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叉学科视野下的医学教育探索

2020-01-28种泽龙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0年11期
关键词:交叉学科医学教育融合

种泽龙

摘要:交叉学科视野下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在医学教育领域应高度重视医学与人文科学、西医与中医、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医学与理工科、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環境学、医学与传播学的交叉融合,为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医学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医学教育;交叉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1-210-01

交叉学科即两门以上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合作、共同研究而形成的一门新的学科,大体可以分为边缘科学、综合学科、横断科学,纵观人类的发展、世界的进程,特别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交叉学科发展的历史[1]。因此,交叉学科视野下的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

1. 医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融合

医学教育和人文学科交叉融合产生了医学人文教育。目前新的医学人文教育目标即具备全面认知医学与社会的观念,倡导爱护并尊重生命的整体;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志、伦理、情感,规范道德与行为;应用人文学科的方法及知识以提高医学生的言语及文字表达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创新管理的能力[2]。

2. 西医与中医的交叉融合

中西医并举是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特色之一。西医和中医应当互相包容:西医在现代医学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对疾病的微观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疾病诊断、西药药理、手术病理等方面对于疾病的认知和治疗起了巨大的加速作用;中医中药对于治疗退行性疾病、衰老类疾病、肿瘤等慢性病、西医难以攻克的疑难性疾病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未来中国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培养西医和中医知识体系并重的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发挥西医和中医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局限性。

3. 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交叉融合

预防医学由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交叉融合形成。新时期预防医学的重点是由传染病防控转为慢性病防控,中国的医学教育应当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加强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技能整合的能力的评估[3]。在当前的医学教育中应高度重视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的交叉融合,这样才能适应工业化、生态环境、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疾病谱变化、新发传染病流行等因素给医学发展带来的挑战。

4.临床医学与影像学的交叉融合

近年来,影像医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各临床学科均有长足发展,为临床医生准确诊治疾病提供了基础和可靠的依据。肿瘤立体定向放疗与介入治疗、三维重建技术、影像组学等新概念新技术的产生与临床医学的深度交叉融合,使医生有了更强大的武器以认识病变的范围和形态,并最终采取精准的治疗方案战胜疾病,为医学的发展不断地助力前行。

5. 医学与理工科的交叉融合

生物医学工程是理、工、医相结合交叉融合的学科,综合运用医学、生物科学、工程的方法和理论,在各层次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及相互关系,认识生命运动定量规律,用以改善、维持并促进人类健康[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研究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储存,是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与生物医学工程相近的专业,这一专业与生物医学工程的交叉融合,可以从多领域解决医学图像信息采集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医学健康事业[5]。

6.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融合

转化医学的本质即基础和临床结合、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目前在医学前沿领域的生物信息学就是建立在基因组遗传学、组学芯片等基础上的转化医学的成功范式。此外,循证与转化医学研究、人类泛基因组学[6]等新观念新方法均显示出转化医学为医学向纵深发展发挥了无比强大的推动作用。

7. 医学与环境学的交叉融合

环境污染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医学与环境学的交叉融合主要研究人体健康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可以为促进环境健康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培养复合型环境与健康领域研究人才[7]。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医学与环境学的交叉融合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前景。

8.医学与传播学的交叉融合

健康传播学的产生是社会对于医学信息的迫切需求应运而生的。医学教育领域应重视健康传播学对于公众所起到的心理作用和社会影响,医学卫生工作人员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媒体交流时应注意传播正确的饮食习惯和卫生知识等健康信息,避免误导大众的健康观念。

目前人类社会正处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知识和信息的快速迭代使得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趋势愈发地凸显出来。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正成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将有利于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肖革新,付丽娟,代解杰.交叉学科辩证思考——谈生命科学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 医学教育探索,2005,4(1):43-45.

[2]牛磊磊. 变革与超越: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的先进性对我国的启示.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3,12(5):444-448.

[3]彭金,李庆云.新时期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上海预防医学,2019,31 ( 8):648-651.

[4]卢文婷.《生物医学工程概论》课程设置与教学初探. 科技教育创新,2011,8:268-269.

[5]常宇,卓政,高斌,等. 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从电子信息工程到生物医学工程.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5:73-74.

[6]于颖彦,韦朝春.HUPAN助力人类基因组研究向人类泛基因组学跨越.中华病理学杂志,2020,49(2):105-106.

[7]王婷,汪磊,王恺,等.环境学与生命科学学科交叉融合对人才培养的思考,实验室科学. 2019,006:217-218.

天津市眼科医院  300020

猜你喜欢

交叉学科医学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继续医学教育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刚柔并济
重大突破!我国医学教育认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
我院医务人员继续医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
破次元
融椅
给交叉学科 多一些支撑
哈佛大学《Harvard gazet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