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徐溜镇涵洞村为例探讨乡村振兴新模式

2020-02-06窦逗DOUDou冯涛FENGTao

价值工程 2020年35期
关键词:涵洞田园村庄

窦逗DOU Dou;冯涛FENG Tao

(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0019)

0 引言

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乡村振兴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许多乡村的振兴多是离不开乡村旅游,尤其自然资源和历史悠久的村落走得较为靠前,因为总结出乡村振兴,旅游先行这一经验。但还有众多乡村先决条件一般,例如江苏北部的大多数乡村,大环境没法改变,就从后天入手,挖掘特色、打造特产,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要有产业支撑,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江苏省提出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的“特”字就是在于产业突出,强调一村一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加快实现乡村的复兴和发展。尤其疫情的发生让人们放弃长途游,更多愿意选择近郊短途游,为周边乡村游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各地也是使出浑身解数,争奇斗艳,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本文选取涵洞村作为江苏北部村落的代表,通过调研梳理现状资源和已有规划,进行多规合一分析,对其土地整理、空间布局、发展路径进行总结,旨在为同类乡村发展提供借鉴。

图1 多规合一路径

1 村庄概况

涵洞村隶属于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最北端的徐溜镇,淮沭河南北向穿村而过,距离镇区约8 公里,国道G205山深线、新长铁路东西向邻村而过。

1.1 自然资源

淮沭新河、六塘河自村庄中部穿过,两河交错;村域内河网密布,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一般不受大规模的洪水危害,是典型的苏北水乡,境内水塘、鱼塘、滩涂地众多。村庄聚落呈团状、带状分布;水田交融、水环相抱,生态空间较好。纵横交错的骨干水系格局,临水并行的田间道路,现状建设空间十分分散;农业基础深厚,与内部农业空间及外部生产生活空间均有道路联系。田园地景要素残缺,仅部分耕地零星分布,未形成完整的空间体系,绿地(林地)面积小,不能满足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环境品质低下,风貌特征杂乱,文化有待挖掘与传承。

1.2 人文要素

人口处于收缩状态,老龄化趋势明显,留守儿童与独居老人以成为现实,缺少关怀与生活供给;产业发展不具规模,土地利用零碎分散,缺少就业机会,导致大量年轻劳动力缺失交通通而不达,产业输出与资源引入能级较低。

2 发展思路

2.1 摸清家底

涵洞村的历史,当地村民语焉不详,它是流沙日积月累形成的,悄无声息,因它村口处有一座地下涵洞,便把它叫作涵洞村,一直沿用至今。村域总面积约317.01 公顷,下辖6 个村组;依据《淮阴区徐溜镇镇村布局规划(2019版)》涵洞村中大周庄属于集聚提升类村庄,小周庄属于属于特色保护类村庄。对集聚提升类村庄要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此次调研重点对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保护修复潜力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对已有规划和现状资源进行整合比对,最终落到一张规划总图上,并以此作为基础。(图1)

2.2 共商共建

乡村的主体是农民,所以在谋划发展中一定要让农民参与其中,充分考虑村民意愿,兼顾各方意见,结合各级地方政府的方针政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科学合理的进行长远规划。村民对住房以及居住环境提升、配套设施完善、产业升级等方面意愿强烈,希望能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增加村民收入,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改善居住环境村,居住用地内部要求增加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为村民提供休憩游乐的场所。②完善活动场地、小商店、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公厕、污水管网等市政设施,建设停车场等。③要求改善住房条件,风貌较好的特色民居进行保留修缮,较差的民居拆旧建新。④希望依托优越区位条件,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从而创造在本地就业的机会,增加村民收入。

2.3 找准方向

基于上位规划和现状条件,从村庄特色、产业发展出发,研究村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以打造“苏北生态田园示范村”为目标,深入挖掘村庄田园文化,以“农旅”为产业新触媒,助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核心突出农旅休闲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田园市集的当代体现。优化空间布局,农业复合高效,完善设施配套、提升环境品质、注重文化传承、实现农旅产居高度融合的特色田园乡村。

2.4 分步实施

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如何能吸资源引人气?可分三步走,一是造环境,筑巢才能引凤,主要是对乡村环境进行基础性整治和提升,按照“路、水、田、村、文”五位一体的模式整体提升,路成环,分层次;水成网,真有趣;田成片,花装扮;村成景、多功能;文点睛、展灵魂,达到生态优、村庄美的基本目标;第二步聚人气,依托田园风貌,挖掘民俗文化,策划农事节庆活动,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一定的影响力。第三步就是引产业,环境好,有热度,这时招商引资会相对容易一些,而且能有一定的主动权,可以吸引一些高质量的产业,完成产业更新,达到持久发展的目标。

3 规划内容

3.1 守住底线,优化“三生”空间格局

规划充分考虑底线管控,弹性预留,通过开发底线梳理,考虑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村庄建设用地控制线、河道保护蓝线、生态红线4 类限制要素,叠加后作为建设用地协调控制要素。按照“农业空间规模高效、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空间宜居适度”的总体原则,以用地布局规划为基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确定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和建设空间,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耕地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升、布局更集中连片。严格管控村庄建设用地底线,锁定用地总量,有序推进搬迁撤并与集聚提升,明确居住用地规模和布局。综合考虑村庄发展,结合白地、“点位”预控、机动指标方式弹性管控村庄建设。遵循生态优先、严格管控、奖惩并重的原则,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根据主导生态功能定位,实施差别化管理,确保生态保护红线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3.2 田水相融,慢游水上原乡生活

采用藤蔓规划原理,强调乡村发展的过程犹如藤蔓生长一样,植根当地生态环境,凸显水绕田园的自然风貌。延续村庄布局肌理,确定基本构架,提炼特色,并对文化进行聚合与传承,形成各具特色的聚落组团。利用现有道路基础优化交通,路网像藤蔓一样自由蔓延,村落沿路成组而聚,一切都是原生的痕迹,没有刻意而为的规划。整合新旧院落,融入主题空间,提升品质,打造田院共融。形成碧水环绕金色田园、绿树掩映砖瓦院落的苏北水乡风貌,体验的是船在水上漂,人在画中游的浪漫生活。(图2-图4)

图2 涵洞村鸟瞰图

图3 村口标识

图4 田园院落

3.3 产业升级,一二三产联动增值

从农业发展规律中探索未来产业发展路径——产业化、特色化、多元化。依托现有农业基础及发展趋势,做大做优,突出小麦种植+有机大米为基石,有机鱼养殖为特色,结合水稻发展轮作种植模式,辅以设施农业、瓜果苗木、生猪养殖进而扩大产业链条。构建产业品牌,实现农业高效化、生态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深度挖掘与利用文化教育资源,传承耕读文化,融合文化创意业态,以“文教+”为产业引擎,“教育休闲型”农旅产业为特色,现代田园市集实践,积极融入区域产业分工,促进一三产高度融合。

4 结语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路径,涵洞村依托自身资源特色,规范土地整理,净水保田,提升基础环境,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同时利用现有农业优势,提档升级,发展旅游,增强内生动力,最终实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具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

猜你喜欢

涵洞田园村庄
强夯法施工对高填方涵洞稳定性影响分析
我的小村庄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村庄,你好
浅析涵洞的种类及特点
田园乐趣多
村庄在哪里
田园美景
头屯河水库泄水涵洞除险加固浅析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