燕镇云桃村、上林县西燕镇覃浪村、融安县长安镇安宁村等10 个自治区级定点帮扶贫困村,建成油茶、核桃、板栗、乌鸡等一批扶贫产业基地,形成20 多个特色产业,并于2019 年全部脱贫摘帽。

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在帮扶工作中,广西电网公司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党建品牌优势,以党建扶贫助推精准扶贫,从组织机构、体制机制上帮助各扶贫点,激发贫困地区新活力。

广西电网公司注重选优配强脱贫攻坚骨干力量,向贫困地区选派了320 名挂职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目前在岗扶贫干部平均年龄42 岁,“90 后”占10%。涌现出用生命践行“扶贫宣言”的贵港市桂平市马皮乡水秀村扶贫干部罗伟,村民联名请愿留任的“中央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标兵”、东兰县长乐镇永模村第一书记龙梅等先进典型。

扶贫干部们坚持党建引领,打造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积极培优“村两委”班子,大力实施“党员·能人双培养一纳入”工程,即把村里的致富能人培养为党员,把党员培养为致富能人,把党员能人纳入村两委后备干部队伍,着力打造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让偏远山区群众拥有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带头人。

猜你喜欢

南方电网农网摘帽
广 告
广告
南方电网5E平台成功上线
摘帽“清零”,未来可期
“小鲜农网”带庐江小农户脱贫致富
脱贫摘帽是起点不是终点
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
发力“摘帽后的续航”
分析农网10kV电容器故障原因及措施
基于AHP的南方电网分(子)公司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