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众包模式的农村电商末端配送策略研究

2020-02-02吴竞鸿

价值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工作流程农村电商

吴竞鸿

摘要: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电商交易量的攀升,而农村地区相对落后的物流配送资源较难适应业务量的增长趋势。因而首先整理总结了农村电商末端配送业务现状,分析了当前农村电商末端配送业务模式;其次从配送资源各方面分析了现有的典型问题;再次提出众包模式得应用价值及在末端配送环节中应用流程;最后从招聘、培训、考核以及网点选址方面提出了实施众包模式的保障策略。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drives the increase of rural e-commerce transaction volume, while the relatively backward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resources in rural areas are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growth trend of business volume. Therefore,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rural e-commerce end-delivery business, analyzes the current rural e-commerce end-delivery business model, secondly analyzes the existing typical problems from various aspects of distribution resources, and then propose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rowdsourcing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process in end-delivery link, and finally proposes the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owdsourcing model from the aspects of recruitment, training, assessment, and site selection.

关键词:农村电商;众包模式;末端配送;工作流程

Key words: rural e-commerce;crowdsourcing model;end delivery;workflow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03-0043-03

1  农村电商的末端配送业务现状

伴随着国家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政策性倾斜,新农村经济经济进行黄金阶段。农村电商作为新农村经济的代表性产业,近几年交易规模迅猛发展,依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8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分别为1.37万亿元和2305亿元,两者增速均超过30%,对拉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强大正效应。如2017年农村网店达到985.6万家,同比增长20.7%,带动就业人数超过2800万人。促使政府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拓展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如《关于开展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中以中央财政基金鼓励各地优先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支持方式。依据相关统计数据,当前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覆盖率接近90%。

随着农村电商产业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相关物流配送服务产业也日趋专业化、规模化。国内的电商巨头在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同时也纷纷创新农村电商物流的末端配送模式,如京东的自建物流模式、阿里巴巴的农村社区物流模式、顺丰与农村门店的合作模式等等。

1.1 自建物流配送模式

该配送模式是电商企业依据农村区域需求分布状况,自建配送网络(包括配送网点及配送人员),平台上销售的全部商品均有自建配送网络送达。其作业特征是客户服务满意度高,但网络构建初期投资成本较高、成本回收期长,成本支出用于购置或租赁一定规模配送车辆、建造或租赁仓库以及招聘配送员。

1.2 农村社区物流模式

该配送模式是电商企业将平台配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由物流企业承担商品配送任务,电商企业承担交易、支付、售后等服务内容。该模式的前期投资额较少、成本回收期短,但物流企业服务能力的差异性导致客户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1.3 合作配送物流模式

该配送模式是电商企业与快递企业合作共建线下自助服务区或租用农村小店区域投放快递自提柜,电商客户可就近选择临近自提柜提取商品。虽然该模式显著降低了网点运营成本及管理成本,但自提柜投资成本与用电成本较高,导致自提柜数量决策与分布网络设计较难协调,加之自提模式影响客户服务体验,对于塑造电商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利。

2  农村电商末端配送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站点覆盖范围有限影响网购体验

目前,国内各大快递企业由于成本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配送服务站点只能设置在县城周边,在乡镇大多采取门店联盟或设置服务代办点方式提供自提服务,而在村一级仍处于配送服务盲区,严重影响網购消费体验。依据国家邮政管理局统计数据,2019年上半年农村快递业务量增速超过30%,高出城市7个百分点,但城市强、农村弱的格局依旧未变。全国农村公共快件取送点达6.7万个,乡镇网点覆盖率达到92.6%,而高达74.9%的建制村尚未配备农村电商配送站点,这意味着大部分村民收取快件需要前往乡镇。

2.2 需求高度分散及市场发展缓慢促使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成本偏高

一方面,基于区域需求分布角度,我国农村人口居住零散,末端配送运输里程较远,同时农村电商需求总规模较小,网购货物流量小,运输车辆利用率低。另一方面,基于市场发展趋势角度,农村区域的常住居民以老幼妇孺为主,受教育水平普通较低,由于传统生活习惯和文化程度限制,加之网购意识和网购技能缺乏,促使农村地区在线网购消费频次偏低,不利于农村电商交易规模持续增长,使得当前我国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成本远远高于城市配送成本。

2.3 农村电商物流的交通基础设施及信息平台缺失导致配送效益较差

近几年,国家加大对“村村通”工程的投资力度,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目前的村镇公路几乎覆盖了所有的行政村,但是对于很多经济贫困的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依然是土路或者是山路,不能满足电商物流末端配送的时效性及安全性要求。同时大多数农村地区仍以农业经济为主,缺乏第二产业支撑,导致建设仓储物流基地资金回收周期长、收益低,农村地区物流配送中心严重缺乏。加之分散化农业生产过程较少运用大数据、GIS、GPS等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物流信息资源进行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导致农村地区配送作业效率较低。

