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现状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2020-02-03田川

对外经贸实务 2020年1期

田川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金融服务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如今已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我国服务贸易新的增长点,金融服务贸易对我国资金跨国流动效率及国际贸易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金融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待提高,其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通过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发现金融服务贸易当前存在发展不平衡、专业人才匮乏、国际竞争水平较低和开放性有限等问题,并对其发展和改善提出相应建议,以便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及服贸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贸易水平;国际竞争;开放性金融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而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日渐提升,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竞争的重要领域。同时,在网络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服务贸易的覆盖范围及规模也在快速扩展。2018年,我国服务出口2614亿美元,同比变动14.6%,出口增速连创新高;服务进口5144亿美元,同比变动10%。服务进出口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位,约占我国当年对外贸易的17.22%,且出口增速远高于进口,我国已由传统贸易大国逐渐迈向服务贸易大国。对于国家经济和金融业发展来讲,金融服务贸易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由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仍处于发展初期,在我国服务贸易中比重仍然较低,2018年占比仅为0.70%,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距离,存在国际竞争力不足,服务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等问题。因此,基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如何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减少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而提出一些建议。

一、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一)金融服务进口增速放缓,逆差情况得到改善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金融服务贸易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而国内金融服务机构数量少且很少开拓国际市场。在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对外贸易中,进口贸易占比较大。随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其规模从2000年的1.78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54亿美元,增长29倍多,总体呈波动中增长态势。2018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仅占服务贸易总额的0.70%,但从增长速度而言,2000年到2018间的年均增速达到34.4%。

从金融服务贸易规模来看,贸易规模除2007、2008、2011年有所下降以外,整体规模呈不断增长态势。从金融贸易净额来看,2000-2015年期间总体呈贸易逆差状态,2006年贸易净值达-7.46亿美元的历史峰值。自2015年起,金融服务贸易逆差额呈逐渐缩小态势,随后三年实现了连续三年的贸易顺差。从金融服务贸易增速来看,2000年到2018年期间整体呈现前期平稳增长、后期快速增长态势。其中,进口增速整体同出口增速相似,在2007-2008年出现同时下降态势,而2010年到2018年进出口规模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态势,而进口增速下降,并逐渐实现贸易净值正增长。

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服务水平较低、产品竞争力较弱等问题。国内金融机构涉足国际竞争历史较短,国际业务范围有限,且承接业务大多是附加值较低的低端产品,而其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同国际金融服务机构还有较大差距。另外,随着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增长,我国的高端产品和业务市场需求也日渐增长,而在国内机构难以满足这一需求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金融服务贸易进口来解决,这也是我国贸易出口净值长期为负的主要原因,并从侧面反映出金融服务业发展较为落后。

自我国入世以来,尽管金融服务贸易出口规模远低于进口,但一直处于稳定增长态势。从金融服务贸易出口规模来看,2000-2018年的年均增速为22%,由1.86亿美元增至82亿美元,除2002、2004、和2015年以外,均呈现正增长态势。同一时期,进口年均增速仅为9%,除2009和2015年以外,均保持正增长态势。如今,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已逐渐赶上进口,逆差情况也逐渐改善,金融服务行业也逐渐走向健康发展。

(二) 贸易占比不断增长,提升空间较大

在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中,金融服务贸易虽总体占比较低(除保险贸易及相关业务),2015年占比仅为2.5%,这说明中国金融服务行业虽在规模上有所扩大,但在整个服务贸易行业中的竞争力仍有所不足。首先,从金融服务贸易规模的变化来看,其贸易规模在波动中不断增长。依照入世承诺,我国近年来逐步开发金融市场,而金融服务贸易规模快速增长,由2000年的1.78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54亿美元。但由于中国金融业仍位于起步阶段,存在稳定性较差,贸易规模的增长波动幅度较大等情况,其跌幅在2015年达到52.48%。而2010年则有152.30%的涨幅。其次,从贸易比重变化来看,金融服务贸易在我国服务贸易及进出口贸易中的所占比重也呈总体增长态势。在我国服务贸易构成中,金融服务贸易的地位在逐步提升,其占比由2000年的0.27%增长到2018年的0.70%,累计增长2.6倍。但在此期间,金融服务贸易在服務贸易中的比重并非稳定上升,在2000年到2009年间整体呈上下波动态势,除2006年增幅达到137.16%,占比达到0.54%之外,服务贸易占比整体低于0.5%。2010年到2018年期间,除2011年和2015年出现显著跌幅之外,其余年份均呈正增长态势,且服务贸易占比在下跌次年就迅速回升。

(三)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近些年来,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保持快速增长,而进口额则相对放缓,而其贸易总额和地位也稳步上升,但国际竞争力水平仍有待提高,金融市场发展仍然不够稳定,其国际竞争力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距离,而国际市场份额占比较低。

由表1数据可知,从国际竞争力水平来看,我国同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呈两级分化的特点。西方发达国际金融服务竞争力大幅领先于我国,特别是英美两国的国际市场份额占比较高,两国占比之和达到40%左右,这显示出英美两国在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市场上巨大的影响力。具体来讲,美国的国际竞争力主要在于其在世界贸易市场中的主力地位,而英国则是由于其是传统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些都有力促进了两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相对而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占比未超过1%,这主要在于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同英美两国相距甚远,反映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