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建议
2020-02-03于永梅
摘要:作为中国义务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的小学教育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和困难。现阶段这些问题和困难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教学活动重点和理念的转变需要对于的新观念接受和尝试。而面对农村小学的实际问题,推动农村小学教育和教学理念的转变,重视核心素养并用于传统的小学教育活动的教学型应用,都对于提升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教育理念;素质;核心素养
在中国现今升学制度下,学生们的学习行为多是为了下一个阶段能够进入一个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从而能够接受好的教育为前提而开展的。长期以来,小学教育作为传统意义上教育的基础,在过分强调和追求分数以及结果的习惯下,已经形成一种固有的模式和教学常态。在新时期学生终身教育的前提下,作为中国义务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城市小学教育,因为各种地域,经济,历史而遗留下的各式各样原因,农村的小学教育不仅面对着自身特殊的问题和困难,具体体现在:农村学前教育的匮乏严重影响小学的教育质量。城市经济的发展,小学生家长成为劳动力城市输入而无法进行适时的监督教导,家长对于小学教育不科学的理解,导致家庭教育的在学生成长过程的空缺。加之农村教师老龄化以及缺少年轻教师的加入,农村小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教学设备设施、校园环境等方面都存在更大的困难,而且难给教师提供提升自身素质的机会,这些都是导致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的滞后。而随着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倾斜,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于小学教育的重视,现阶段这些问题和困难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由于职业的特性,硬件的改善就意味着教师自身教学活动观念和教育重心的转变,这需要有一个全局性并适合长期运作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学活动重点和理念的转变更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完成它自身的改革和新的尝试。
从另一方面讲,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教育观念不断完善,人们也对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新的要求。作为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来说,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处于一种朦胧的阶段,所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教育学生的方面我们真正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和培养各方面能力、构建完整的感情体验,实现小学教育阶段学生本身身心完善和发展的教育定位。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实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课改计划的实施中,原来那种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重视知识继承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小学教育对学生多方位的要求。传统的小学教育把教学建立在强调小学生在特定阶段学习活动中客体性、被动性的基础上,而淡化他们的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身份,忽视在整个漫长的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他们对知识的主动性认知,多方面素质培养和知识在真实情境下的灵活和有效运用等基本需求。
在我国新课改大规模实施以来,新的和科学的教育理念都积极的被接受和一定程度的被实践于教学,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教师、学校的高度关注,核心素养是一种学生的综合性的体现,将之引入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也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变得日益的重要。核心素养的框架体系的重要性在新时期的小学教育中应该被进一步的重视和强化,也就是:自主行动、交互使用工具和在异质群体中可以有效互动的三种能力。三类核心素养但是以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而实现人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在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能力与满足个人发展所需的知识储备量的重要素质,而三者的多元互动将会在小学教育阶段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在学生小学教育阶段以及后续的学习和成长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教育中对于核心素养意识的强调不仅有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化认知,更是小学生在其当下的成长阶段明确自身角色适应社会发展、合理化角色自身需要的必备条件。
为了更好的将核心素养概念引用于农村小学教学活动,就要求农村的小学教师首先要将核心素养融入日常的常规教学活动的内容当中,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优化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农村小学教师应该更重视教学知识团之间的内在交融和交互促进。这种教学内容的丰富,不仅需要农村小学生积极主动式学习文化知识,还需要教师们规范化的示范核心素养的在今后成长的成果。教师的教学示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效率,小学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知识点的筛选和教学实践的设计中,也要考虑到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个体差异,适当的拓展小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科学体验,在扩大农村小学生文化知识领域的前提下丰满他们核心素养的内涵。这种示范活动能更全面的和直接的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有助于教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
总之,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起点,也是学生们接受正规教育的开端,对于学生身心的培养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农村小学教育作为之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面临新时期的诸多挑战的同时,更被给予更多的改革空间。在义务教育的进行中,随着学校教学环境的逐渐改善,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准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而这种提升又能更好的贯彻新方法,新理念的可能性,而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践行中我们更应注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科学性,讨论其在传统的小学教育活动基础上的有效应用,并将之践行于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是推动农村小学教育和促进农村小学生综合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熊昱可,許祎玮,王泉泉,等.核心素养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路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41-48.
[2]彭玲艺,陈梦稀.教师教学实践智慧内涵解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6)
[3]黄国华.关于农村教育的一些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 (02):20
作者简介:于永梅(1975-)女,辽宁抚顺人,大专学历,一级教师,现工作于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碾盘乡中心小学校,从教23年,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