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山县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营林造林工作

2020-02-04周文林

种子科技 2020年23期
关键词:营林造林林业可持续发展

周文林

摘    要:林业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加强营林造林工作,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林业发展,也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武山县森林资源退化现象十分明显,水土流失、风蚀问题较突出,直接影响到当地生态环境质量。为了促进当地林业发展,为武山县人民营造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必须做好营林造林等各项工作。目前,武山县已经开展落实的国家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公益林、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退耕还林还草、中央财政补贴造林等一系列举措,对提升本地森林资源具有重大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武山县林业可持续发展,还要从“林—农”视角入手,分析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进而根据影响“林—农”经营行为的因素,制定加强营林造林工作的相关措施。结合武山县当地营林造林实际情况及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强化森林管护,增强经济、技术扶持等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营林造林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3-0109-02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志码: A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林业经济是一项重要支柱,其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增长,同时对国家生态环境的建设與质量也都有重要影响。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位置,地处秦岭山地北坡西段及陇中黄土高原西南边缘复合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县现有林业用地10.1万hm2,森林覆盖率23%。但受地理、人文等因素影响,环境问题依然是阻碍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同步发展林业、农业、旅游业、畜牧业等产业,才能建立起更加综合性的产业链,通过林业发展改善当地自然环境,在保护自然环境、确保其他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创造更好、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武山县林业环境的最突出问题是森林面积退化及水土流失问题,这些已引起武山县各级政府和相关林业部门的重视。

近年来,武山县为了加强营林造林工作,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当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项营林造林扶持政策,实施了多项工程,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1]。

1   加强营林造林工作的重要意义

营林造林对林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武山县加强营林造林工作,对减少地表径流、保持水土具有重要的意义。树木根系十分发达,对土壤有一定的固定保护作用;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一方面可以让更多树木的根系增强土壤的蓄水量,另一方面更大的叶面积指数也能大幅度地减弱雨水对土壤带来的冲击,而腐化后的树木落叶也是极优质的土壤环境改良剂,有利于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发展。另外,树木的根系能够提升土壤的凝聚力,这对保护土壤也有积极的效果。营林造林在扩大植被地上覆盖面积的同时,在地下形成一个发达的根系网,大幅提升了土壤的凝聚力。当遇到暴雨时,其能避免大量水体对土壤造成的剥离、冲蚀等问题,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2]。

森林资源对空气也有较好的净化作用。武山县的地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这种气候类型导致出现大风、局部地区扬沙浮尘,甚至小规模沙尘暴等气象灾害,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就能有效减轻空气强对流、利用森林有效阻隔风沙,这样就能达到防风、防沙尘暴的环境治理效果[3]。

根据武山县地理条件和种植习惯,大规模地发展经济林种植和林下经济,可以让林业成为当地农民新的经济产业收入来源,一举两得。

2   武山县营林造林工作现状

为了更好地发展林业经济,响应国家深化林业改革的号召,甘肃省在2014年编制了《甘肃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规划中明确指出林业经济发展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目标,注重改善生态与民生,重点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这样有助于为实现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与支持。

武山县在“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了林业建设的总体布局、生态治理重点建设区域与重点建设项目,特地为营林造林建设任务、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及森林蓄积量增长等目标制定了发展目标,这让武山县的林业工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后续的营林造林工作中,也提出了多项营林造林项目,例如,2019年的蚂蚁森林中国扶贫基金会甘肃省武山县沙棘造林项目、2020年的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等。在武山县榆盘镇盘龙山、桦林镇建军山组织实施蚂蚁森林示范项目,采购预算共计232万元左右,计划栽植沙棘林333.3 hm2,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带动高海拔区群众脱贫致富。而在2020年的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中,制定了3个项目分包,目标预算约400万元,造林面积达到1 333.3 hm2,主要种植的树种为优质樟子松、刺槐、火炬树等。项目的验收标准按照国家与省级造林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实施,营林造林的工作质量必须满足《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技术规程》等规定[4]。

