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林拳古传精要

2020-01-29朱鸿寿

少林与太极 2020年6期
关键词:拳法少林禅师

朱鸿寿

一、少林拳法概述

1.渊源

少林拳法,传自梁武帝时之达摩禅师。达摩禅师由印度来我国,驻锡嵩山少林寺,讲演禅宗,从者日众。见僧徒等精神萎靡,筋肉衰弱,每说法入座,即有昏钝不振者。于是,训示徒众曰:“佛法虽外乎躯壳,然不了解此性,终不能先令魂灵与躯壳相离。是欲见性,必先强身,盖躯壳强而后灵魂易悟也。果皆如诸生之志靡神昏,一入蒲团,睡魔即侵,则明性之功,俟诸何日?吾今为诸生先立一强身术,每日晨光熹微,同起而习之,必当日进而有功也。”乃为徒众示一练习法,是为少林拳法之渊源。

2.沿革

强身术共成十八势,此达摩禅师开宗手也。

在当时不过为强精壮骨之用,至达摩禅师只履西归,徒众星散,几绝衣钵。至金元时,乃有觉远上人以浙江严州名公子,因事而剃度于此,性豪迈,素娴技击及剑术,得此而变化增益之。自是,人颇精于练习,少林之名遂渐著,俗世名人,亦有远道来学者。上人自量所习不足以称绝技,乃谢绝生徒,改俗装,挟资出游,访精于此道者而师焉。

至兰州遇李叟亦健者,由叟介绍少林宗派中之技击泰斗白玉峰(山西太原人),寓居洛阳。同至其所,见白氏躯干不大,而精锐之气逼人,年五十余,壮健非常。同居洛阳之同福禅寺,朝夕求教,倾心请益,叟与白氏感其诚,遂同归少林。

未几,白氏竟自剃度,少林拳法经此一番勤修猛进,而斯道乃集大成也。自是以降,如洪蕴禅师、一贯禅师、澄隐上人、独杖僧等,皆少林巨子。

明洪武时,有名张邋遢者,为技击名家;如李镜源、滕黑子、胡氏等,皆为少林嫡派弟子;两粤派之蔡九仪、皖浙派之张松溪,亦为宣传少林拳法之健者也。

自朱明鼎革而后,清顺康之间,逋臣遗老,既以伽蓝佛地为其隐身之所,静极生动,自不能不于此精心研究,以为锻炼身心之计。以是而少林之术,蔓延于南北,为达摩禅师以后所未有,此亦由天时人事相逼而来,非偶然也。

3.修养

拳法虽小道,修养之法甚多,兹以初学者明了计,列必要四者如下。

(1)禁三毒

治拳法之宜慎者,其最要有三,酒、色、财是也。三者之贼人最深,故名之曰三毒,不为过。

酒足以乱心志,不特耗练习之功,且足生其他种种之危险。

荒于色,溺于掷骰,则流于惰弱,此志气之所以不坚凝,而临敌之所以偾事也。

学者当清心寡欲,以求精进,斯得之矣。盖拳法之目的,不在伤人,而在自卫也。

(2)守沉着

沉着为修养之一要件,心急者败。诚能不动心,则有敌进攻,静以待之,皆须沉着功夫。若心急气浮,不但难以取胜,反足致败。

动作以敏活为第一,而以沉着为主,勿生恐惧心,宜确守我身,使无间可乘,是为拳法之要素。持此以往,虽不用武器,设敌人以武器攻我,我亦得守沉着,而夺取敌物,或击落之,是皆拳法之长,而守沉着之效也。

(3)戒任性

凡治无论何种学问,皆须专心一志,唯教诲之是遵,将来成绩必优,拳法亦如是也。恃身体强壮、血气方刚,而夷视一切者,功夫无进步之望。盖躯壳之动作,与精神之运行相会合,神而明之,能超上乘,初不在血气之勇,故任性者鲜有不败也。

