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信息系统研究中的技术采纳与实现述评

2020-02-04岳宇君张磊雷

科学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信息系统

岳宇君 张磊雷

摘要:技术采纳与实现是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理论应用、研究方法、分析单元和研究主题在不断反思和批判的过程中得到修正和丰富。本文对1999—2018年刊载于CSSCI期刊的593篇技术采纳与实现研究相关论文,从理论应用、研究方法、分析单元和研究主题四个层面进行统计、归纳和述评。研究发现,理论应用相对集中,大部分研究是基于“个人”的问卷调查,缺乏多样性,研究主题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而演化。基于研究述评,总结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信息系统;技术采纳;技术接受模型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20.05.01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金项目: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790209);江苏现代信息服务业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课题资助(NYJD217010)

0引言

“技术采纳与实现”研究是信息系统与用户行为研究的交叉领域,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系统被引入企业,探讨用户采纳或不采纳新技术的原因、意愿及影响因素等[1]。迄今为止,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积累,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理论和研究模型。“技术采纳与实现”的研究在信息管理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自1983年以来,信息管理领域最重要的国际信息系统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formation Systems,ICIS)一直把“技术的采纳与实现”作为征文的主要研究议题之一。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记录了信息系统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帮助和改变个体或组织:20世纪70年代,主要关注信息技术辅助组织的日常运营、管理和决策活动,进而延伸到信息技术实现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或失败[2];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重点转向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创新和扩散,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用于解释和预测信息系统和技术的接受程度和使用意愿[3];20世纪90年代,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技术采纳与实现的研究逐漸转向个人层面——技术开发与使用、人的决策与组织设计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成为研究焦点,技术接受模型成为主要的研究理论[4];近2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的研究越来越普遍,在技术采纳与实现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关于技术采纳与实现的研究,存在着一些讨论甚至争议,随着这一领域的发展,也衍生出一些新的研究主题[5]。那么,国内“技术采纳与实现”研究在过去20年的积累如何?有没有一些理论上的突破?研究方法、分析单元是否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研究主题是否仍然局限于组织内部?回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研究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对技术采纳与实现具有重要价值[6]。国内学者对技术采纳与实现做了一定的文献述评,潘晓月和陈渝[7]重点围绕“TAM++”研究模式和整合模型研究模式对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研究模式进行了述评;盛东方[8]基于2006年至2016年权威期刊/会议论文,从理论基础、系统/技术类型、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四个层面对个人用户视角下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研究进行了述评;朱哲慧、袁勤俭[9]围绕技术接受模型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归纳为用户特征、环境因素、时间因素、系统因素)进行了述评。现有技术采纳与实现研究的述评主要集中在技术采纳行为和技术接受模型上,对整个研究领域的观察和分析较少。本文尝试站在相对宽泛的角度,建立分类架构,检索整理了1999—2018年国内信息系统研究在技术采纳与实现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从理论应用、研究方法、分析单元及研究主题四个层面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展望。

1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1.1研究方法

1.1.1文献收集

以CNKI数据库中的CSSCI来源期刊为文献来源,以“科技(或技术)”+“采纳”“应用”“采用”“接受”“导入”“引进”“实现”等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文献收集的时间区间为1999—2018年。通过篇名、摘要、关键词进行初步筛选,共收集到736篇论文,并逐一进行核对。以论文内容是否与技术采纳与实现研究相关为原则,经反复核对,593篇论文符合研究要求。结果显示,论文主要来源于图书情报、科技类CSSCI来源期刊,其中,《情报科学》《情报杂志》《科技管理研究》《图书情报工作》《科技进步与对策》《情报理论与实践》等10种期刊占论文总数的84.82%(表1),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1.2文献分类

为了更好地了解技术采纳与实现研究的演化趋势,将整个文献区间(1999—2018年,20年)分为四个子区间(每五年为一个子区间),然后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在对文献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拟从理论应用、研究方法、分析单元和研究主题四个层面对593篇文献进行整理和分类(图1)[10-11],其中,理论应用包括技术接受模型、创新扩散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分析单元包括个人、组织、行业等,研究主题包括传统组织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电子商务、新兴信息技术等。理论应用和研究主题需要与研究方法相结合,这是研究的重要特征。通过理论应用与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的交叉分析,可以减少统计偏差[12]。

