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手”中的养生经(下)

2020-01-29张岭

少林与太极 2020年6期
关键词:涌泉穴腹式腿部

张岭

四、以腰为轴,培肾固本

太极拳中讲究“下盘稳如磐石、中盘灵活如珠、上盘轻如杨柳”。云手动作拆分开,就是左手逆时针画立圆、右手顺时针画立圆、腰部画平圆这样三个圆的运动轨迹。运行过程中均需以腰为轴、以腰带手。很多拳友忽视腰部旋转,只是单纯的两臂抡摆。

1.疏通“带脉”

腰部的平圆运动可以疏通“带脉”。带脉在哪里呢?人体的经络都是纵向走的,唯有带脉是围绕腰间一圈的横向的经脉。带脉是人体的奇经八脉之一,它就像腰带一样把人体纵向的经络系在一起,故而得名。人到中年,很多人出現了啤酒肚、将军肚、腰部的游泳圈,其实就是带脉“约束诸经”的能力减弱了,力量不足以再束缚腰腹部,从而产生赘肉。所以,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以腰带手、腰身合一的日久习练是打通带脉的绝佳方法。

2.刺激“命门穴”

腰部做平圆运动,还可以刺激到命门穴。云手时要求立身中正、松腰敛臀,这样命门就会微后撑,拉长脊柱,使腰椎更加灵活。

命门,字面上讲就是生命出入的门户。《景岳全书》中说: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命门是督脉上的大穴,位于肚脐正后方、腰部的两肾之间。中医讲:肾为先天之本,腰为肾之府。如果命门之火不能推动肾水上行,会出现怕冷、手脚冰凉、甚至出现水肿等这些肾阳虚的状况;或者是肾水不足,肾阴虚弱,水不能制火,会出现口干舌燥、鼻燥咽干、夜间睡觉大汗淋漓盗汗、耳鸣、浑身燥热、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等这些肾阴虚的状况。以上症状都可以按摩命门穴得到缓解。因此,以腰带手的平圆运动可以直接作用于命门穴,加固肾气、培本固源。

五、腿部有力,增寿延年

1.打通腿部6条经络

人老腿先老,经常习练云手可以延缓腿部衰老。云手的基本步伐是双腿“屈蹲”。腿部有6条经络:膀胱经、胃经、胆经、脾经、肾经、肝经。所以,屈蹲首先要疏通这6条经络的气血。气血通了,身体自然就健康了。

美国《预防》杂志进行了长寿老人指标调研,“腿部肌肉有力”名列前茅。我们也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长寿老人,都是腿脚扎实、步履矫健。英国有位90多岁的老人,他在1971年开始练习太极拳,以前身体比较僵硬,现在四肢柔韧、灵活,身心都很舒适。目前他牙齿还很完整,耳朵不聋、看得又清楚,走路很轻盈。他还在当地成立了太极拳协会,会员已经达到了500多人。

2.增强大腿“股四头肌”肌肉力量

在云手的运动中,双腿需要屈蹲并平移,最显著的效果是增加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同时增强了身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很多初练太极拳的拳友都会出现膝盖疼的症状,这一方面是由于“膝盖没有对准脚尖”,姿势不对引起的;另一方面保护膝关节依靠我们膝关节周围的肌肉,主要就是“股四头肌”肌肉力量。肌肉有力,才能在膝关节的活动中起到减震和缓冲的作用。

3.防止小腿静脉曲张

现代人,经常久坐会导致腿部血流不畅,从而增加静脉曲张的风险,更有甚者小腿静脉堵塞,斑块剥落,流到肺部就会造成危及生命的肺栓塞。

小腿腿部静脉将血液从腿部运送回心脏,静脉中有个静脉瓣膜,好像一扇门,它单向开放,保证血液只朝着心脏方向流动。云手时是侧行步,抬腿时小腿肌肉收缩,瓣膜打开,挤压静脉血流向心脏的方向;落脚时小腿肌肉放松,瓣膜关闭,静脉血就不会倒流。一起一落正好可以帮助我们的瓣膜打开和关闭,从而促进正常的血液流动。