(4)练胆力

习拳法者,不可无胆力。畏惧强敌,或且负于不如我者,无胆力所致也。恐怖充于中,肢体滞于外,为敌所乘,故学者之练胆力,不可忽视也。

二、基本练习法

拳法之基本练习法,欲详述之,须成厚帙,非初学者所急需,故仅列有裨实用者于后。

1.呼吸

呼吸之职,肺脏司之。大凡肺强之人,其气必长,其力必大;肺弱者反之,何也?因肺为气之府,气乃力之源,故言力者不能离气,按之生理,无丝毫或爽。

北派拳法,乃有专练呼吸,以增其实力者。成功之伟,颇可惊异,其初本为寡力之夫,因十年练习呼吸之功,有增其兩手之力能举七百斤以上者。南派则练运气之法多。

因呼吸虽能扩张血气,时或不慎,反以伤身。兹将慧猛禅师之四忌列下。

(1)忌初进时之太猛

初时以呼吸四十九度为则,后乃缓缓增加,但不得过百度。

(2)忌尘烟污浊之地

宜于清晨旷寂幽静之所行之。晚间练习,宜在庭户外,不可紧闭一室中。

(3)忌以口出入

初呼时不妨稍以口吐出肺中之恶气,以三次为度,以后呼吸须使气从鼻孔出入,庶免浊气侵袭肺部之患。又呼吸时,宜用力一气到底,而后肺之涨缩,尽吐故纳新之妙,而实力乃生。

(4)忌思想杂乱

大凡人身之气血,行于虚而滞于实。如思想杂乱,则气必凝滞,久之则成气痞之病,学者不可不慎焉。

以上四忌,须谨慎避之,自无后患。迨至成功时,则周身之筋脉灵活,骨肉坚实,血气之行动可以随呼吸以为贯注,无论欲运气何部,皆可随意为转移。倘与人搏,则手足着处,伤及腠理(皮肤与筋肉之间),不可救疗。气之功用,不其神乎。

2.手法

手法派各不同。从抽象的一面分别之,不外圆线与直线两派;从具体的一面分别之,不出长、短、中三法。

兹所记者,乃少林之嫡派手法也。

(1)抢手

又名牵缘手。

两手同时于胸前作小圆形,上臂不动,下臂与腕须灵活,敌人右边来,圆形须顺转。

敌人左边来,圆形须逆转。

若前面来,或顺或逆,可随意动作。

如遇武器,最宜是手相格。

(2)分手

又名长短分龙手。

两手同时动作,左右分排,右长则左短。

左长则右短。

长手须直而有力在前,掌心向下;短手横屈于胸前,掌心向上。

凡遇敌人,前手即击即格,即格即击,无须换手也。

(3)切手

又名斫挑手。

此手有单切、双切之分。

单切以一手挑开敌人来手,以一手用力切敌身,而使人倾跌,乃上部手法中之最稳和而最实用之手法也。

(4)托手

又名勾托手。

两手左、右分演。

右托则左勾。

左托则右勾。

此手与切手同是一手格、一手击,其不同之点,在切手之力向外,其目的使敌人倾跌,虽不能倾跌,必使其远离我身;在托手之力向上,其目的使敌人来手向上落空,乘间以拊击敌人也。