1.2结果分析

1.2.1理论应用

在593篇论文中,应用了30多种理论,其中,“技术接受模型”是最常用的理论类型,251篇(42.33%);其次是“創新扩散理论”80篇(13.49%);再次是“计划行为理论”60篇(10.12%)。理论应用的分析结果表明(图2),技术采纳与实现研究的论文数量显著增加,而理论应用趋于集中:1999—2003年,最常用的三种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创新扩散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占各种理论的49.33%,而2004—2008年、2009—2013年和2017—2018年,这三种理论分别占各种理论的63.26%、74.09%、66.28%。单个理论应用上,技术接受模型论文占比(45.58%)在2004—2008年达到顶峰,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略有下降;创新扩散理论论文占比在1999—2003年最高(50.67%),2004—2008年和2009—2013年显著下降,2014—2018年略有上升。除最常用的三种理论外,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43篇)、任务技术匹配模型(32篇)、理性行为理论(25篇)、制度理论(19篇)等是应用较多的理论,而交易成本理论(4篇)、动机理论(3篇)、自我认同理论(2篇)等应用较少。

1.2.2研究方法

从研究方法来看,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476篇(80.27%),案例研究79篇(13.32%),其它研究方法38篇(6.41%),如定性内容分析、仿真、访谈、解释学、实验等,都是零星的。显然,在研究方法上,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定量研究,而诠释方法、批判性研究方法等所占的比例有限。研究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图3),随着研究领域的发展,研究方法的类型并没有更多样化。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更集中于实证主义导向的问卷调查法,1999—2003年(81.34%)、2004—2008年(76.88%)、2009—2013年(83.42%)、2014—2018年(79.21%)。至于案例研究的比例,虽然远低于问卷调查法,但也保持了一定的比例,如1999—2003年(9.33%)、2004—2008年(11.56%)、2009—2013年(14.51%)、2014—2018年(15.17%),总体呈小幅上升趋势;其它研究方法的论文总共只有38篇,其中,2009—2013年、2014—2018年分别只有4篇(2.07%)、10篇(5.62%),说明其它研究方法的运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理论应用与研究方法的交叉分析(如图4),发现三种常用理论都90%以上运用问卷调查法,其中,技术接受模型、创新扩散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分别为91.63%、96.25%、100%。除5.98%(15篇)的技术接受模型论文外,只有1篇创新扩散理论论文运用了案例研究法,没有1篇计划行为理论论文运用案例研究法。其它研究方法在三种常用理论中的运用更是很少,这说明技术采纳与实现研究论文高度集中在三种常用理论和问卷调查法上,缺乏多样性。

1.2.3分析单元

从分析单元来看,409篇(68.97%)以“个人”为分析单元,151篇(25.46%)以“组织”为分析单元,8篇(1.35%)以“行业”为分析单元,25篇(4.22%)以其它为分析单元。分析单元的分析结果表明(图5),1999—2003年,以“组织”为分析单元的研究(45.33%)仅比以“个人”为分析单元的研究(48.00%)少2篇论文。但是,以“组织”为分析单元的研究比例在“1999—2003年”后明显下降,2004—2008年、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分别为26.53%、19.69%和22.47%;而以“个人”为分析单元的研究比例明显上升,2004—2008年、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分别为71.43%、76.16%和67.98%;以“行业”为分析单元的研究则大致维持在1%的水平;以其它为分析单元的研究比例也很有限,2004—2008年、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分别为0.68%、3.11%和7.86%,呈现增长趋势。

1.2.4研究主题

根据文中出现的技术类别,采用归纳法对论文进行编码和分类,得到三个主要的研究主题:(1)“电子商务”研究主题,348篇(58.68%),相关议题包括电子银行、网络购物、在线支付、金融信息系统、商务网站等;(2)“传统组织MIS”研究主题,154篇(25.97%),相关议题包括CRM系统、ERP系统、知识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等;(3)“新兴信息技术”研究主题,79篇(13.32%),相关议题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即时通讯等。研究主题的分析结果表明(图6),电子商务的研究比例持续增长,1999—2003年、2004—2008年、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分别为45%、56.46%、61.10%和64.61%;新兴信息技术的研究比例在1999—2003年仅为5.33%,而在2004—2008年、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分别为13.61%、14.51%和15.17%,表明新兴信息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传统组织MIS的研究比例在1999—2003年高达41.33%,而在2004—2008年、2009—2013年和2014—2018年分别为27.89%、23.73%和20.22%,保持了一定的比例,并随着电子商务和新兴信息技术研究的增加而下降。

通过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的交叉分析(图7),发现问卷调查是三大研究主题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研究方法,其中,分别占电子商务、传统组织MIS和新兴信息技术研究论文的91.09%、73.38%和53.16%。与研究方法高度集中在问卷调查的电子商务相比,传统组织MIS和新兴信息技术都有一定的案例研究及其它研究方法,其中,新兴信息技术研究中使用案例研究法的有27篇,占34.18%。

