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攻坚克难践行企业家精神奋楫前行铸造大航空梦想

2020-01-28张静雯徐惠兰

军工文化 2020年8期
关键词:海鹰商飞复合材料

张静雯 徐惠兰

2017年5月5日,C919国产大飞机首飞成功,由高志强带领的海鹰特材团队研制的C919首架机后机身后段随首飞精彩亮相。这架后机身后段,被各大媒体称为“奇迹”,也是这架后机身后段,让海鹰特材正式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信念: “我肩负的是整个团队的希望”

作为一名军工企业家,高志强心怀理想、知行合一,跟随中国大飞机梦想成长,在航天航空复合材料领域钻研,不断拼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是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拥有着天马行空思维的实干家,是目标明确的领头人,决心信念是他最强大的武器,他拒绝怨天尤人、拒绝意志薄弱等负面情绪,带领企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某个工作日,在中国商飞公司的食堂里,高志强攥着汇报材料认真汇报。这已经不是高志强第一次和中国商飞公司沟通了,在此之前,他已多次赶赴上海争取任务却沟通未果。这一次,在得知C919国产大飞机后机身后段A角供应商研制产品未成功的消息后,他抓准时机、当机立断,带领团队亲赴上海向商飞公司领导作汇报。他从工艺技术、配套设施等方面逐一证明海鹰特材的研制生产能力,最终以真诚地态度和过硬地实力,打动了中国商飞的领导。

在高志强和团队的勠力攻坚之下,海鹰特材用2个月时间完成了对55个不符合项的全面整改,正式开始了后机身后段的研制任务。如今,海鹰特材承担了C919国产大飞机后机身前段、后段、垂尾长桁、副翼4个工作包的复合材料生产研制任务,占到C919机体结构所有复合材料零部件份额的40%。这其中的任务,无一不是高志强亲自带队争取来的,他总能在第一时间探测到有价值的市场信息,然后迅速决策、积极争取,并从不犹豫。

高志强说: “碰到难得的机遇,我必须竭尽所能将其牢牢抓住。体面和骄傲于我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怀抱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梦想,我肩负的是整个团队的希望。”

责任:“作为领头人,我理应背负一切辛苦”

C919国产大飞机后机身后段包含37个复合材料零件、335项金属件、379项配套材料和13000多个紧固件,任务量和复杂程度不言而喻。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人员少,要在90天内完成后机身后段上万件零件及配套材料的研制、装配和总检,同时履行严格的过程检测,这在外人眼里,似乎是“开玩笑”,但高志强和他的团队没有后退,而是全力以赴争取项目的成功。

自正式接到后机身后段的工作包任务以来,高志强作为项目总指挥始终和大家一起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并肩作战在一线。彼时正值海鹰特材团队研制首架机后机身后段的关键时期,大飞机厂房已经连续两个多月彻夜灯火通明。高志强有高血压,心脏也不太好,长期加班导致过度劳累病倒了。医生建议住院一周,但那时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病情一稳定就迅速回到工作岗位。两天后的凌晨一点半,高志强再次出现在生产厂房里,仔细询问项目进展、工艺情况和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手上还有注射针孔,文件包里还有医嘱和药物,眼角透着过度疲惫,但他心中的责任让他始终不忘现场。

在这破釜沉舟的一战中,高志强带领公司上下团结一心,展现了航天人的韧性与拼劲,放弃了一切节假日,昼夜奋战,攻技术、抓质量、破难关,只用了三个月就完成了后机身后段的研制,并且顺利取得了适航挂签,正式交付中国商飞公司。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海鹰特材作为航天企业的代表参与C919大型客机项目,可谓是入行最晚、成长最快,但你们按时保质履行了承诺,这是一份完美的答卷!”

