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播五要素谈网络文学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

2020-02-04邱云燕

新媒体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文学

邱云燕

摘 要 文章运用传播学中的“5W”理论,从微观角度探讨网络文学传播5个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指出网络文学“粉丝化”特征是其意识形态建设的优势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络文学主流意识形态构建的途径。

关键词 网络文学;“5W”理论;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19-0105-03

在新媒体迭代更新的今天,网络文学一直是个比较特殊的文学形态。一方面,它应时代而生,以广大网民为生长土壤,以迥异于传统文学的表现形式、内容类型以及传播方式,并借助新媒体乘势而上。同时,网络文学强大的内容资源优势,也使其成为文化资源开发的源头和富矿,“巨大的存量、显著的增量、不断升级的品质和持续性的价值创新,为下游产业提供着不竭的源流,也确保了网络文学在产业链中的核心竞争力。”[ 1 ]因此虽然发展的时间才短短的20多年,网络文学已经以惊人的速度、庞大的规模和强大的影响力日趋成为当今社会的文化主流。另一方面,尽管网络文学商品属性凸显,但无可否认,它依然具备文学的属性,具有文学的价值功能和意识形态。因此,在我们炫目于网络文学创造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价值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其作为文学所具有的强大的意识形态影响力。尤其在今天政府倡导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网络文学以主流化趋势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意识形态构建功能。

意识形态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离不开传播媒介的作用。网络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载体,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将作品的价值取向传导给读者,并在传播中获得价值认可和共识。本文尝试运用传播学中的“5W”理论,从微观角度探讨网络文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并试图理清网络文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1 “5W”理论在网络文学中的所指

“5W”理论,最早由美国政治学家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于1948年提出。他在自己当时的一篇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指出,传播过程是由五种基本要素按照一定顺序组成的,这5个W分别是英语中五个疑问代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简称“5W”理论。网络传播的兴起,给“5W”理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赋予了新的内涵。

1.1 Who(谁):全民创作

网络文学摆脱了纸张、印刷、发表的各种束缚,极大地解放了文学创作。创作的热情由此被激发了出来,全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投入到这场写作的狂欢当中。

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国内网络文学创作者已达1 755万。有的是学生,有的已参加工作,从事各种不同的行业。“创作主体的平民化,不仅实现了大众的文学梦想,而且使来自民众的文学回到民间,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极大地促进了文学自身的发展。”[2]

1.2 Says What(说了什么):类型丰富的网络文学作品

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在题材选择上更加自由,也更富新意,目前已经有都市、历史等二十余种大类型,小分类则多达几百种,另外还新增了二次元、科幻等类型作品,网络文学类型的多样性,也体现了行业勃发的生命力。网络文学作品呼应时代要求,语言诙谐幽默,情节天马行空,讲究制造悬念,这些都使网络文学集聚了越来越高的人气。

1.3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更新迭代的媒介类型

网络文学正如其名,依托四通八达的网络扩散至文学阅读的各个角落。在PC端发展壮大之后,手机App以及近几年兴起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为网络文学的传播又开辟了崭新的通道,让网络文学在移动阅读领域迅速占领至高点。另一方面,网络文学以强大的内容资源优势成为文化产业的源头,围绕优质IP进行的电影、电视、网剧、游戏、漫画以及周边衍生品的开发层出不穷,在不断挖掘网络文学市场价值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网络文学内在价值取向的传递。

1.4 To Whom(向谁说):全民狂欢

2018年网络文学读者规模达到4亿多,其中学生群体占比过半,其次是白领、农民工等。网络文学轻松诙谐的文风、天马行空的创意为读者摆脱现实社会的压力创造了世外桃源,使读者在网络文学故事创造的虚拟世界中,满足自身一些非理性的需求,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1.5 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文学的大众化

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文学曲高和寡的窘境,使文学回到大众的视野。这种回归,不仅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市场价值,同时也掀起了一场文学的狂欢,使文学阅读深入人心,甚至成为年轻人时尚的生活方式。而网络文学蕴含的价值取向,也在这日复一日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取得人们的认同,从而形成意识形态的共识。

2 “粉丝化”特征是网络文学意识形态建设的优势

网络文学的传播五要素,在传播过程中并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研究网络文学近几年的发展,我们也发现,读者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网络文学创作、传播以及后续价值的挖掘开发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形成以“读者为中心”的网络文学“粉丝化”特征。

1)对创作者而言,随着数字产业的兴起和商业资本的介入,与愈来愈庞大的创作者队伍相对应的,创作动机也越来越商业化,作者趋向于迎合市场来创作作品,而不考虑自己是否擅长或喜欢。此外,随着打赏、投票、段评、章评等形式手段的出现,作者和读者的互动也愈来愈强。读者不仅能点评作品,而且可以参与到内容的创作当中。对读者来说,这种自己全程参与的作品犹如亲生孩子,自然喜爱和受重视,这为网络文学作品“粉丝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對作品而言,“粉丝化”特征创造IP文化。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意思是知识产权(全称为: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用来指代可以用于商业价值挖掘的热门网络小说。一部寂寂无名的网络文学作品要成为炙手可热的大IP,离不开读者的参与和推动。如网络小说《圣墟》,粉丝数突破1 000万。粉丝阵营不仅将这些网络小说推上排行榜,推进作品进行影视、游戏、动漫等后续开发;同时他们还出于对作品的喜爱与认同,以此形成不同的粉丝社群,不断自发地挖掘作品的内在价值,展现令人惊叹的文化创造力和生产力。如粉丝通过自发形成书友圈、角色圈,讨论书中的角色,为角色庆祝生日,以此来表示对作品的支持与喜爱。网络文学“粉丝化”营造了浓厚的IP文化氛围,也不断扩大了IP内容价值的影响力。