2讨论

2.1研究的特点

(1)理论应用较为集中。技术采纳与实现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接受模型、创新扩散理论及计划行为理论,实际应用中较多地结合了管理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知识[13]。之所以成为最常用的理论,可能是因为技术接受模型提供了一套理论模型、数据采样工具与数据分析方法,为国内学者所推崇。学者们可能会接受与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的训练,并在科研过程中继续将这一理论模型社会化,因此,有大量的文献是关于对技术接受模型的修正与调整[14]。不过,技术与组织的互动与嵌入、创新与组织的配适、协同合作以及知识与技术转移等提高组织能力的新视角也在增多。技术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如工作实践、产品/服务、顾客等逐渐受到重视,并引入了心流理论、承诺信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制度理论、动机理论、自我认同理论等。

(2)研究方法与分析单元没有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而增加。以问卷调查为研究方法的论文高达80.27%,以“个人”为分析单元的论文占68.97%,说明技术采纳与实现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单元的多样性不足。研究方法与分析单元的多样性之所以没有因为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而增加,却呈现出比以往更加集中于问卷调查法和“个人”分析单元的趋势,是因为(理论应用与研究方法交叉分析的结果)技术接受模型带来了研究工具、方法和技术的同质化[15]。排第二的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保持一定的比例,总体呈小幅上升趋势;排第二的分析单元是“组织”,研究比例保持在20%左右。不过,随着信息技术商业价值和企业流程的变革,学者们更多选择了“组织”层面和“混合”层面的研究,做更多的定性研究(如案例研究、诠释取向研究等)或运用更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如仿真分析、实验法等)[16]。

(3)研究主题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而演化。技术采纳与实现的研究主题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而演化的脉络非常清晰:近20年来,电子商务逐渐走向普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相应地,电子商务研究持续增长,新兴信息技术研究备受关注[17];传统组织MIS的研究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一定的比例。许多电子商务研究的重点是帮助企业投资信息技术,发挥企业的作用,其研究方法高度集中于问卷调查,是因为问卷调查在数据收集的及时性上优于其他方法;而传统组织MIS和新兴信息技术的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相关研究内容正逐渐从“技术接受”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向公司的适宜解决方案、企业组织的内部应用以及竞争市场对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的影响等转变[18]。

2.2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可以看到目前技术采纳与实现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理论思考相对欠缺。在技术采纳与实现的研究中,结合组织学、社会学的相关知识,对常用理论进行修正和拓展的研究较少。虽然应用技术接受模型的研究很多,但研究的重点和视角都过于狭窄——大多数研究只是增加了模型的不同构面,但对使用者接受信息技术的解释和预测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由于制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动机理论、自我认同理论等的应用相对较少,使得研究侧重于狭隘的技术设计、经济规则或心理影响,而忽略了技术采纳与实现中更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

(2)研究方法单一,分析单元有限。除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外,其他研究方法的应用非常有限,使得研究往往依赖于企业经济中的计量方法,或计算机、通信工程领域的标准方法,难以实现不同研究与分析的平衡。经济、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等是技术采纳与实现的主要研究分支,这些分支之间需要对话,显然,技术采纳与实现的研究高度集中于三种常用理论和问卷调查方法与此相悖。个人、组织以外的分析单元所占比例很低,影响了技术采纳与实现研究目的的实现。而且,没有全面考虑技术、制度和历史等的背景,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来考察各种因素,没有探索“组织”对技术的使用或抵制,忽视了技术创新的影响。

(3)研究主题相对集中。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电子商务的研究方法高度集中于问卷调查,而传统组织MIS和新兴信息技术的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其中,新兴信息技术研究的三分之一是案例研究。研究缺乏整体视角,有待关注技术采纳后的行为研究,从不同层面思考平台整合、区域整合等研究主题。

3研究的未来展望

3.1理论研究不断加强

对于技术采纳的理解,心理接受应该是多方面的,使用者行为与技术在一段时间内相互作用,其心理理解与意愿、抵制与接受是一体的,因此应该在特定的社会/环境/组织背景下拓展理论应用。從更广阔的信息技术创新领域出发,协调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的不平衡,更多地探索技术、制度与历史的脉络和状况,结合信息技术创新的过程进行研究。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技术采纳与实现值得进一步研究,进一步拓展组织内干预、可能的权变和其他更广泛的社会心理的理论视角,外部环境对技术采纳与实现的影响也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重视组织理论和制度理论是一种趋势,有助于理解组织内部或跨组织的制度对系统设计、使用和技术的影响。

