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2020-02-05周文彰
周文彰
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执政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彰显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不变初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各级党政机关的执政理念。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落实要求党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在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个方面的内涵;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提供政治保证、制度保障、思想保障和群众保障;充分发挥“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整合作用、激励作用和规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以人民为中心”,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党的事业的胜利就在于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把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奋斗精神和创造精神;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变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竭源泉。否则,任何脱离人民群众的事业都将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市民从四川省青川市感恩奋进墙前走过。
人民是国家权力的主体。人民的主体地位在政治上的表现是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它表现为一系列的有序参与政治的广泛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随时时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其中,人民享有的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也可以是个人发展、经济生活方面的权利。
一切为了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极大的改善。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人均GDP从119元增加到64644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9.7元增加到28228元,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人均受教育年限从1.6年提升至10.6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新时代的一切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都服务于人民,都是为实现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而制定和实施的。
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围绕“人民需要”展开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一判断表明:人民需求是全面的,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我们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甚至是不充分的。这就为新一时期党和国家的治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也表达了这一思想。他认为,全面小康包括三个方面的全面:第一是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第二是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第三是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
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就是紧紧围绕解决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基本准则。其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旨在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旨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旨在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强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從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如教育、就业、社会保障、脱贫、医疗健康等抓起,旨在保障人民的受教育权、就业权、健康权等基本权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旨在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价值取向。
为了改变制约阿布洛哈村脱贫攻坚的交通瓶颈,当地政府决定修建一条长3.8公里的四级通村公路。这条公路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最后一条通村公路。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民为中心,要求执政党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部署。贯彻落实这一部署,就必须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
看一个国家的发展如何,关键看人民有没有共享改革成果,有没有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有效改善了民生,做到了实现人民福祉。我们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得到解决。我们构建了一套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同时,我们初步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进一步加强了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善了社会治理体制,强化了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加强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保护了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人民是党的执政之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部署。中国共产党正是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伴随着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逐步解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将逐步满足,越来越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将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