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企业创新动力影响因素量化分析及对策

2020-02-04李晓力冯海英周勇

科学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量化分析影响因素对策

李晓力 冯海英 周勇

摘要:创新动力对于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至关重要。山东传统产业企业数量众多,创新活跃度偏低,企业创新动力面临的问题在全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以山东企业为例,基于创新普查数据,对企业创新动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量化分析,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和深层次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对推动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和激发创新活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创新动力;影响因素;量化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 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20.05.00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基金项目:2019年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2019RZC01016)

当前国际科技竞争形势日益严峻,中国受到的围堵和压制前所未有,创新的关键作用凸显。创新关系到国家和区域的发展全局,企业创新是区域创新的核心,通过改善创新环境,降低创新风险,让更多的企业敢于创新,愿意创新,积极开展创新,是区域决策者关心和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创新动力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因素,如何激发出企业的创新动力是重要的现实问题。

1企业创新动力要素研究

1.1企业创新动力研究综述

企业创新动力理论关注开展创新活动的内在源泉和外在作用力的问题。创新动力研究始于熊彼特的创新发展理论,随着研究的发展和深入逐步形成了科学技术推动、市场需求拉动、技术-市场双重驱动、政府启动、企业家创新偏好驱动,以及社会、技术、经济系统的自组织动力和技术轨道推动、需求-资源(N-R)瓶颈驱动等代表性观点,这些研究形成了企业创新动力的理论基础。在西方市场经济框架下,企业创新动力的问题相对并不突出。我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企业逐步确立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创新环节经历着从被动完成向主动组织、管理和实现创新的独立主体转变,在此过程中,企业创新动力问题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1]。

1.2企业创新动力构成要素

创新动力是企业开展创新行动的出发点,它推动和激励企业发动并持续开展创新活动[1]。一是解决未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问题;二是解决已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愿意持续开展创新活动的问题。企业创新的最根本动力来源于对利润的追求,因为创新具备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预期。

从系统的角度看,企业創新动力可以有多种划分方式。从动力要素对企业创新行为所起的作用角度,可将创新动力要素分为促进力和障碍力要素[2]。促进力包括推动力和拉动力,推动力要素主要有:政府政策引导、金融机构资金支持、中介机构信息桥梁、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转化等[2];拉动力要素有:企业对超额利润的追求、企业家精神的体现、企业文化的熏陶、组织的激励作用等。而在现实中,同一要素对创新动力的作用可能呈现正、负两种影响,既可能成为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要素,也可能成为阻碍要素[2]。如“金融”既可以是提供优质服务且费用低廉的促进要素,也可以是门槛高、费用利率高昂的阻碍要素。通常来说,障碍力要素主要有:缺乏人才、缺乏企业家精神、保守的企业文化、创新成本过高、自有资金不足、贷款和风险投资难以获得或费用过高、缺乏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缺乏创新合作伙伴、市场风险阻力等。

2山东企业创新活力相对不足,激发创新动力是面临的迫切问题

2018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有24238家[3],比2017年减少3712家[4],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为37.7%,比江苏和浙江低10个百分点以上,比广东低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1-2]。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指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22.2%,比粤苏浙三省低11.9~17.2个百分点。这固然与山东传统产业企业数量众多及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有关,同时也应看到,即使是高技术制造业,山东的创新活跃度也偏低。2018年,山东有高技术制造业企业1979家,其中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66.0%,比粤苏浙三省低11.5~18.3个百分点。要解决企业创新活力不足的问题,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已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找出对创新有正面影响作用的成功要素和制约创新的阻碍因素,鼓励企业持续开展创新活动。对于未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找出其不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障碍因素,激励企业“从无到有”开展创新活动。

