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习基地建设的园林专业实践能力协同培养模式探索
2020-02-04王子凡黎海利孙余丹
王子凡 黎海利 孙余丹
摘要:园林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建设实习基地的过程,可以作为园林专业多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有利于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实操能力。将不同课程的实验集中整合在实习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协同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可以串联多门专业课程,并整合相关课程中重复的实践教学内容。有助于师生之间加强沟通,教学相长,并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综合能力。
关键词:实习基地;协同培养;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TU986;G642986
文献标志码:AASA
文章编号:1671-2641(2020)06-0075-03
收稿日期:2020-03-02
修回日期:2020-03-23
Abstract: The special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practicality.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practice base can meet the practical teaching task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ultiple course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rain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This study integrates the experimental courses of different courses into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practice base, to jointly cultivat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landscape students.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training mode can connect several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ntegrate the repeated practical teaching contents in relevant courses. It is helpful 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and mutual learning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ignificantly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ability.
Key words: Practice base; Cooperative training; Practical ability
基于園林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和国内园林专业教育实践环节普遍较为薄弱的现状,岭南师范学院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作为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基于实际项目建设的实践教学方式是提高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适逢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建设生物园,以此为契机,尝试将园林专业两大类课程模块—园林植物和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实践环节进行整合,探索基于实习基地建设,协同培养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新模式。
1研究背景
国内开设园林专业的高校大多都从修订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性教学实习环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1~4]。其中有一些较为新颖的改革模式,如杨建民等[5]提出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完善实验课和教学实习的第一个循环,及校外基地实习和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第二个循环等措施,并提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但以上研究大多只是对一门课程进行改革,缺乏对跨课程之间实践环节相互联系的教学模式探索。只有蔡建国等[6]强调了目前这类课程存在实践教学环节各自独立、知识的持续性和连贯性较差、缺乏科学的教学考核办法等问题,并提出重组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开放性实验、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等途径,来构建一个“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
关于园林专业建设实习基地的作用,也有多位学者进行了阐述和实践,认为通过建设实训基地,可让学生与园林花卉产业链对接,能充分满足园林花卉技能培养的需要[7];可促进风景园林类专业与学科建设[8];提升人才培养质量[9];起到提供实践教学场所、模拟实训教学、联合实训教学、为有关赛事提供实训场的作用[10]。但这些研究没有从园林专业各门课程之间实践教学的整体性进行探索分析,而这正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2依托实习基地建设的园林专业实践能力协同培养模式
2.1实习基地建设过程
本研究依托了2个实习基地的建设过程。一为学校内部的园林专业花圃建设, 其主要功能是满足园林植物老师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尤其是新优园林植物的引种,兼顾景观需要。由大四学生分组设计方案,择优采用了“四分花坛”方案,由大一到大三同学集体施工。在此项目中,可以整合园林设计、园林施工、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的课程实践内容(图1~3),具体试验课程包括园林花坛设计与施工、道路设计与施工、有氧堆肥的制备、花卉露地直播、花卉扦插、新优花卉引种、大树移植、灌木移植、园林植物修剪、草坪铺设等。
二为岭南师范学院与寸金公园共建的生态植物园的科普区域建设。由大三同学设计,优选了“一米花园”方案。此项目涉及的课程也包括了园林设计、园林施工、园林花卉学、园林草坪学等内容,并且在花园建成后,由学生组织了多次科普活动,起到了类似“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2.2多门课程实践能力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以上具体实践内容,本研究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园林专业实践能力协同培养模式(图4)。在此模式中,首先根据园林行业的运行规律,即从园林设计到园林施工,再到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构建一个完整的实习过程。其中涉及了2个大的模块,一为园林设计与施工的教学,主要包含园林设计与园林施工等课程;二为园林植物教学模块,主要包含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草坪学等课程。在后续实习基地的使用过程中,又可以为上述课程提供实践环节的场所。多门课程的实践环节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和使用中融合,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协同发展。
3多门课程实践能力协同培养模式的优势
