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生本 简约高效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书法实效型课堂的反思与构建
2020-02-01翁燕平
翁燕平
一、缘起:从公开课展示活动说起
课改至今,师生教与学的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课堂中教师对学科素养给予了更多关注,我们也以更理性的态度来观照课堂教学。
纵观以往的公开课:花样很多、观赏性很强、但是可操作性不高,造成了教师观摩后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从而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于书法课更是需要简化过程,突出实效。有的课,为了突出新意一味追求“新”,导致部分教师忽视课堂当中的基本要素,导致技术教学能力的缺失。由于书法课的特殊性和边缘性,很多学校对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所以书法的公开课开设较少。我有幸观摩了两节余杭区兄弟学校的书法展示活动,一节课热热闹闹,整堂课学生发言非常活跃,最后居然写了没几个字就下课了;还有一节冷冷清清,教师讲学生写,气氛沉闷。我无意评价这两节课的好坏,但就书法课的特点来说,我觉得这些课的“书法味”显然是不足的。基于此,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书法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对比,试图总结出新的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有效课堂模式。
二、反思:新形势下的书法课堂,我们该何去何从?
在近日教育部所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19 个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中,书法这门颇有争议的课将重新回到中小学的课堂。书法课应该如何上,是摆在老师面前的现实问题。多年的书法教学实践告诉我:书法教师和其他学科老师一样,要牢记书法课的学科性质,要使我们的每一堂都上得像书法课,要使书法课完成书法学科被赋予的任务和使命,不能让书法课走偏走样。而这才是真正地在贯彻新时期的精神,这才是在真正地促进书法课程与教学改革健康深入的发展。但目前书法公开课形式显然问题多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课程容量密集——目标不明
《新课标》提出要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目标,认真分析教材,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所以,目标的制定合理与否,决定了这节课的质量。一节课的容量源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目标面面俱到,没有重点,导致课堂教学精力分散,“蜻蜒点水”,教学走过场。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有所侧重。每一节课不可能完成太多的任务和要求。只有控制好课程容量,取舍合理,才能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过程流畅。
问题二:内容形式花哨——华而不实
时下,有的老师为了上一节公开课,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花样多,观赏性强、但操作性却值得商榷。花哨的课堂,其结果是热闹了现场,冷落了教师的素质,对教材的重难点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没有实质性的帮助。长期以往,致使很多书法教师缺乏对毛笔书写动作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运用。好的书法课应该是用最简洁的方式突破重难点,用简约化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
问题三:教学方式单一——缺乏交流
很多老师上书法课,往往采用教师先口头讲解,学生练习的课型,由于水平等问题,也很少示范,最后评价展示环节如走过场般匆匆而过,有的居然都不进行展示评价,如此单一乏味的教学方式必然影响了学习效果。
问题四:媒体信息繁复——审美疲劳
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是一种趋势,但不是所有的课都要用,所有的学校都能用。对于书法课来说,多媒体更多的是让学生进行名作欣赏、学生作品展示或课余时间去借鉴操作方法、学习书法知识等。音乐在书法课中的运用对组织教学、陶冶性情、放松整理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但要根据运动内容选择适当的音乐。书法课堂情境需要突出古雅特点,所以选择书法练习时的背景音乐应选择古筝、古琴等乐器弹奏的古典名曲等,更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平静。而语言情景应是平时课堂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景之一。
鉴于此,笔者提出了简约互动式的书法教学形式,以期提高书法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深度,让书法课堂真实、自主、高效。
三、重构:简约互动型书法课堂之教学策略
(一)一点突破 简明教学目标
1.深入解析,提炼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科学的教学目标是落实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吃透教材,理清本节课教学的知识点的认识层次、能力培养要求、情感教育要求等,熟悉本节课教学的认知内容及认知内容的发生过程与教材编写思路,在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状况、学习本节课铺垫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认知结构特征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在本节课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提炼概括出本节课的知识点。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体现合理性、明确性、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符合书法学科的性质和学生实际。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在课前正确深入解读目标,吃透教材。
