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式太极“八法”之掤法(上)
2020-01-29李子蔚
李子蔚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法,习惯上简称为太极八法,也称太极八劲、太极八门等,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种的地方,是太极拳最显著的特征。孙式太极拳既然是太极拳,自然也离不开“八法”。但孙式太极拳乃是形意、八卦、太极三拳合一的产物,自有其独特之处。也就是说,孙式太极拳既具有各派太极拳的共性,又有其鲜明的个性。
太极八法中,“掤”字居首,太极拳处处不离掤劲。孙式太极拳既然融合了形意、八卦的拳理和拳技,其掤法内容自然更为丰富,与其他七法的关系也更加密切。
孙式太极拳中的掤法,其实就是形意拳顾法,即用于防守、化解对方进攻的招式劲法。形意拳顾法实为先天横劲、后天横劲(打法则为竖劲,习惯上称顺劲)。形意拳又有打顾一体的特点,孙式太极拳既有先掤化后击打的技法,但更多的是打顾(掤)一体的技法。八卦拳的八法——推、托、带、领、搬、拦、截、扣,施之于对方两手两臂、两足两腿,其实就是太极拳的掤、捋、采、挒诸法。太极八法、八卦八法,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掤劲。进而言之,无论孙式太极、八卦还是硬打硬进的形意拳,头、肩、肘、手、胯、膝、足(即“七拳”),乃至腰、胸、肋、项、臀等,全身处处有掤劲。掤劲即孙式形意拳中的先天横劲、后天横劲。
这里出现了“掤劲”与“掤法”两个名词,二者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大致说来,二者并无实质性区别,也就是说,两个词在多数情况下是互通的。然而细究起来,又略有区别:掤劲重在内,掤法重在外;掤法是掤劲的具体应用,但其他七法也是掤劲的应用形式。
那究竟什么是掤劲?它是怎样练出来的呢?
所谓掤劲,是一种连绵不断、刚柔相济的弹性劲力(或曰“球劲”),其根在丹田,发于四梢百骸。内家拳“挨着何处何处击,我亦不知玄又玄”的技击境界,说白了不过是掤劲在全身上下、四肢百骸的一气流行而已。
孙式太极拳的掤劲,是在孙氏武学三体式的基础上,将形意拳的“诚中”、八卦拳的“虚中”、太极拳的“空中”冶于一炉而形成的内劲。反过来说,掤劲又是孙氏武学三拳共有的内劲,其他任何劲道、技法,莫不过是掤劲的随意变化应用而已。它可以柔化,可以刚发;它静如处子,动若雷霆;它既是流水潺潺的小溪,又是波涛汹涌的江河。其敛也,小而无内;其放也,大而無外。总之,孙式太极拳的掤劲,进而言之曰孙氏武学的掤劲,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奇劲道,是一种说了半天也无法真正说得清楚明白的劲。欲得其妙,唯在学者“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已矣。
既然掤法是掤劲的外在应用,那么孙式太极拳都有哪些掤法呢?
孙式太极拳的掤法有单掤、双掤,有前掤、后掤,有左掤、右掤,有上掤、下掤,有平掤、立掤,有正掤、斜掤,有开掤、合掤,有阴掤、阳掤,有裹掤、翻掤,有圜掤、研掤,有臂掤、腕掤、手掤,有掌心掤、掌背掤、掌沿掤,还有云掤、乱环等。
以下分而述之。
1.单掤、双掤
凡以一手去化对方来手或来腿者即为单掤;凡以双手同时化对方来手及来腿者即为双掤。
单掤手一般为一手掤化,另一手击打,多为打顾一体。如通背掌、玉女穿梭后式,都是一手上掤、一手即打;搂膝拗步、倒撵猴,是一手下掤(左下、右下、后下)、一手即打;搬拦捶是三个前掤连三个打(前两个挒打,后一个崩打);践步打捶后有个反身撇身捶,既可为打法,也可为后顾之法(后上掤);玉女穿梭前式掤手为向左或向右、向后的裹掤(即形意拳的掩肘)后式此手向上变为钻翻掤(即形意八卦的“领”字功)。
双掤手一般为先掤化,后按打。如第一个由下向上的双掤手(立掤),掤中带粘捋,随即可以双搓撞或双扑按而出;第二个双掤手为平圆开掤,随即双扑按而出;野马分鬃为立圆开掤,然后“以头撞碑”;十字摆莲双手与野马分鬃接近,但属于以手掤化,以腿脚击人;如封似闭先双手闭掤(合掤),然后转为推山掌向前上方推出;开手为开掤(撑掤);合手为合掤(闭掤);白鹤亮翅为上下左右开掤,然后合手推山掌击出;搂膝拗步、倒撵猴的前半式是阴阳双掤,可化前面敌人的攻势,设若被敌人从后面连同双臂一块抱住,也可借此式化开(即形意拳鸡形的金鸡抖翎)。
2.前掤、后掤
凡以一手前出化对方来手来腿者即为前掤,出手似形意拳的钻拳、横拳,在八卦拳中为“截”。凡以一手向后上方或后下方化对方来手来腿即为后掤。如手挥琵琶,单手前出时即为前掤,接着是采捋;如左(右)搂膝拗步,起手时左(右)手为前掤,右(左)手为后掤。
3.左掤、右掤
凡以一手向左方化对方来手来腿者即为左掤,凡以一手向右化对方来手来腿者即为右掤。如左右云手即为左掤、右掤;如左右搂膝拗步中左右手搂膝的大方向即为左掤、右掤;如开手,是两手同时向左右掤开;如合手,是左手向右掤,右手向左掤,可用于锁住对方双手;如白鹤亮翅,右手向上向右掤化对方左手,左手向下向左掤挂对方右腿(此式可以化解形意拳的“龙虎相交”攻击或长拳的“弹踢冲拳”攻击)。
4.上掤、下掤
凡以一手向上化对方来手来腿者即为上掤;凡以一手向下化对方来手来腿者即为下掤。如提手上式,右手向上提领即为上掤,左手向下牵带即为下掤;如起手第一个懒扎衣第一动,双手上起即为双上掤,双手下落即可为双捋,也可为双下掤;如搂膝拗步,既有前后掤、左右掤,还有上下掤的变化;如野马分鬃,先双手下掤或下捋,再双手上掤。
5.平掤、立掤
凡以一手或双手在水平方向上化对方来手来腿者即为平掤;凡以一手或双手在垂直方向上化对方来手来腿者即为立掤。如第一个懒扎衣第一动双手由下向上领起,即为立掤,第七动即为平掤(除第一组懒扎衣外,后面八组懒扎衣的掤均为平掤)。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孙式太极拳不仅开合手多(一共十三组),而且懒扎衣也比较多,按拳谱名称有八个,但实际上有九个,第一个懒扎衣其实是两组懒扎衣构成的,共有七动:掤、捋、挤按,捋、挤、掤、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