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0-02-06吴凯歌
吴凯歌
(许昌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河南 许昌 461000)
脑出血是一种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在所有脑卒中中所占比例为20%~30%,其中以基底节区脑出血较为常见,且随着人们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该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长,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引发多功能脏器衰退、昏迷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手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其可有效抑制病情发展,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预后效果[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接受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许昌市中心医院72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为51~79岁,平均(65.14±2.89)岁;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为7~12分,平均(10.03±0.89)分。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为52~80岁,平均(65.84±2.35)岁;GCS评分为6~11分,平均(9.92±0.75)分。两组性别、年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编制的关于基底节脑出血相关诊断标准[3];(2)符合手术指征;(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2)免疫系统异常,造血功能障碍;(3)肝肾功能不全。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即给予止血剂、降低颅内压、神经营养药物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采用方体定向锥颅器械,选取穿刺点(最大血肿面中心),在CT检查辅助下进行定位,确定穿刺的方向与深度,操作过程中应避开重要功能区及主血管投影,进行局麻处理,并实施定向锥颅置管操作。在血肿腔内靶点放置引流管,通过非阻力化抽吸的方式对颅内血肿进行清除,抽吸量在总血肿量中所占比例为1/3,将引流管留置于颅腔内,并进行固定。手术结束后将2万U注射用尿激酶(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259)与生理盐水3 mL进行混合,注入到引流管中,对血腔进行清洗,6 h实施1次。
1.4 评价指标(1)神经功能[4]:治疗前1 d、治疗1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包括11个条目,0~42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越好。(2)统计血肿清除率=[(治疗前血肿体积-治疗后血肿体积)/治疗前血肿体积×100%],并记录并发症(颅内感染、再出血、消化道出血)。
2 结果
2.1 NIHSS评分、血肿清除率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评分、血肿清除率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2.2 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症状常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瘫痪、意识不清等,发病后可导致内囊纤维受压,使其出现不可逆性损伤。此外,颅内穿支血管出现短暂性出血后,可产生高血压血肿,正常情况下,血肿生成时间为发病后的1~2 h,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可继发性损伤患者的脑细胞,而脑内红细胞裂解可生成含有铁元素的血红蛋白,其产生的毒性作用可对周围神经细胞直接造成损伤,致使基底节区组织与神经纤维的水肿状态加重。常规内科治疗虽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预后效果较差。
微创穿刺引流术主要是利用一定规格的穿刺针,迅速创建通道,以清除血肿,通过正压粉碎的手段,粉碎、抽吸、冲刷出血位置的液态与半固态血肿,之后利用生化酶液化降解血肿,进而快速溶解血肿,并引流至颅外,清除血肿[5]。该手术方式可快速减轻颅内压,降低有害物质侵蚀、损伤机体的神经细胞,对脑部神经组织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加速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血肿清除率较高。
综上,将超早微创穿刺引流术应用于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中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