3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分析

3.1山东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障碍因素量化分析

12项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因素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2018年山东6万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中,选择“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是技术创新主要障碍因素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为26.3%,居各项因素之首,自2014年以来上升了4.5个百分点,说明这一企业创新的痛点难点问题未有缓解。一方面,在山东的文化氛围中,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就业的优先选项是进入政府机关或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愿意去企业工作的比例偏低。另一方面,与先进省市相比山东对人才的吸引力不高,2017年首次成为人口净流出省份,至2019年,连续三年人口净流出,流出人口达80万[5]。而据对2万名山东2019届高校毕业生的调查,选择留在山东的不足两成,选择江浙地区的近四成,选择“北上广”传统优势地区的近三成[5]。这样的人才环境和文化氛围,企业吸引到创新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难度将会越来越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

选择“暂时没有创新的必要”的比例达19.4%,也比2014年提高了3.2个百点,说明企业创新动机有所减弱,山东企业原本创新活跃度就偏低,这一现象更应引起重视,应与山东产业结构特点、企业自身实力、创新文化影响和资源约束等有关,同时也受近两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和企业效益下降的影响。此外,选择“缺乏技术信息”和“创新成本过高”的比重均为16.7%,技术信息内部支持来自于企业的研发机构或集团间沟通,外部支持来自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合作伙伴等,是重要的创新来源和支持因素,在当前国外加大技术信息封锁和围堵的现实情况下,企业除依靠自主创新外,加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对企业的支持是必要的。创新成本费用过高反映出创新投入对很多企业造成了较大的财务压力。缺乏内部资金和银行贷款也是重要障碍因素,都反映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其他障碍因素选择比例从高到低。

3.2已开展和未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对比分析

从具体数值看,两类企业障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图2)。已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选择“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的比例(45.9%)比未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20.7%)高出一倍还多,说明其对缺乏人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感受更为强烈。而未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首要障碍因素是“暂时没有创新的必要”(23.2%),远高于已开展创新活动企业的6.2%。12项因素中,已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有10项因素的选择比例高于未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且多数因素高出的幅度较大,这是因为企业在开展创新活动的过程中,承担了创新投入的成本和风险,切切实实地遇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障碍,而未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遇到的问题属于不能起步的障碍,尚未实际感受到开展创新活动后的压力和困难。

无论是已开展还是未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缺乏技术信息和创新成本过高是共性的关键性因素,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3.3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分析

山东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大、中、小、微型企业所占企业的比重分别为64.5%、31.4%、20.0%和19.3%,其中小型企业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低8.8个百分点,由于小型企业数量最多,其创新动力不足是山东企业整体创新活跃度不高的重要影响因素。

大型企业拥有资源和人才优势,往往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其创新障碍较少,结果并非如此。从已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大型企业看,选择“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的比例高达58.8%,比中小微企业高10.8~15.8个百分点。这一结果应与其需要的人才层次较高而更为稀缺和不易得有关,恰恰说明了创新人才的重要性。此外,大型企业选择“创新成本过高”“缺乏技术信息”“创新成果易被低成本模仿”“不能确定市场需求”的比例也居首位,主要原因是大型企业创新活动的资金门槛和创新试错成本往往更高,且由于多数处于行业领先位置,技术信息和创新成果更多依靠自主创新,以及组织结构较复杂、决策周期较长等有关。

从已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小微企业看,选择“缺乏银行贷款”和“缺乏风险投资的支持”的比例明顯高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在银行贷款和投融资方面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历来处于劣势,这一结果并不意外,资金制约问题对于小型和微型企业来说更为严重。此外,小型企业选择“很难找到合适的创新合作伙伴”的比例高于其他类型企业,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等对小型企业的支持。

从未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看,中小微企业均是选择“暂时没有创新的必要”为首要障碍因素,很多小微企业面临的是生存压力,没有多余的资源和力量投入到创新活动,创新动机和意愿明显不足。大型企业则是选择“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为首要障碍因素,其次是“暂时没有创新的必要”。大中型企业不开展创新活动的主要障碍在于人才问题和创新动机问题,小微企业除创新动机不足外,面临的资金、创新成本、技术信息、市场等条件障碍问题相对更多,需要政策、金融、产学研合作等全方位的更多扶持。