3   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因素

3.1   资金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

林业生产的特点为周期较长、资金投入较多、回收周期较长。在林业经营的过程中,所涉及的采购种苗、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而林业经营与农业经营有所差别,在林业经营初期,林产品并不具备收益,只有林产品成熟后,才能获取林业收益。同时,林产品市场有时表现并不稳定,经营风险较大,也导致了林业经营的利润不够稳定。

3.2   技术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

在林业经营过程中,林业技术也影响到林业经营效果。据调查表明,林业收入较高的林农,其掌握的技术及知识更加丰富、更善于森林管理,如果缺乏相应的林业技术支持,林业经营规模与成效都会受到限制,进而不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

3.3   合作经营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

在以往的林业经营中,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独立生产消费单元,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林、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与产品销售都超出了家庭单元的能力范围。随着林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合作经营模式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出来。合作经营可以显著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生产与管理工作的效率,这样就使森林资源的消长发生了变化。

4   加强营林造林工作的具体措施

4.1   强化森林管护

为了更好地开展营林造林工作,要强化森林管护,扩大林木保护范围,将天然林、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全部纳入其中,加大幼林抚育范围,这样就能筑起一道生态防护线。武山县森林管护严格遵守选聘程序,结合精准扶贫,在全县择优选聘天然林护林员29人、公益林护林员154人、生态护林员1 500人、草原管护员298人,明确各人管护区域、职责,实现“一岗多责”的森林管护制度。工作中将护林、营造林及四防工作等有机结合,通过引进利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充分发挥了森林管护团队的应有作用,收到良好效果。

4.2   加强造林绿化的相关宣传教育

为了更好地调动当地民众参与营林造林的积极性,抓好春季营林造林的时机,推动营林造林工作水平的提升,必须加强营林造林的相关宣传教育。另外,还要加强各层级的组织领导,划分各层级领导的工作责任,实施分管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点包乡镇的管理模式,实现政策、建设任务的逐级落实,这样就能更加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规划设计、任务安排与实施等工作,同时给予相应的质量监督与林木管护,进而强势推动造林绿化工作水平的提升。在宣传工作中,要丰富宣传媒介,保证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及宣传车辆、宣传标语等传统宣传手段的有效应用,同时要引入网络、手机微信等社交软件新型媒体,这样可以更好地营造社会舆论氛围[5]。

在春季植树造林的重要阶段,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树种,确保相关栽种技术、养护技术的有效应用。而为了保证栽种技术、养护技术的有效应用,就要加强对护林人员、林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确保森林经营参与者具备扎实的林木栽植技术、管理技术储备,这样有利于提升苗木的成活率,进而获得更好的营林造林成效。

4.3   严厉打击危害林业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为了更好地保护林业资源,确保森林资源可以安全度过初期阶段,让林业资源发挥其应有的林业价值,在营林造林的同时,还要注重打击危害林业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如在武山县内加大封山禁牧政策、林区防火宣传教育力度,印发《森林防火常识》《清明节期间森林防火方案》等,做好各林场对所在乡镇村的巡回宣传工作,通过张贴防火宣传标语、法律常识宣传单等手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火意识[6]。与此同时,要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做好林区监管工作,对查处到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惩处,这样就能有效提升森林资源的安全,保证林区治安稳定。

5   总结

虽然武山县已经在营林造林工作及林业经营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了更好地扩大营林造林面积,必须做好各项举措的推行与落实。在工作中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因素,对当前工作加以改进,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武山县的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 1 ] 薛蕾.刍议营林工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11.

[ 2 ] 张力泉.浅谈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营林造林工作[J].农家参谋,2019(5):102.

[ 3 ] 冯万斌.加强营林造林工作 促進林业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研究,2020,26(9):98-99.

[ 4 ] 罗居平.加强营林工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35(11):75-76.

[ 5 ] 朱星红.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探讨[J].种子科技,2019,37(13):72,75.

[ 6 ] 刘元锐,徐宏志.营林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12):131,133.

猜你喜欢

营林造林林业可持续发展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land produces
如何做好营林造林工作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