3.1串联多门课程学习内容
在此模式中,不同课程的知识得到相互串联,使学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并深刻理解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园林设计、园林施工与花卉栽培课程之间的联系为例,如设计花坛高度时,应结合要栽培的花卉根系的深度;又如园林廊架的高度和形式除了考虑美观以外,还应结合所栽培花卉的攀援性,并且需要考虑施工的难易程度和廊架的抗台风能力,从而使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学科逻辑和内容在整个基地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无缝衔接。
3.2加强沟通,教学相长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教师作为整体实习基地建设的引导者、把控者,必须在实践当中提高自身的施工和教学管理经验。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品行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建设实习基地这一“项目式”的教学方法,师生充分沟通,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学相长。学生有时会给人惊喜,提供很好的建设思路,如为解决经费少的问题和考虑抗风性,提出在花圃建设中使用不同粗细的PVC水管做成“蘑菇”形花架。同时,在整个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多名教师的课程内容,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更为密切,形成了更好的教学团队氛围。
3.3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于建设实习基地经费少、任务重,整个设计、施工过程调动了园林专业4个年级的学生。在建设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均得到了锻炼与增强。参与基地建设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更增强了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并且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传、帮、带”式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建立了友谊。由于是亲自动手建设的实习基地,学生课余来实习基地观察花卉生长,为花卉浇水、施肥、修剪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升。还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其中进行新优宿根花卉的引种试验,并以第一作者发表了科研论文[11]。
3.4整合重复的实践教学内容
在多门课程协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实习内容在不同课程中有所重复,应该将其进行整合,避免重复教学。如播种、扦插的内容,在园林花卉学和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课程中出现了重复,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保留了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中的播种、扦插内容,在花卉学中加入新优花卉的引种课程。所以,协同培养模式的应用有着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的作用。
4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结合校园专业基地建设和校地合作的公园建设,在多门课程实践环节协同培养模式下,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中开展园林专业的教学实践活动,得到最直接、有效的专业训练。该模式整合了多門课程的专业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建设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其全局观、综合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打破了不同课程之间“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了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施工等课程的交流与联系;并为不同年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探讨提供了空间和契机。
总之,基于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能力协同培养模式可节约教学资源,提升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模式。
注:本文图片均为作者自摄自绘。
参考文献:
[1]樊保国,李月梅,张永清,等. 高校园林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与体会[J]. 中国林业教育,2010,28(6):26-29.
[2]毕翼飞,赵学琴,赵普天. 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 学周刊,2013(36):33-34.
[3]蓝蔚青,谢晶,张饮江,等. 高校花卉学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95-15996+15998.
[4]张圆圆,赵丽娜,谷雨. “校企合作、协同共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河北工程技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为例[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6):69-71.
[5]杨建民,王广友,聂庆娟,等. 强化园林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林业教育,2007(3):14-17.
[6]蔡建国,马进,林夏珍. 农林类院校园林专业园林植物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构建[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同济大学. 第三届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8-111.
[7]赖娜娜,马宪红,于红立,等. “园校一体”的园林花卉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1):82-86.
[8]刘倩如,蒋瞻. 依托教学科研基地,促进风景园林类专业与学科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2):228-230+248.
[9]王保全,周建,张晓娜,等. 论园林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12):76-80.
[10]王彦萍,翟彦. 园林工程实训中心的作用:以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实训中心为例[J]. 农技服务,2019,36(11):109-110.
[11]列志旸,王子凡. 9种宿根花卉在湛江市的引种初步研究[J]. 广东园林,2016,38(2):38-42.
作者简介:
王子凡/1984年生/女/四川成都人/博士/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湛江 524048)/讲师/研究方向为花卉栽培与应用
黎海利/1981 年生/女/广西宜州人/博士/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湛江 524048)/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造景与栽培
孙余丹/1980 年生/男/黑龙江鸡西人/博士/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湛江 524048)/高级实验员/研究方向为园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