2.4 电商物流业务培训缺乏,导致适合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的人力资源不足

目前农村电商物流从业者年龄大多介于50岁以上,文化程度偏低,缺乏或基本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培训,规范化作业程度较低,配送服务水平仍停留在邮政的普遍服务层次。加之目前政府财税政策及业务培训主要侧重于农村电商中的商品输出贸易的扶贫环节,对于线下配送的消费环节缺乏相应的培训支出及培训安排,而农村经济发展带动网购贸易量日趋增长,导致合格的农村电商配送人员相对不足。

3  构建农村电商末端配送众包模式

3.1 构建众包模式的应用价值

与现有的农村电商末端配送模式,众包模式具有以下应用优势:

3.1.1 有助于农村地区群体的收入来源多元化

众包模式有助于农民在农业作业时间之外获取报酬,且工作时间与配送路线均是具有较为对等的可选择性。当众包人完成指定众包任务后,可获得一定物质酬劳,可以显著拓展农民收入来源。

3.1.2 有助于降低农村区域配送员管理成本

众包模式是使用农村地区闲散人力而非企业招聘自有人员,支付规则通常采用按次计费方式,无需支付配送员的五险一金等社会福利成本,促使企业即可完成配送任务,同时降低了管理成本。

3.2 工作流程设计

众包模式的运作流程是由电商企业设置的配送网点出发,经过多回路后返回返回配送网点,其工作流程如下:

第一阶段是商品快递送至末端配送网点。

农村地区客户在电商平台下单支付后,商品会由临近的电商物流中心打包载运送至客户所在县域的配送网点或分拨中心,此阶段由于运输货量较大,运输成本较低,能实现经济运输批量,一般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运输企业承担。

第二阶段是众包平台发布众包配送信息。

在商品快递送至客户所在县域的配送网点后,配送网点信息员将信息录入众包平台,信息明细栏目一般包含商品类型、客户详细地址、配送时间、货物重量等相关内容,随即向一定范围内(以坐标距离为参照对象)的平台注册配送员推送众包配送信息。

第三階段是注册配送员按需接单。

在众包平台发布众包配送信息后,众包配送员可选择自主接单或系统自动派单。

第四阶段是接单配送员到配送网点完成取货签收。

在完成接单后,众包配送员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到指定配送网点,凭借有效证件(一般是身份证)进行登记认证后,领取待配送订单中的货物,并需要当面确认货物及其包装是否完好,确认无误后即完成配送员取货签收。

第五阶段是众包配送员送货签收并获取奖励。

众包配送员将货物送至客户订单派送地址后,提示顾客可拆封快递,确认商品完好后再签收。众包配送员在获取客户签收确认后可获得基础运费奖励。同时平台还可设置一些鼓励配送员多接单的奖励机制,当配送员每天或每个时间段内累积到一定派送数量后获得叠加奖励。

4  实施农村电商末端配送众包模式的保障策略

4.1 合理布局县域配送网点

县域配送网点是众包服务的出发点及控制管理中心,选址目标是在保证一定配送时效和安全性基础上,众包配送员能将快递及时送达乡镇村各区域客户,其次该类型网点的业务量中等。因此县域配送网点首先应控制投资成本,并能满足众包配送员快捷取送货要求。如在县城及乡镇优先选择临近贸易聚居区,在村优先选择零售门店所在区域。

4.2 严格审核众包平台的注册配送员

对于平台注册配送员的审核要点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册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信用资质;二是配送员从业经验的审核。如优化选择具有快递企业或代卖企业的相关从业经验配送员、外卖员;优先选择具有国家邮政管理局颁发的快递员从业资格证书的配送员。三是配送工具是否具有安全认证的审核。如优先选择具有快递标识的邮政备案管理三轮车,拒绝有安全隐患的车辆承担配送任务。

4.3 加大对众包配送员的多知识体系专业培训

由于快递服务的特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需要定期对众包快递员进行工作规范与服务态度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交通安全常识、货物堆码与客户服务技巧等。其中交通安全常识的培训是促使配送员遵守相关道路的行驶规章制度;货物堆码培训是让配送员掌握快递货物码放规则,确保重不压轻,放置牢固,方便取货;客户服务培训是让配送员热心、耐心、全心对待客户,增强客户服务体验感。

4.4 构建合理的众包配送员考核体系

需要构建合理的众包配送员考核体系有助于提高众包配送员的工作激励效果。可通过配送网点和客户双维度对众包配送员的工作给出客观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于众包配送员实行优胜劣汰。对于评价较高的众包配送员,可以提高单价、额外给予物质奖励等方式提供附加奖励;对于评价一般的众包配送员,按照一般性运费补助给与支付、对于评价较差的众包配送员,尊重其意愿,选择退出或接受培训;对于评价很差的众包配送员,则取消其配送资格。

参考文献:

[1]杨娜.农村电商末端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及决策路径[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9(2):37-38.

[2]汪娟,赵士凤.新零售环境下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发展对策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37-39.

[3]朱琴.关于农业电商物流配送问题的探讨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2):65-66.

[4]王凤美.快递配送采用众包模式的困境及对策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12):52-53.

猜你喜欢

工作流程农村电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少儿图书编目工作概述
激活农村电商生态,创新农村综合服务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现状及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