4山东企业创新促进因素分析

4.1成功因素

对9项成功因素(即促进因素)展开量化分析可以发现,人才是最重要的成功影响因素(图3)。在山东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中,企业家认为对创新成功影响程度为“高”的前三位因素分别是“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高素质的人才”“企业内部的激励措施”,说明人才是最重要的成功影响因素,以及能够激发人的能动性的激励措施。

虽然“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在9项因素中选择比例位列中游,但实质上是促使各项资源发挥效率的核心,敢于承担创新风险的企业家对于企业创新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山东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尤其是创新和冒险精神的缺乏。由于研究开发活动具有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就短期内的利润和绩效而言,扩大生产规模往往优于承担风险去转型创新,尤其是创新有可能导致现有产品或服务被淘汰,更容易导致管理者缺乏创新热情[6]。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具有战略思维和勇于创新的企业家掌舵,打开创新局面。

4.2内部激励措施效果

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制度,将创新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要制定与员工创新贡献相适应的激励体系,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高薪酬、股权、期权以及福利等均是有效的物质奖励方式,尤其应注重薪酬制度的“内部竞争性”和“公平性”。精神奖励包括对职业生涯和技能有帮助的升职、培训深造机会以及各项评奖评优活动等,可以使创新参与者获得认可和成就感。

从各项措施实施效果来看,易于兑现的激励措施使用更为广泛,认可度相对较低的措施多半是因为企业限于条件未能采取该项措施。在山东已经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中,认为“增加工资或奖金”“岗位调整或升职机会”“培训或深造机会”激励效果明显的企业家达到74.4%、64.6%和53.6%,是被广泛认同的激励措施,也是相对容易给予和实现的措施。而选择“汽车住房等物质奖励”和“股权或期权”效果明显的比例分别为24.1%和20.5%,未采用这两项措施的比例分别高达63.3%和66.4%,说明这两项措施对企业而言或不具备采用条件或考虑到成本不愿轻易采用。而从不同规模企业来看,升职和深造机会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相对更为有效,选择有效果的比例比小微企业高约8~20个百分点,这是企业组织特点决定的,大型企业组织结构相对更为稳定,升职机会相对更有“激励价值”,提供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也往往多于小型企业。

4.3政策激励效果

政策支持和适当干预有利于降低企业创新的不确定性风险,对于推动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相关政策主要有:人才政策、产业政策、减税免税、金融政策、法律法规等。

11项创新政策中,山东有9项政策认可度居鲁粤苏浙四省首位(图4)。考虑到山东企业创新活跃度与三省的差距较大,创新环境比粤苏浙三省更为优越的可能性并不高,选择比例偏高可能与山东文化传统中的中庸之道和不轻易否定有关。山东企业家认可度最高的政策是“鼓励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的政策”(48.6%),这项政策政府部门往往会有一定的资金支持;而选择“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果明显的为44.9%,在11项政策中仅居第6位,比三省低3.5~7.6个百分点,且三省均是此项政策在11项政策中认可度最高,这项政策能否享受与企业的创新投入和纳税情况有关。选择“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的比例为41.6%,比广东和江苏分别低8.1和2.3个百分点,这是企业靠自身努力才能享受到的政策。近年来山东这两项税收减免额度与三省相比差距较大,这一结果并不意外。山东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与三省相比有差距,是“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额度较低的主要原因,但企业研发经费支出额与广东和江苏的差距尚不算大,且高于浙江,“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属于普惠型政策,理应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以发挥作用。

5对策建议

根据各项促进因素和障碍因素的量化分析结果,为激发企业创新动力,促进各类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活力,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5.1打造良好软硬环境,吸引创新创业人才