由于有些教学内容容量大,知识点多,一次性完成教学任务,会使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完不成本次教学任务,导致学生兴趣疲软,注意力涣散,教学跟着感觉走也已成为思维定势。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在课前正确深入解读目标,吃透教材。
有效确立目标,需要我们将目标形成清楚明了,可操作性强,并依据学生实际掌握知识情况,随时调整并提炼出新的教学目标。下面以笔者执教的《卧钩》一课为例谈谈操作意见。【实例1】
《卧钩》这一课是三年级书法教材中的一课,我认为也是所有基本笔画中较难写好的笔画。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卧钩弧度及出钩方向较为重要。同时,卧钩一般只出现在心字当中,所以写好心字首先要将卧钩写好。同时在颜体字中,心字的三点是很有特点的,除了位置的变化关系外,三点的形状各有不同。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卧钩的写法,难点是心字三点的位置关系及形状的书写把握。故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具体定为:
1、体会颜体卧钩的用笔方法,比较斜钩与掌握卧钩的角度。(认知目标)
2、通过字模拼摆和教师示范,体验卧钩与其他点画的组合特点,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审美目标)
3、培养认真观察、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和良好的书写品质。(情感目标)
4、感受颜体的笔画特征,通过观察、拼摆、对比、交流等方式,提高观察力、记忆力、分析和综合能力,为进一步学习颜体字打基础。(发展目标)
以上目标的设置,基于了学生学情,明确了双基目标(卧钩的写法了解与其他点画搭配),突出了教学重点(字模拼摆和教师示范,体验卧钩与其他点画的组合特点,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笔者对素材审慎选择,删繁就简,最终只保留下了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环节,避免了教学目标虚化。
2.把握重点,优化目标
教学过程中,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是课的主要任务。教师应把握好教学关键点,调整并进一步优化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抓住重点,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途径。
卧钩【实例2】
通过对课的重难点进行分析,找出学生的自身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能更好地备好目标,引领内容。
(二)精致选材 优化教学过程
1.优化备课,预设充分
简约高效课堂的构建并非老师就可以很轻松了,相反,在教师备课环节就要强化、优化,不断改进,精益求精。就一堂课来说,最低限度的必要内容和必要学习时间,决定了学生的最佳学习负荷量。因此,教者须因材施教,灵活地取舍教学内容,有选择地使用教学方法与手段,从而使课堂容量趋于合理。同时,课堂的节奏、进程还取决于知识点的难易度,教者对重难点的设计与把握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把这种生成性内容看作新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整教学预设,通过“教师示范——对比观察——字模拼摆——练习提高——自评互评”等流程,形成新的教学方案。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自主拼摆观察体验中提升学习效率。
2.巧设导入,浑然天成
目前,书法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我在教学开始时,一般先会讲一个古代书法家学习书法的小故事,或看一个古代书法家学习的视频,学生积极性调动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3.步骤严谨,环环相扣
组织严谨,步骤清晰,环环相扣,书写练习从易到难,每一个练习集中解决一个动作上的问题,练习过程顺畅,最终达成教学目标,这样看似普通的书法课,是最有实用性的课。
【实例4】卧钩写法步骤
卧钩写法主要用在“心”字或带有心字底的字里面,教师的步骤定位为“卧钩写法——三点排列——“心”字写法——心字底的安排——练习“思,恩”等带有心字底的上下结构字的写法,如此五步环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始终在让学生练习卧钩写法,而每一次练习安排又有所侧重,给学生不断提升的空间。
4.笔画重组,互动体验
书法是视觉艺术,很多时候,一味地向学生提要求学生也不一定能接受理解,如果从视觉形象教学原理入手,能有效提升学生获取知识的质量。书法课中,教师的字模拼摆直观的演示教具,即可引导学生进行平面静止的观察,有课进行动态的分析,对字体的点画变化过程可进行充分的感知体验,进一步体会书法点画安排的美感。在书法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往往会将汉字的构成法则作为定式,概念化地交给学生,结果造成学生生搬硬套,一味模仿,但不理解其中的缘由。字模活动教具可进行笔画重组,可让学生进行自己的拼摆体验,明确点画位置与字的形态关系,同时因为借助磁铁吸盘等可以活动的条件,可让学生相互拼摆对照,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修改,在此过程中学生直观地掌握了三点与卧钩之间,心字底与其他部分位置之间的规律特点,比老师单纯地说教显然是要好的多。同时因为有了学生的自主和互动的体验,教师可省略了很多介绍分析,简化了教学过程,提升了实效。所以,这也是我认为本节课的亮点所在。(如图)
学生互动 字模拼摆 体验点画的形状和位置
(三)惜字如金 简练教学语言
1.设问——少而精炼
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书法课堂不像语文课堂那么繁琐,所以既然要用到设问,就要用得恰到好处,用得精炼。
2.叫答——恰当适时
