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立法周年“体检”
2020-02-02翁浩浩柴经纬
翁浩浩 柴经纬
作为全国“放管服”改革领域首部综合性地方法规,《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于2019起实施,近一年过去了,成效如何?当前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还有哪些瓶颈?前不久,《规定》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提交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最多跑一次”改革依然还在路上。
2019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浙江省人大常委会联动全省各级人大,在11个设区市和部分县(市、区)广泛开展了《规定》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显示,在《规定》护航下,“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但在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涉企事项办理、改革向公共领域和农村基层延伸、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更强
“最多跑一次”改革,指个人和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在材料齐全无误的情况下,最多跑一次办结。可现实中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办事事项,比如看病就医、孩子入学、电话宽带等,并不是到政府部门办理,而是去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
改革没有死角,老百姓所需要的,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2019年以来,杭州全面创新医疗、教育、社保、交通等方面改革,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务领域、公共场所延伸。
从省人大的调研情况看,2019年以来,《规定》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化,各地各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推广机制、协同配合机制、考核督查机制,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标准地”“告知承诺”“多证合一”“刷脸通办”“中介超市”“无证明城市”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创新举措。
“各调研组广泛听取了省有关部门、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人大代表、行业协会和企业负责人等的意见建议,实地考察了市县行政综合服务中心,并和办事群众、企业和窗口工作人员等面对面交流,掌握了大量一线一手情况。”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群众和企业普遍认为,《规定》有力推进了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如推动单部门的“一件事”向群众和企业眼里的“一件事”转变,推动群众和企业办事从“跑部门”向“跑政府”转变等,“最多跑一次”改革已广泛惠及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各方面,公众满意度越来越高。
数据共享问题反映集中
成效明显,问题也存在。记者在调研报告中看到,省人大常委会各调研组,把调研中基层、企业和人大代表反映的51个典型问题,原汁原味地写入了调研报告。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包括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的问题仍然突出、涉企事项办理存在薄弱环节、改革需要进一步向公共领域和农村基层延伸、事中事后监管效能有待提升等,“这些问题也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亟须打破的瓶颈。”
这其中,数据共享是反映最普遍、最集中的问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政府管理变革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在政务大数据共享的推进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难点堵点。如多个省级系统之间没有与“一窗受理”平台完全对接,有的事项办理仍需要使用专网系统;一些省建平台与各地自建平台兼容性不够,有些直接归集到省有关部门的数据,没有设置单独的下放端口,导致出现数据应用障碍、平台数据二次录入等情况;垂直管理部门的系统数据共享有难度;有的共享数据不完整、不准确、不规范、上传滞后,在数据范围、格式、时效性等方面与各部门业务应用需求存在差距,影響了共享效率。
同时,改革仍需进一步向公共领域和农村基层延伸。如《规定》对可以使用户口本、居住证、驾驶证、社保卡、老年卡等有效证件或者凭证办事进行了明确,在调研时发现,有的地方和部门在为群众办事时还是只认身份证。
调研组还发现,《规定》关于事中事后监管的部分条款执行不到位。如一些地方承诺不践诺情况较多,缺乏可操作的违约监管措施;有的地方反映,相关部门把问题发现率设定为考核指标,由于当地企业数量偏少,导致基层执法人员为考核指标频繁下企业检查,增加了企业负担。
此外,调研中一些地方、企业和群众还反映随着颗粒化事项的梳理,不少事项进行了拆分和合并,浙江政务服务网事项名称变化较为频繁,有的新增事项没有相应系统支撑,有的办事事项颗粒度细化标准亟待明确;有关部门把掌上办、网上办的办件量设定为考核指标,有的为了网上办结率考核指标,限定申请人只能以线上方式提出办理申请;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流动较为频繁,队伍的业务素质和稳定性需要引起重视。
紧盯问题持续跟踪监督
精准发力,着力破解《规定》实施中的堵点难点。调研报告中,就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针对持续推进系统建设和数据共享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建议,建立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数据主动归集机制,加快部门信息系统清理整合,加快打造全省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电子证照库和档案信息库。同时,建议以基层企业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切实把《规定》的要求落实落细落地。如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化旅游、交通出行和金融、通讯服务等公共领域拓展,向偏远山区、海岛、农村等基层延伸,加大改革的督促指导力度,建立统一规范的标准,完善公共服务“神经末梢”。
针对基层反映较多的一些办事标准还不够健全、考核要求不够合理、工作衔接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报告指出要“不断完善改革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加强各级各部门的统筹协调,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调研中发现,目前县(市、区)本级和乡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有相当部分是合同制临聘人员,业务能力亟待提高。”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认为,要进一步在服务精细化上下功夫,有效解决假日群众办事不方便、老年群体网上办事能力较缺乏、有的窗口办事人员服务质量不高、异地事项办理困难等问题。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将进一步加强对《规定》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确保《规定》严格执行和有效落实,更好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牵引作用,不断推动浙江省域治理现代化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