六、点起点落,沟通心肾

云手的步伐是侧行步,两脚之间的距离是10~20厘米,两脚平行向前。最常见的错误就是两脚间距离过小,或呈外八字脚。两脚行进时要求是“点起点落”,即起脚时先抬起脚跟,再脚掌、再脚尖,落脚时是先脚尖,再脚掌、再脚跟。

点起点落就刺激到了我们脚腕处的原穴和脚趾处的井穴。人体的脚腕、手腕处共有12个原穴。《难经·六十六难》曰:“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原穴来调理脏腑的疾病。脚腕附近有胃经原穴冲阳穴、膀胱经原穴京骨穴、胆经原穴丘墟穴、脾经原穴太白穴、肝经原穴太冲穴、肾经原穴太溪穴。

在人体的手指末端、脚趾末端汇集着12个“井穴”。《黄帝内经》中说:以上下所出为井。井,即地下的泉水,有沟通人体表里的作用。如:大脚趾上有脾经的井穴隐白穴、肝经的井穴大敦穴,第二脚趾上有胃经的井穴厉兑穴,第三脚趾、第四脚趾上有胆经的井穴足窍阴穴,小脚趾上有膀胱经的井穴至阴穴,足底部有肾经上的井穴涌泉穴。

点起点落就可以按摩到脚底的涌泉穴。当我们蜷起足心时,脚底会形成“人”字形。涌泉穴正好位于“人”字的顶点,如山环水,涌泉穴是人体脚部的“黄金分割点”,即位于脚底的0.618位置上,是脚部的最佳作用

点,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犹如泉水一样把精气输布到四肢百骸,具有固本扶正、培补元气、增强免疫力、强身健体的作用。

宋代著名大诗人苏东坡每晚睡前必按摩涌泉穴来明目。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所以刺激涌泉穴可以滋补肝肾,有助明目提神。

按摩涌泉穴对失眠有很好的疗效。睡眠不好,中医上称为“心肾不交”。五行中,肾属水,心属火,水能克火。一旦肾水亏了,心火就会上炎,火就会升腾起来,此时水就不能遏制它,这样就会出现失眠的症状。所以,云手时脚上的点起点落就可以很好地沟通心肾,让肾水上去,心火下行。

七、呼吸到脐,寿与天齐

习练云手时要求我们“逆腹式呼吸”,也就是吸气的时候收肚子,呼气的时候鼓肚子。逆腹式呼吸可以使我们的胸腔和腹腔之间的分隔线,也叫横膈膜下移,这样可以起到按摩内脏的作用。

同时,逆腹式呼吸由于横膈膜下移,所以使我们的呼吸变得更深,这可以增加我们体内的含氧量。各个器官氧气充足,人体就不容易生病。有一句话是“呼吸到脐,寿与天齐”。我们看刚出生的婴儿,他们都是逆腹式呼吸,这是人的本能,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功能慢慢退化了,变成了胸式呼吸。

曾有一个养生节目中介绍过一个案例,有位男士得了很严重的呼吸系统的疾病,除了常规的手术和打针吃药之外,大夫让他每天做半个小时的逆腹式呼吸,到他来录制节目时,他的病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之前判若两人。他分享的时候,仍然哽咽得不能说话,一方面,当时的病痛带给他和家人很大的痛苦,另一方面,他十分感谢大夫给他的治疗方法。

我们唯一能控制的身体的自主运动就是呼吸,心跳的速度你不能控制,我们肝脏、肾脏你都控制不了,所以,除了云手的练习,平时我们也可以单独来做逆腹式呼吸进行肺部的保养练习。比如早起和睡觉之前,做上几组,让身体内的氧气充足,元气满满。

逆腹式呼吸要做到“深、长、细、匀”,深是吸气和呼气都尽可能到最大限度,也就是最深的状态;长是呼吸不能短促;细是柔和缓慢,出入绵绵;匀是要均匀,不能时快时慢。

(全文完)

(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涌泉穴腹式腿部
腹式全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 m 跨径直腹式小箱梁的开发应用
腹式呼吸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临床应用
蒜末敷脚心去虚火
两周不动,腿力倒退40年
科学健身宜“先上后下”
浅析涌泉穴
快速瘦腿小妙招
治病毒性感冒
脚下放靠垫睡觉更解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