叫答,即是教师提出的问题,由学生先思考举手,再由教师指定学生回答的方式。在一些观摩课中,通常存在如下几种隐性现象:随意性大。问题给出,学生缺乏必要的思考时间,教师随机指名学生回答;机会不均。出于习惯性思维,教师往往频繁指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作答,其余学生基本处于“失语”“观望”的学习状态;实效不高。对于提出的问题缺乏提升,学生的回答,教师的反馈始终处于问题的浅表,在叫答环节应尽量避免以上几种现象。
3.理答——精准到位
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即时反应和处理,是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和进一步的学习,也影响到学生对课堂及这一学科的兴趣与态度。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并根据评价的结果对教学各环节进行修正,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教学评价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评价的目的上,在评价的甄别基础上,向激励学生主动评价、帮助学生发展上转变;在评价内容上,要从单纯的字形、书写技能、基础知识的评定向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综合素质的评价上转变;在评价方式上,要从终结性的学习效果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在评价的主体上,要将学生处于被动评价的客体向教师、学生本人、同学多方参与评价的主体多元转变;在评价方法上,要在传统的量化评价的基础上,倡导向评价方法多样化转变。
(四)返朴归真 简朴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它包括教学所需的场地、器具、挂图、多媒体等影像资料。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课务量很大的情况下,我们要遵循一材多用、场地套用的原则。如黑板上用油漆画好几个米字格线可以经常反复利用,各种制作的器材也可以反复用。不必要的设备可以不用。书法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学手段的合理选取与恰当运用。课堂不是所有手段皆用的课堂,而是要选用对本课教学内容有用。同时,鉴于书法课的特点,教师直观的书写示范配合讲解特别重要。这是媒体无法取代的。很多老师可能觉得自己的字不好,不敢在学生面前示范书写,只让学生按字帖写,但字帖只告诉我们一个字最终的结果,没有书写过程,各种网络媒体上书法家的示范对小学生来说,又不一定适合,所以教师本人的示范动作非常重要,而且教师自身的书写方法必须规范,然后应保证在每堂课中都应该有书写示范。为了让大家都能看清楚,教师可以将你示范动作在实物投影仪上放大,并尽可能一边示范一边还能将你的动作要点向学生讲清楚,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直观地体会到书写的过程,培养了细致观察的习惯,从而提升认识和书写水平,当然,这也对老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下图)
教师投影示范动作演示
教师投影阐述书写要领
(五)淡墨无痕 简洁教学评价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发展性评价观注入了课堂,体现了一定的人文精神。然而,在一些观摩课中,教师过度使用了评价方式,主要表现在形式浮躁,语言单调,缺乏提升,游离于文本内涵及学科本位之外,失去了应有的激励功能。那么,如何以简洁的评价还原课堂本位,使学生能力真正得以提升呢?
1.凸显生本,客观坦诚
教师评价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进行评价,语言恰如其分,在平等、关爱、赞赏中充满期待,给学生以亲近感。同时要深入追问,如“这个字美在哪里?怎样搭配会更美?三点安排如何才更加合理?这个字哪里不合理?换做你会怎么调整?等等”,学生一定会有话可说。
教师要努力做到言语由衷,淡化评价的形式,丰富评价的内涵,以“淡墨无痕、润物无声”的中肯评价换取学生的信任,从而促进学生美术能力与素养的成长。
2.置于文本,渗透方法
教师在课堂中的评价对学生有一种指向性的目标。因为教师的评价具有如此的权威性,所以评价中要尽力做到全面准确、简洁有效。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进行评价,语言恰如其分,在平等、关爱、赞赏中充满期待,给学生以亲近感。评价以表扬和激励为主,尽可能多地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建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口头表扬往往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
3.物化评价,情感交流
由于书法课的特殊性,我通常会在课前自己用毛笔书写一些小的书签作品(内容很简单,一般都是是四个字的劝学或励志成语等),作为奖品发给表现好的学生,即是一种相互交流情感的手段,同时也可以为调动课堂的气氛和积极性增加不少色彩。很多学生在几年后碰到我,还对我说,老师,你几年前送我的那张书签作品我还好好保存着呢!让我深受感动。毕竟让学生喜爱你的作品也是老师的成功体现。很多时候,我们老师讲了什么,学生课后就忘了,但如果有了物化的书法作品,就有了一份师生情义在里面。学生可能几年后依然会想起当年学习书法的情景,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没有浅薄的表扬,一张书签既是最好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或许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针对书法课堂教学中的过度现象进行了梳理与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实践证明,立足学科本位,凸显学生主体,纠正课堂教学行为,回归教学本真,确实能使学生在本色课堂上尽情享受书法的无穷魅力;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书法教学只有删繁就简,才能无比丰盈。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善于思考,把握书法课的精神实质,遵循美的感知规律,扎扎实实地开展课堂互动的教学实践活动,追求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充分发挥书法特有的魅力,不断提升学生的书写和欣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