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士元:“看护国宝的国宝”

2020-02-03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郑振铎梁思成国宝

单士元(1907~1998年)与故宫的缘分具有传奇色彩,有人将之概括为:“溥仪出宫,单士元进宫”——1924年,清逊帝溥仪出宫,“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17岁的单士元应聘为“善委会”书记员,他的一生从此与这座宫殿紧密相连。从最初的档案整理,到主持故宫全面大修,直至耄耋之年还在为故宫恪尽职守,他被尊称为“看护国宝的国宝”。近日,他的女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单嘉玖回忆了父亲的点点滴滴。

“搞文物不能玩文物”

单士元在故宫度过了74个春秋。单嘉玖记得父亲曾经说過:“我这一生看过五种旗帜在故宫飘扬:大清的龙旗,孙中山辛亥革命五色旗,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日本的膏药旗,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我只爱新中国的五星红旗。”

单士元曾说,故宫的一砖一瓦都是不可再生的历史遗物,要用历史的眼光来认识与研究。“父亲走遍了故宫每个角落,每当发现维修中的垃圾,一定好好检视,只要发现有价值的构件,包括残砖碎瓦,颓梁断木,都会加以保留。即使拆下来的破顶棚也会认真检查,如果发现夹层中有乾隆高丽纸等一类的旧纸,会让图书馆的同志采集,以备修书之用。”

单嘉玖始终铭记的,是父亲的一番话:“搞文物不能玩文物,只要触犯这个底线,就会产生私心。这是咱们家的家规,你一定要做到。”单士元从不收藏文物、从不以商业目的为别人鉴定文物、他生活朴素节约,曾笑言自己是“三穷老人”,即穷学生、穷职员、穷教授。他说:“故宫处处是历史,件件是文物。对于鉴定文物,我并不反对其重要作用,但单纯以货币价值定高低,那是古玩商人,而不是文物工作者了。”

坚持“修旧如旧”

单嘉玖说,父亲曾经谈到他开始研究古建筑的原因,那是20世纪30年代,他在北京大学读研时,听陈衡哲教授在西洋史课上讲道:“中国建筑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惜的是,外国人写的世界建筑史中,从来不提中国建筑艺术,因为他们不懂,也因为我国缺乏专业人员从事研究,因此被人瞧不起。”这番话对他触动很大,在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驱使下,他立志在建筑领域刻苦钻研。

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馆大量的古建筑亟待修整。1954年,文化部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郑振铎找到建筑学家梁思成,请他推荐一位能够管理故宫古建筑的专家。梁思成说:“用不着我推荐,故宫现在就有一位——单士元。”于是,经郑振铎推荐,故宫博物院吴仲超院长委任单士元主持古建筑维修保护管理。

单嘉玖说,在主持故宫古建筑保护工作期间,父亲始终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坚持使用原材料、原工艺,防止建设性破坏,反对大拆大改,反对“焕然一新”。他强调古建筑维修要在忠实历史的前提下进行,不能把故宫修成“新宫”。

为此,单士元先生确立了“着重保养,重点修缮,全面规划,逐步实施”的十六字方针,并且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所谓修旧如旧,是指不改变原建筑的法式与结构,这一远见卓识的指导方针,至今仍然是维护故宫古建筑的基本原则。

(摘自《文汇报》)

猜你喜欢

郑振铎梁思成国宝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郑振铎的铮铮铁骨
郑振铎炒股
彭真:我支持他们的婚姻
漫话国宝
梁思成分肉
郑振铎虚心接受批评
国宝收藏:朱旭佳
梁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