3.2研究方法和分析单元多样化

加强经济、技术和社会科学三个信息管理研究分支的对话,是突破研究方法和分析单元缺乏多样性局面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了丰富组织情境与技术采纳与实现之间的关系,有必要重新界定和区分企业内部个人或组织之间、产业层面企业之间的研究。要重视微观个体层面与宏观组织、产业层面研究不均衡的问题,更多地融入组织层面的理论和产业层面的技术、制度和历史等。鼓励和支持更加多样化的方法论、研究设计(如实验法、多重混合方法、民族志研究、行动研究等)和认识论方法(如诠释导向研究、批判导向研究等)。

3.3进一步拓展研究主题

突破过去把系统、人和管理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在个人、组织和产业等不同层面上进行多层面、相互关联的分析。从历史的角度,回顾技术采纳与实现所呈现的多元面貌,如智慧城市、数字金融、物联网、网络安全等;反思技术与社会在时间推进过程中的相互塑造、交织与作用,更加关注以互联、嵌入为特征的技术发展现象,及其可能产生的非预期后果。未来的研究主题应考虑新兴信息技术的社会性、互联性和信任性等,关注不同的前因(如信息技术设计等)和不同的后果(如采纳行为、学习行为等),运用更加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二次数据分析等)。

参考文献:

[1]A M R , B T S , A S M W , et al. Q-TAM: A quality technology acceptancemodelforpredictingorganizationalbuyers continuance intentions for e-procurement servi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19, 216:333-348.

[2]李浩君,冉金亭.高校移动图书馆用户行为意愿模型构建研究[J].图书馆, 2018(4): 73-78.

[3]CHEN C C , TSAI J L . Determinants of behavioral intention to use the Personalized Location-based Mobile Tourism Application: An empirical study by integrating TAM with ISSM[J].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2017, 96(JUL.):628-638.

[4]杨一翁,孙国辉,王毅.消费者愿意采纳推荐吗?——基于信息系统成功-技术接受模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6(7): 109-117.

[5]WANGENHEIM F V , WUENDERLICH N V , SCHUMANN J H . Renew or cancel? Drivers of customer renewal decisions for ITbased service contract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7, 79(oct.):181-188.

[6]HWANG,YUJONG,AL-ARABIAT, etal.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proactiveness and th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adoption in pre-implementation stage.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64): 515-523.

[7]潘曉月,陈渝.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研究模式述评[J].图书馆学研究, 2012(14): 6-12.

[8]盛东方.近十年个人用户视角下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研究进展——基于2006年至2016年权威期刊/会议论文[J].情报科学, 2017, 35(2): 157-163, 170.

[9]朱哲慧,袁勤俭.技术接受模型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情报科学, 2018, 36(12): 168-176.

[10]李月琳,何鹏飞.国内技术接受研究:特征、问题与展望[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7, 43(1): 29-48.

[11]欧阳瑜,许玮元.我国资讯科技采纳与导入文献回顾之趋势分析(2000-2015) [J].台大管理论丛, 2017, 27(3): 215-252.

[12] SILVA L. Post-positivist review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2007, 8(4): 255-266.

[13]明均仁,郭财强,张俊.我国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移动图书馆用户感知行为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 2017, 37(7): 125-131.

[14] SHACHAK A, KUZIEMSKY C, PETERSEN C. Beyond TAM and UTAUT: Future directions for HIT implementation research[J]. 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 2019, 100: 1-5.

[15] TAMILMANI K , RANA N P , PRAKASAM N , et al. The battle of Brain vs. Heart: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hedonic motivation" use in UTAUT2[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9, 46(JUN.):222-235.

[16]唐凤.面向科研数据管理的科研信息系统与机构知识库的链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 41(2): 73-76, 116.

[17]郜凯英,杨宜勇.中国互联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构建——基于大数据挖掘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5): 83-89.

[18] NIMA J N, SOLTANI Z.The impact of cost, technology acceptance and employees satisfact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lectronic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system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6, 55: 1052-1066.

Review of Technology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n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in China

YUE Yujun,ZHANG Leilei(College of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

Abstract: Technology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branche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Its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analysis units and research topics are modified and enriched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reflection and criticism. In the paper, 593 papers on technology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ublished in CSSCI from 1999 to 2018 are counted, summarized and reviewed from four aspects: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analysis units and research topics. It is found that the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is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most of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individual" questionnaire survey, lacking diversity, and the research topic evolv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view,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research prospects.

Keywords: information system;technology adoption;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猜你喜欢

技术接受模型信息系统
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
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
信息系统管理在社会中的应用
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影响因素研究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基于TAM模型下外卖平台销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信息系统运行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
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