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绘好宁波“十四五”现代化建设新蓝图 奋力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

2020-02-04裘东耀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十四五宁波发展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深入谋划宁波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思路、重大举措,为我市编制“十四五”规划、确定2035年远景目标汇集众智、凝聚共识。

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学深悟透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领会中央对“十四五”总体形势的判断、发展目标的确定、重大任务的部署,是科学编制宁波“十四五”规划的根本前提。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力求做到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一要深刻理解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的内在逻辑。党的十八大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伟大号召。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五中全会不仅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还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这一系列目标承前启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明确了“十四五”发展的努力方向,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愿景。我们要精准对标对表中央提出的发展目标,综合考量宁波的发展基础、发展方位,按照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使命任务,科学确定宁波“十四五”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激励全市上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二要深刻理解把握“十四五”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五中全会对国际国内形势作出了科学精准的战略研判。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东升西降”大趋势、中美战略博弈大背景、全球治理体系大变革,将使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从国内看,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各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弱项。总的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看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现象下的本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切实做到临危不乱、危中寻机,开拓进取、开辟新局。

三要深刻理解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丰富内涵。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有机联系、辩证统一的。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是我们谋发展、做规划、定政策必须首先考虑的现实基础和基本前提。新发展理念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遵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把握发展主动权所下的战略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也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各地的自我小循环。我们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任务,坚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推动宁波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四要深刻理解把握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统筹协调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形成了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在这个过程中,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通篇贯穿系统观念,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统筹强国与富民、统筹开放与自主、统筹发展与安全等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比如在2035年远景目标中,不仅提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还特别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比如将“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并设置专章作出战略部署。我们要从系统观念出发,积极应对发展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有效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使宁波各项事业发展齐头并进、互促共进。

五要深刻理解把握加强党的领导和发挥制度优势的重大意义。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建功立业、奋勇前进。

科学研究确定宁波“十四五”发展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教导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处理好昨天、今天、明天这三对关系。我们谋划宁波“十四五”发展,必须胸怀大局、顺应大势,全面准确把握宁波“昨天”打下的发展基础、“今天”面临的具体形势、“明天”所要承担的使命任务,确保战略方向明确、战略路径清晰、战略举措有力。

(一)宁波“十三五”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我们有基础有条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过去五年,是宁波发展历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我们经受了一系列重大考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去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1985亿元,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从第15位提升到第1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468亿元,居全国城市第12位。今年以来,我们全力以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两手硬、两战赢”的高分报表,有望如期完成“十三五”总体目标。二是创新转型不断加快。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形成了系统完备的产业门类和雄厚坚实的产业实力。特别是制造业优势进一步凸显,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均居全省首位,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以超常规力度推进科技争投,累计引进集聚产业技术研究院69家,人才净流入率持续居全国城市前列,其中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首位。三是开放能级持续提升。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1和第3位,全市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1万亿元。成功获批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和梅山、北仑港、前湾综合保税区,17+1经贸合作示范区、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开放平台影响力不断扩大。四是发展更加均衡协调。坚持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落实到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城乡融合发展态势进一步增强,去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77∶1,领先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可以说,“十三五”取得的发展成就、积累的物质基础、创造的工作经驗,为“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十四五”新征程上危与机同生并存,我们必须“越是艰险越向前”。“十四五”时期,我们面临的形势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但危与机总是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我们要善于化危为机、危中抢机,开好顶风船,开辟新境界,推动宁波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广。针对当前形势,我们尤其要高度重视五个趋势性变化:一是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在深化改革开放的前提下,强化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这必将改变现有的城市分工体系和竞争格局。我们既要引导企业深耕国际市场,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力,又要引导企业用好我国消费全面升级的机遇,抓紧完善国内市场布局,在国内大循环中赢得先手、掌握主动。二是发展动力加速转换。当前,传统资源要素的投入对经济拉动的边际效用逐步减弱,经济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来引领和驱动。我們唯有下大力气集聚创新机构、创新团队、创新企业、创新人才,加快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创新策源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才能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制胜未来的竞争优势。三是数字革命方兴未艾。当前,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正加速渗透扩散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成为城市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我们慢人半拍。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快人一步,推动数字技术有效嵌入各行各业,努力实现数字经济发展的“换道超车”。四是城市竞争更加激烈。现在城市竞争已从产业领域拓展到人口人才、资本资源、公共服务等领域,国家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的先天功能优势,对其他城市发展造成较为严重的挤压。宁波要唱好“双城记”,建设长三角“金南翼”的发展高地,就必须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形成独树一帜的比较优势。五是矛盾风险交织叠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如何统筹发展与安全,更好维护城市安全、社会安定、百姓安宁,是对我们能力和智慧的重大考验。总之,危和机是相对的,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强化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三)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使命任务,要求我们“拉高标杆勇争先”。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浙江、宁波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的决策部署,把握宁波的发展方位、发展阶段以及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地位,确立了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的使命任务。这是我们谋划“十四五”目标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的站位、遵循的标准。也就是说,每一项目标任务的设定、重大举措的提出,都要对标模范生的高标准,体现模范生的大担当。具体来说,可以从四个维度来把握:一是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推动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明显加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领域都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竞争力提升。就是要推动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城市能级大幅提升,港口最大资源、开放最大优势充分发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国际港口城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宁波都市圈核心城市的功能地位进一步凸显。三是现代化建设。就是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取得显著进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四是获得感增强。就是要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舒心暖心的民生幸福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更好实现。要按照这四个维度,科学设定“十四五”目标任务。市委规划建议以定性表述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规划《纲要》要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按照“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提出相应的量化目标。比如经济总量,总的就是要保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的增长速度,全力以赴巩固现有位次,并努力缩小与前11位城市的差距。比如居民收入,要在确保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的前提下,研究提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目标,努力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认真做好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要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统领,紧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题,围绕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结合回答省委提出的“10大新课题”,落实当好“重要窗口”模范生的12方面任务、形成15项重大标志性成果的要求,抓紧编制我市“十四五”规划。一要把吃透上情与把握下情贯通起来,确保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发展战略和重点任务符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符合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符合宁波在全国全省大局中的使命担当,符合宁波党员干部群众的热切期待。要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鼓励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二要把传承接续与开拓创新融合起来,既要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思想定力和工作定力,坚持好、落实好“十三五”形成的经验做法、确定的重要举措,又要增强育新机开新局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研究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巩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三要把战略谋划与战术实施统一起来,能细化的尽量细化,能具体的尽量具体,做到有载体、有抓手、有项目、有清单,确保规划能落地、好操作、真管用,更好提振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好引领未来五年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摘自裘东耀同志11月6日在市委“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何海永

猜你喜欢

十四五宁波发展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一图读懂宁波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拖起明天的希望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