创新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人才,创新障碍的首要因素还是人才,可以说优质人才的集聚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核心环节。在当今各地人才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出台吸引人才的政策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近年来山东经济活力和增长速度下降,对吸引人才造成了不利影响,更需要出台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山东省北有京津冀城市群、南有长三角城市群、西有中原城市圈,亟需济南和青岛能够发挥中心引领城市的作用,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向心力。2019年以来两市相继发布人口落户或人才新政,但应看到的是,高科技人才选择一个城市创新创业往往是多个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包括城市的发达程度、生态环境、房价和生活成本、公共服务、工资待遇、交通的便捷和通畅程度、创新创业平台和相应的财税支持政策、包容文化等,需要区域的软硬环境综合提升和改善,是一项长期系统性任务,不是人才政策能够独立解决的。同时应注意的是,人才引进不应追求数量和短期政绩,应考虑本地的现实需要和条件,重视人才引进后的有效使用和发挥作用,也要避免相关部门形式主义的执行政策带来的副作用。企业更要建立有效的人才吸引和使用机制,能够提供与人才能力和绩效相匹配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且在行业和区域中具备竞争力,以及良好的职业发展和晋升空间,形成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等,这些都将对留住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5.2全面提升各类要素条件,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创新环境的基础,必须十分珍惜并尽全力营造好。据2020年4月发布的《中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量化分析》,山东营商环境排名第9位,而广东、江苏和浙江分列第3、5、7位。营商环境的营造不应是简单的优惠政策或税收减免,更强调政府提升服务,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基础设施服务的提升、生产要素成本的降低、产业生态圈的打造等方面入手,为企业提供有吸引力、更具成本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于2020年1月正式实行,山东也出台了《关于深化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的指导意见》,应以此为契机,利用大数据等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以更高的行政效率和更低的制度性成本营造规范公开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广大企业提供良好服务。克服“官本位”痼疾,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思想转变,善待每一位合法经营的企业家,增强企业家对未来的信心和创新动力,推动更多的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5.3正视产业结构特点,提高有创新可能的所有企业的创新动力

首先应充分认识到山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任务的艰巨性,多数新动能相关产业在广东、江苏和浙江已具备优势,创新人才和企业集聚的马太效应,以及当前山东经济减速、人才外流的情况,让山东跟上步伐并扭转局面的难度加大。如何根据已有基础,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能够起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新技術企业是重中之重。同时应引起重视的是,创新不仅仅属于新兴产业与科技前沿,山东在国内具备优势的产业多数是传统产业,要支持每一个企业的创新,而不是局限于新动能类产业所属企业,否则失去传统产业的区位优势也是很有可能的。山东传统产业的创新空间和潜力还是很大的,创新动力并未充分激发出来。总之,需要普惠性的激励政策和特定产业政策等相结合的政策体系,鼓励所有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价值链低端转向价值链中高端,从成本竞争转向质量技术品牌服务竞争。

5.4采用多种税收优惠方式激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当前山东对企业的税收优惠主要采用减免税额、增加税率优惠力度等直接优惠的方式,如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而研发投入抵免、加速折旧等间接优惠方式使用相对较少。由此,已经获得创新收益的企业更容易获得优惠,而对研发推广、转化过程以及弥补企业研发失败损失的优惠较少,尤其是初创期的企业难以得到相应的优惠。应推动多种优惠方式相结合的税收政策支持企业创新活动,适当扩大减免范围,放宽减免标准,降低企业创新活动的投资风险。此外,部分小微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无法进行研发经费的归集和区分,影响了企业受益,要加强对其引导和服务,帮助规范财务流程,提高政策的激励效应。

5.5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和技术难题

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创新,国家和山东省先后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但由于中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抵押物不足、信用和担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融资贷款难、费用高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善。信用问题仍是贷款的重要制约因素,广东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实现对全省1100多万家企业信息全面采集和企业风险评级及画像,信息真实不可篡改,金融机构可依法依规查询企业信息以方便决策,可提供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供应链融资等多种模式服务,以及受理线上无抵押融资授信,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值得借鉴[7]。要支持建立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制度,放宽抵押物贷款范围,制定可行制度撬动资金杠杆,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和费用[8]。此外,中小微企业因自身实力所限,缺乏技术信息和创新平台问题更为突出,应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普惠型公共研发平台、公益性创新服务机构,降低企业研发设备、人才和技术信息服务成本。