3.地盆

地盆(少林步法之专名)虽各派不同,要皆为拳法之根本。练习拳法,须先练步法。步法稳,方可言拳法。

兹只以少林各种地盆列入之,他派不与焉。

(1)八字地盆

两足立如八字形,两腿蹲下成水平。

(2)一字地盆

两足立如一字形。

此法较之八字形稍难,须八字练有程度后,再习此步。

(3)二字地盆

两足立成并行线,两腿蹲下向前作跪势,踵高举,足趾着力。此步练足趾之弹力也。

少林地盆,仅此三法,若持之以恒,以站立时间逐渐增加,以至两腿无痛苦而有力为功效也。

4.身法

学者既于手法、地盆之练习,略有门径,当进而求之身法,盖身法亦为拳法之关键。

兹所记者,便于初学之进退、趋避等法耳。

(1)进退法

身之进退,机势千差万别,遇敌应变,争胜负于微秒之间。

少林派之寻常进法,必用短马,取侧势。

退则多因不能得手,退一步而乘机再进也。

(2)趋避法

进退乃取势之方,趋避为乘机之法。孙武子所云,避实击虚与声东击西等法无不相通,不过彼以群言,此为个人言也。

总之,进退有方,趋避得宜,斯可矣。至于变化莫测,出人所不能防、不能制者,是乃在乎苦心独造之士,不可以常法绳之也。

三、少林技击古谱释名

一技有一技之特别名称,及其遗传习惯之词语。苟不详为解释,茫昧从事,顾名而不知其义,此亦见笑于方家者也。至其名称之同异,有为少林之专称者,有为各家所通称者,雅俗各别,名词互异。

以下不过略就寻常称谓,稍为释之。其余一切微近俚俗者,则从略焉。

或有问于吾曰:“其中之名称,有近于似者,固亦确有至理存焉。至如踏丹田气海称‘踩八卦,未免名不副实,此何意也?”答曰:“以名实而论,其中不副者甚多,不仅此一端为然耳。但以个中人多用此称谓,几成习惯,所谓积习既久,未能免俗者此也。”

是编乃数十年前之旧抄本,其间鲁鱼亥豕,讹误甚多。兹为改订而略加润色,亦以留当年之雪泥纪念焉尔。

1.牵缘手

又名“阴阳回环手”。

如敌人以手击来,则以左右随势缘格,敌手遂落空不能中。于是再进逼一步,随机以取敌之要害。

2.剪手

又名“金叉手”。

剪手颇具变化,叉合时,两掌向上,名为阳手;一分开则变为阴手,可剪折敌攻击之手臂。

3.吞吐法

马不动而身稍折为“吞法”。

手外推为“吐法”。

4.踏洪门

与人搏斗,正中直进,称“踩洪门”。

5.踩边门

左右取势称“侧锋”,又称“踩边门”。

6.乌龙摆尾

左手前照作拦势,右手排掌向后一扫,称“乌龙摆尾”。

7.贯穴

击肩窝之合缝凹处,称“灌穴”。

8.双刀斩鼠法

用双掌斫敌人之膀肉,称“双刀斩鼠法”。

9.斩龙手

击尺脉后之脉根,称“斩龙手”。

10.踢灯

击敌人之腰肾穴,称为“踢灯”(肾为命门之火,故名踢灯,以用足力故也)。

11.点金钱

击两太阳穴,称“点金钱”。

12.倒树法

动手即先用足踏敌人之足尖,称“倒树法”。

13.铁帚手

以掌刷击敌人之眼目,称“铁帚手”。

14.换枕手

閃至敌后,拍击或斫击敌之脑后穴,称“换枕手”。

15.沉海手

击敌之尾脊穴,称曰“沉海手”。

16.托阴手

击肾阴,称曰“托阴手”。

17.照风手

贯击敌人之耳根,称曰“照风手”。

18.踩八卦

踏丹田气海穴,称曰“踩八卦”。

19.大撞碑手

胸膛直入,称曰“大撞碑手”。

20.破瓜手

击人中穴,称“破瓜手”。

21.毒蛇寻穴

插咽喉,称“独蛇寻穴手”。

22.贯膛手

贯击腋窝,称曰“贯膛手”。

23.挝边手

击肋下空处,称“挝边手”。

(编辑/高翔)

猜你喜欢

拳法少林禅师
2016年昆仑决比赛拳法技术运用分析
少林小罗汉拳(十)
铁桥三五行拳
少林小罗汉拳(五)
少林小罗汉拳茵(四)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少林武术之技术体系
服从
一个苦者对禅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