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炮龙之乡”的匠心扎龙人

2020-02-02林涵

中国-东盟博览(旅游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扎龙手艺

林涵

刚进入一月,和南方绵延的阴雨一起到来的,还有渐渐变浓的年味。在广西宾阳县宾州镇,人们已经开始翘首以盼一年一度的炮龙节。扎龙作坊里,已经做好龙架的炮龙,只待披上年味十足的大红、闪金外衣了。

炮龙节和扎龙人

宾阳炮龙节历史渊源说法不一,其中一个颇具传奇而喜庆色彩的说法是,宋朝名将狄青与壮族首领侬智高大战昆仑关。宋皇佑五年,狄青为了麻痹“据关造反”的侬智高,时值元宵前夕,狄青下令大办酒席宴客三天,并令士兵扎龙起舞,号召百姓家家户户鞭炮齐鸣、助庆狂欢,宾州城内一派欢腾景象。

当夜二鼓,狄青率领精兵突袭昆仑关,三鼓时分夺下昆仑关。宾州城居民从此认为舞炮龙吉祥,每年此时必舞炮龙以求喜庆,狂欢不断,流传至今。2008年6月,宾阳炮龙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宾阳县也因此有“中国炮龙之乡”之称。

宾阳县舞炮龙能持续年年起舞,歲岁狂欢,有多方面因素,但炮龙扎制艺人们近千年薪火相传这门技艺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他们把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和人们的美好祝愿,融入自己对千年技艺的传承和对历史文化的理解,默默地为民俗文化传承“做嫁衣”。

说到扎龙人,就不能不提邹玉特了。

收徒传承是心愿

扎龙是一件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手艺活。每年炮龙节之后,这些扎龙艺人又开始为扎制新一年的炮龙做准备,有的人几乎整年的时间都花在精心制作炮龙上,直到炮龙节炮龙开光起舞的前一刻,他们还在不停地忙碌着。

细心和耐心是扎炮龙的基本要求。由于长期用手弯压竹篾子,邹玉特双手的大拇指关节已经严重变形,“做好一条炮龙不容易,编一个龙头要3天,做一条龙至少要半个月,很多年轻人都耐不住寂寞了”。

说到手艺的传承,邹玉特还是有些许感慨的。“现在的年轻人不肯沉下心来学扎龙,但祖辈留下的手艺不能丢,只要有人肯学,我都会教。”他曾经收过几个徒弟,但都没能坚持下来,“也许他们觉得太枯燥太辛苦了”,对此,老人很理解。最近,邹玉特新收了一个年轻徒弟,唯一的希望是他能坚持学下去。

“炮龙节火起来后,订单从过去每年的十几个到现在的二三十个,有时都忙不过来。”邹玉特说,以前只有过年那段时间才能卖出几条龙,因此炮龙工艺师的收入都不稳定。如今他做的一条精品龙售价两三千元,一年下来能做30条左右,除去成本,也仅够养家糊口。邹玉特感慨道,这也是现在年轻人不愿传承这门手艺的原因之一吧。

创新发展,使命在肩

《广西通志·文化志》中关于炮龙的记载,称“龙头、龙尾用纱纸装裱,龙身用色布装配”。但邹玉特采用的是与史书中所述完全不同的工艺:他将2~3厘米见方的亮片剪成鳞片形状,勾边处理后再逐一粘贴到已经定型的龙身。

贴满一条炮龙需要数公斤重的亮片,即使像邹玉特这样的熟手,单是完成龙尾装饰也要耗上半天时间。如此耗时费力的工艺是他的“发明”,唯一的作用就是让炮龙在夜色中显得更加炫彩而迷人——在邹玉特看来,这些都是值得的。邹玉特说:“时代审美在不断发展 ,如果我们的炮龙数百年一成不变,能有多少人愿意看?”

让邹玉特坚持下去的,是对这份传统文化的执着,以及一路走来收获的感动。2012年春节,邹玉特随中国文化代表团出访,在新加坡展示自己亲手扎的炮龙,“那是我第一次出国,鞭炮一响,炮龙一舞,当地好多华人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说这才是过年哪!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啊!”每每忆起这段往事,邹玉特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没有炮龙节,我们的工艺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大家来看炮龙节,就是对我们手艺的最大支持。”邹玉特说。

“龙”的传人,岁月悠悠

今年65岁的邹玉特是邹家第三代炮龙扎制传人。在那个兵荒马乱、干戈不断的年代,邹家祖先携老扶幼从山东一路来到现在的宾阳县邹圩镇落户,后又举家迁到宾阳县城三联街一带租房居住。为了糊口,邹玉特的爷爷邹贵升在那狭小的出租房里,起早贪黑推着磨盘做豆腐。

那个年代,祈求国泰民安、丁财两旺、五谷丰登的舞炮龙已在宾阳兴起。聪明伶俐的邹贵升不仅豆腐做得好,还学到了扎炮龙的手艺,几根粗竹子经他双手一弄,便是一条活灵活现的炮龙。邹贵升因此成为宾阳县一个有名的炮龙制作师傅。

后来,邹玉特在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和父亲的教授下,自然而然地习得了这门手艺,使他成为邹家第三代“龙的传人”。在22岁那年,邹玉特独立扎制的第一条炮龙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狂欢起舞,手艺人那种特有的成就感第一次涌上他的心头。从此,宾阳多了一位制扎炮龙的师傅。

从接过父亲的扎炮龙衣钵至今,已是40多载春秋。这些年来,邹玉特不仅仅在宾阳扎炮龙,还受邀请到外省去扎龙,走南闯北把宾阳县千年的扎龙技艺带到全国各地。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他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称号;2010年,他又被授予广西民间高级工艺师称号……

猜你喜欢

扎龙手艺
老手艺
扎龙之鹤驮着一座城市飞翔
扎龙 诗情画意的幸福生态
带春回扎龙
歌曲《爷爷的手艺》
鹤之灵
初秋游扎龙湿地有感
手艺网+手艺工场
春·手艺
七绝·游扎龙湿地(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