5.6激发大型企业创新动力和活力

对于不同类型大型企业来说,上市企业有股东压力,国有企业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都需要关注盈利和投资回报,对于创新的不确定性风险易采取保守态度。为此,应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建立目标导向、而不是业绩指标为导向的创新考核机制,优化内部发展环境,推动组织结构由“职能型”向“创新型”转型,提高现有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鼓励大型企业采用多种方式获取外部先进技术,包括支持大企业结成联盟设立孵化器,为孵化企业提供创业路演平台、风投基金等方面的支持,针对孵化后进入成长期的创业企业,提供创业资金、产业链对接等服务;增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以获取前沿创新技术;设立自己的创业投资平台,通过对高新技术小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或并购获得其创新技术,建立创新平台扶持早期项目等[9]。

5.7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激发和保护企业家创新精神

山东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较为浓厚,现代商业理念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仍显不足,企业家精神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创造成长的环境。要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是企业家能够通过创新赢得竞争优势的前提,包括不同所有制和不同规模企业市场准入机会公平、获得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成本及难易程度的公平,让市场在一般性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依法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权、自主经营权、创新权益、知识产权等,以及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要建立容错机制,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允许试错,鼓励企业家创新。不仅重视引进高层次人才,也要出台优秀企业家引进政策,吸引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进驻创办企业[10]。加强企业家培训工作,选派优秀企业家到高校、专业机构学习研修,提高企业家创新发展、决策管理、资本运作和市场开拓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邸晓燕,张赤东.企业创新动力:概念、模式及分析框架[J].科技管理研究, 2017(17): 16-22.

[2]侯二秀,石晶.企业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综述[J].中国管理科学, 2015(11): 711-717.

[3]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2019全国企业创新调查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9.

[4]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科技统计年鉴2015/2016/2017/2018/2019[Z].济南:山东省统计局, 2015-2019 .

[5]崔树义.积极应对我省人口形势的新变化[N].大众日报,2019-06-19.

[6]胡大立,付毅,胡承嘉.我国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 2019(30): 37-38.

[7]张磊磊.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上线,发放首笔区块链无抵押贷款[J].金融科技時代, 2020(2): 94.

[8]王双蕊.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面临的困局与破解方法分析[J].中国商论, 2019(6): 59-60.

[9]创业邦研究中心.2020年大企业开放创新研究报告[EB/OL].[2020-06-09].https://www.cyzone.cn/article/589509.html.

[10]庄贝妮,陆晓倩.激发和保护福建企业家精神的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3): 45-47.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handong Enterprise Innovation Power

LI Xiaoli1,FENG Haiying2,ZHOU Yong1(1.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 Qil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andong Academy of Sciences), Jinan 250014,China;2.Shandong Huake Semiconductor Research Institute Co.,Jinan 250000,China)

Abstract: The motivation for innovation is essential for enterprise to carry out innovation activities. Shandong has a large number of traditiona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with a low degree of innovation activity, and the problems faced by enterprises with innovation motivation are highly representative in the whole country. Taking Shandong enterprises as an example with the innovative survey dat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ritic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novative motivation quantitavely and comprehensively, including both the promoting and impeding ones. Based on the results, cou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pelling more innovative activities and stimulating innovative motivation.

Keywords: enterprise;innovation motivation;influence factors;quantitative analysis;countermeasure

猜你喜欢

量化分析影响因素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2005—2015年中国远程教育机构及其学习者成本效益研究的量化分析
国家社科基金视角下我国马列·科社学科研究状况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网络新闻标题修改的量化分析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