高志强认为把大飞机干好,是出于对国家的责任、企业的责任、团队的责任、契约的责任,是高于一切的责任,作为领头人,他背负着无数飞航人的情怀和梦想,更愿意背负这一切的辛苦。

拼搏: “成功之路永远充满荆棘”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今天,他深知“成功之路永远充满荆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战斗,才能迎接未来更大的挑战。高志强是个对自己要求极高的人,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又获得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合材料学硕士学位,为了更好地管理带领团队发展公司,他攻读了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并获得硕士学位。他坚持学以致用,将多年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历融会贯通,把自己打造成工、商、文、理等各领域都有建树的复合型人才。

高志强带领海鹰特材项目研制团队发扬飞航人顽强、勇敢、睿智的本色,默默吃苦、战斗、攻关、奉献,展现令人惊叹的力量。他们在充分调研国外成熟航空主机厂前沿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一消化一再创新,将源于航天的复材制造技术应用于航空產品制造,形成了以软模成型技术为代表的核心技术体系。

2014年,在首架机后机身后段的研制过程中,软模成型技术首次成功应用。2015年,公司新增后机身前段复合材料零件研制任务,实现了该技术的推广。2016年,公司在新增的C919垂尾大尺寸壁板研制过程中,成功解决了分层缺陷等问题,并攻克了垂尾壁板自动化铺放工艺,为后续实现自动化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几年,公司平均每年投入上千万的研发费用,不断研发新技术并完善技术体系,将经验“理论化”,将生产过程“标准化”,确保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

管理: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同样重要

创新,是驱动企业内在生长的重要因素,高志强深知科技企业中创新的重要性。近两年,围绕效率提升,新产品研制等需求,公司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以及国外研发机构,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研发工作。同时凭借在C919大飞机主承力复合材料零部件的研制优势,正在研发整体筒段成型技术及自动铺丝技术,实现复合材料在CR929宽体客机领域的应用;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公司积极开展复合材料在CJ1000A进气道外壁板、声衬以及反推格栅工艺技术研究工作;此外,公司积极开拓其他领域复合材料产品,如ARJ21支线客机方向舵,新能源汽车行李箱盖板、气瓶托架、集成框架等。

高志强除了注重技术创新,还非常重视产品质量。他要求制定的“十条铁律”,其中第一条便是“飞机质量不是好与坏的问题,是生与死的问题”,他认为产品质量不仅直接关乎乘客生命,也关系到C919飞机以及包括我们公司在内的产业链“生与死”。

除此之外,高志强还致力于新材料的创新和产业化,带领团队积极开拓各项业务,利用飞航导弹上热防护、热控材料,通过应用研究,实现了在鞋服消费品领域和新能源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主要开发产品有航天水杯、防寒服、防寒靴以及新能源动力电池格栅等。同时,公司瞄准国家节能环保大方向,将气凝胶材料和相变材料研究开发应用于民用市场,现已在石油化工、轨道交通、能源电力、节能建筑、日用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海鹰特材这个曾经缺乏航空制造经验的年轻团队,在高志强的带领下,凭着满腔热忱和卓越的核心技术,开辟了持续快速发展的道路。如今,公司已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制造技术,发展成为华东地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领头羊,成功晋升为C919大型客机后机身后段的独家供应商。迄今为止,已向中国商飞公司交付了8架份后机身后段、4架份副翼、4架份后机身前段、4架份垂尾壁板的复合材料零件,获得了中国商飞公司颁发的“合作突破奖”“优秀供应商银奖”“突出进步奖”“合作共赢奖”。

C919大型客机倾注了国家领导人对民用航空实现自主可控的期望和中华民族实现航空强国的梦想,公司作为该项目的参与者,将密切关注C919未来产能提升要求,在现有人才和技术储备的基础上,加强优质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提升核心技术能力,积极推进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适度提前”的原则,通过社会化融资,进行产业能力建设,满足市场订单交付要求。

“未来,海鹰特材将继续致力于复合材料和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应用研究,实现航天技术与成果全民共享!”高志强说。圈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科工三院海鹰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海鹰商飞复合材料
来自合作伙伴的问候
型砂压力传递在复合材料成型中的应用研究
伴着花香闹春耕
中国商飞再签130架C919大单
中国商飞共获730架C919订单
中国复合材料市场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陶瓷基复合材料材料、建模和技术
最美家庭
域外中国雕塑家彭小佳、武海鹰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