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2020-02-06胡春
胡春
(正阳县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南 驻马店 463600)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患者多表现为腹痛、高热等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极易导致休克[1]。手术是临床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案,包括传统的开腹术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等术式,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易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2]。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及胆道镜微创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被应用于临床腹部疾病治疗中,可减轻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3]。基于此,本研究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正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18例,女26例;年龄35~78岁,平均(51.02±5.14)岁;胆总管直径0.7~1.8 cm,平均(1.24±0.27)cm。观察组男20例,年龄12例;年龄35~77岁,平均(50.98±5.15)岁;胆总管直径0.7~1.9 cm,平均(1.25±0.28)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胆总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经临床B超和CT检查确诊;(2)肝功能检查相关指标升高。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2)伴有单管狭窄、上腹部手术史及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1.3 手术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全麻,在腹部右下缘做切口,常规切除胆囊,探查胆管并进行取石,探查结石被完全清除后,冲洗腹部,放置T管进行引流,缝合切口。观察组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全麻后进行气管插管麻醉,采用“四孔法”进行手术操作,建立气腹,气压维持在14 mm Hg(1 mm Hg=0.133 kPa),置入Trocar,将腹腔镜置入胆囊,显露解剖胆囊三角区,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夹住胆囊管远端,切断胆囊动脉,切除胆囊;经剑突下穿孔辅助孔置入胆道镜,探查胆道内情况,使用取石网蓝将探查到的结石取出,冲洗胆管,在检查无残留结石后,放置T管引流,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1)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2)并发症:包括胆漏、切口感染、胆道感染。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住院时间比较
2.2 并发症对照组出现胆漏3例,切口感染3例,胆道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1例,胆道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通过切除胆囊,取出胆管内结石,达到治疗目的。开腹切除胆囊取石术是临床治疗中最为传统的一种术式,手术禁忌证相对较少,适用范围较广,但手术创伤较大,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4]。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腹部相关疾病治疗中逐渐被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更佳。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传统开腹手术切口较大,增加腹腔内脏器组织与外界接触面积,易导致腹腔组织感染。此外,传统开腹术手术视野有限,易对腹腔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影响患者术后恢复[5]。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属于一项微创术,切口小,可减少腹腔脏器组织与外界的接触,降低感染发生率。此外,该手术治疗术中视野较佳,能够使操作者在可视化条件下进行,不仅能够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且能够避免术中对腹腔内其他脏器组织造成损伤,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胆道镜主要利用胆囊管这一通道,不需将胆总管切开,不仅降低了手术难度,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虽具有创伤小、易恢复等特点,但临床应用中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手术对操作者要求较高,且对于不符合微创治疗者,应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可有效减轻对机体的损伤,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