3)对传播渠道而言,“粉丝化”特征推动沉浸式传播的发展。国内学者杭云和苏宝华提出了“沉浸式传播”的概念,它是以人为中心,以虚拟现实为全新的传播技术手段,通过创造仿真情景使人得到“沉浸”体验[ 3 ]。“粉丝化”创造的巨大的商业价值让网络文学的后续开发越来越看重受众的体验,以求保持或增强粉丝对作品的黏性。近几年来,对作品内容的挖掘也探索通过结合AI虚拟技术,活化网络小说的热门角色,增强虚拟角色与粉丝的双向互动,以沉浸式体验来增强粉丝的黏性。

4)对传播效果而言,“粉丝化”特征使意识形态的渗透润物细无声。无论是作品的内容创作还是沉浸式传播,从表面上看是为了讨好读者,以求获得更大的市场价值,实质上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更多人对作品的价值观、角色、情节产生共鸣。而这种共鸣在网络文学多重开发下则被不断的叠加而变得深刻。因此,“粉丝化”特征的背后是读者对作品内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极度认同。

传统的意识形态的建构是单向度的,话语权掌握在精英阶层手中,大众是被动接受的一方。而网络文学时代,文学真正回到大众手中,读者或受众积极参与作品的创作、阅读与传播,并通过粉丝社群达成价值认同和共识,在无意识中促进意识形态的建构,这是网络文学建设意识形态的优势所在。

与此同时,“粉丝化”特征也有其弊端。那就是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创作与传播常常过于讨好读者、粉丝,而忽略了文学的引导功能。这也导致网络文学作品同质化、低质化现象十分严重。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4],从这点上来说,网络文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网络文学主流意识形态构建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文学作为中国文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自己的使命和担当,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

3.1 重塑读者

网络文学“粉丝化”特征说明在网络文学作品对读者进行价值引导之前,读者已经通过参与作品创作以及自由选择作品对其进行了筛选和管理。因此,读者的审美趣味和水平理应成为我们考量的第一要素。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同时,对精神世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换言之,我们要重视人们内在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呼应读者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以达到重塑读者的目的。这一点,并非网络文学凭一己之力能够成就的,而应该由全社会协同合作才能完成。比如近年来政府大力倡导的全民阅读,以及在中小学教育中推行的经典阅读等等,对优化提升读者的文学品位和鉴赏力有很大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高度重视文學教育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作用,倡导对经典文学的阅读、欣赏和理解,增进全社会的人文涵养,“从而锻造一代具有高雅的文学品位和纯正的文学阅读习惯的读者”[5]。

3.2 培养作者

网络文学作者队伍庞大,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作者为经济利益不惜用暴力、黄色、低俗的作品吸引眼球,严重污染网络文学内容生态。因此,加强对作者的培养和引导势在必行。

一方面平台应加强对作者的筛选和管理,通过奖励机制鼓励作者创作优质作品,在考虑字数、创作时间的同时,对作品质量进行把关。

另一方面,应借鉴传统文学培养、引导作家、作者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通过国家政策和培训机制、评奖机制引导作者创作好的作品。

3.3 创造经典人物形象

前文提到,“粉丝化”特征创造了令人炫目的IP文化,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作品中的角色IP。这些角色IP通过网络文学以及后续的开发成为读者的虚拟偶像,读者愿意去学习这些虚拟偶像身上他们认同的某些特质,以此来成为更好的自己。因此,优质的网络文学作品应该重视角色形象的打造,要用主流价值观念塑造正能量的人物形象。同时影视、动漫等后续开发应不断完善、立体化角色形象,并通过建立网络文学评价机制使角色身上正能量的特质更加得到彰显,或经典化,从而使其成为读者或受众自我成长与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向标。

4 结语

网络文学以短短20年多年的发展成为中国文艺创作的一支生力军,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文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文学、出版以及意识形态的传播局面都出现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尽管目前网络文学面临的争议还比较多,但其持续向好的态势以及对意识形态构建的影响确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们应加强对读者、作者的管理,强化监督和政策引导,推动网络文学回应时代呼声、反映现实生活、引领精神风尚,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建设美好家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阅文集团:2019年度网络文学发展报告[EB/OL].(2020-02-20)[2020-02-20].http:// www.199it.com/archives/1009663.html

[2]刘泽达.论传播五要素变化之下的中文网络文学[J].传播与版权,2014(9):102-103.

[3]刘玲武,曹念童.沉浸传播视角下网络文学IP开发策略探析[J].出版科学,2019,27(6):34-38.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0-315.

[5]郑纳新.优化网络文学生态的几点思考[J].南方文坛,2018(2):81-84.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文学
调查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我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Southern_Weekly_1920_2020_12_10_p36
中国网络文学闯荡海外江湖
基于媒介革命视野下我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路径探究
中国网络文学读者超四亿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文学小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