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成就与贡献

2020-01-27王辰元

锦绣·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公共外交外交

摘要:21世纪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公共外交成为了重要的外交手段之一。随着中共十八大的召开,一系列新时代目标被提出,公共外交也被赋予了新的目标与使命,新时代党的外交理论、文明对话和维护国家利益是中国公共外交的新时代理念。在贯彻这些理念的同时,中国公共外交在新时代取得了许多的成就。中国公共外交在世界各国获得瞩目,为推动中国实现中国梦,与世界共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外交成就;公共外交;国家软实力;外交;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各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外交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际创新,开创了新的局面。有别于传统外交,以灵活和多元化为特点的公共外交,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地位愈发凸显,其一系列成就为中国在国际的话语权提升做出了贡献。

一、新时代公共外交理念

党代会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到了“公共外交”,将公共外交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与外交政策保持一致,为人民服务,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上,以“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等理念为方向,中国公共外交在新时代中迎合新变化、紧随时代步伐,脚踏实地的进行实践。

1.1 以新时代党的外交理论为实践方向

公共外交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外交理论,以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作为实践的方向。在2014年11月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外交要为和平发展营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为了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必须构建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2016年3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供应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总之,坚定不移的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被首次明确的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一理念不仅是传统外交和总体外交的理念与方针,同时也是贯彻在中国公共外交实践中不可动摇的理念。

1.2以文明对话为實践手段

讲好中国故事,与各国文明对话是开展新时代公共外交的重要方式。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公国,创新对外宣传工作,关键在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崛起击溃了国际上“中国崩溃论”的说法,但与之相对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国威胁论”开始甚嚣尘上。消除别国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误会与偏见,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途径就是讲好中国故事。通过与世界进行文明对话,讲好中国故事,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是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手段1。

1.3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实践目的

公共外交的核心应该是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国家地位,改善国际环境,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以西方为首各国的警惕,加之所处的东北亚地区地缘政治变幻莫测,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一直复杂且充满挑战。中国是且仍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家发展仍是核心,构造稳定的国际环境以谋求持续发展,是公共外交无容置疑实践目的。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是综合国力获得提升后,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开始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赋予自己的使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结合,让国外中国了解中国信息、理解中国意图,让国际社会感受到中国的责任意识,是只有新时代公共外交才能背负的重任。通过公共外交构建适合中国进一步稳定发展的国际环境,在国际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增强中国软实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献出力量,是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目的。

二、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成就与贡献

伴随着中共十八大后新的治国方略,新的外交理念的相继提出,我国的公共外交也迎来了新机遇、被注入了新活力。新时代的中国公共外交总结了过往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为世界认识中国、理解中国,与中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贡献。

2.1 官方公共外交实践的多方位展开

在中国外交实践中,以政府主体的官方公共外交占据主导地位。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随着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我国在许多官方公共外交活动中取得了创新,使中国的公共外交实践向着多方位展开。

在首脑外交方面,领导人实行公共外交成为了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新趋势。作为外国民众了解中国的直接窗口,习近平总书记自执政以来多次出访,不仅与访国的首脑和政府进行战略对话,也通过亲身参与和当地民众及社会组织的公共外交活动之中。总书记还创新性的在各往访国主流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2,自2014年实施起,海外署名文章已累达数十篇。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时还积极参与各类人文交流活动,访问到访国企业、接受到访国媒体采访,与到访国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少年面对面交流,以个人魅力展现了中国形象,发挥出了首脑外交的带动和互动作用,树立起了中国外交实践的典范。

在外交机制方面,结合了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外交部打造了一系列新的外交渠道,“外交小灵通”、外交部微博、公众号、蓝庭论坛等一系列方便国内外公众访问和了解外交政策的交流平台相继诞生。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公共外交办公室等外交部门的成立,也为科学规划和统一领导各驻外领事馆开展公共外交实践提供了助力。

在政党合作方面,作为民间外交与官方外交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积极与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政党和政治组织建立联系。举办和参与了上海合作组织政党论坛、中国共产党和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活动,夯实了公共外交的政党关系基础。中联部还策划了“一带一路国际之苦合作联盟、”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等活动,扩大了中国政党交流的对象与渠道,为我国公共外交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交流活动方面,在有了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经验之后,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和组织各种国际交流活动,为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提供了新的平台。各中国驻外大使馆还积极与当地政府合作,通过庆祝节日、举办活动等方式宣扬中国文化,2019年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就在东京举办了“2019中国节”活动,通过展出中国各地的美食、物产、文化,吸引日本青年参与并了解中国文化。这些交流活动的举办,成为了国外公众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渠道,是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窗口之一。

2.2民间公共外交实践的多元化趋势

与政府作为主体的官方公共外交相比,以非政府行为体为主体的民间公共外交更具有灵活性2。新时代民间公共外交的实践向着多元化发展,意味着其可影响和动员的公众进一步增多,外交形式进一步丰富,灵活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促进国家间沟通、改善国家形象、实现国家利益的目标实现上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新时代民间公共外交主要在在地方外交、城市外交、智库外交等三个方面卓有成效。

在地方外交方面,由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担任会长的中国公共

外交协会于2012年成立,在公共外交活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等方面都有所收获。加上先后成立的各级地方公共外交协会,共同协调统筹社会各界资源,充分发挥出了民间渠道的作用。在城市外交方面,2018年,第六届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成功举办。从1973年第一对“友好城市”起,中国已经与136个国家建立起了2571对友好城市关系。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民间外交的发展,城市之间的外交实践也发展并得到了重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展开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城市外交的积极展开,与国家总体外交和国家公共外交达成一致,起到了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智库外交方面,2019年11月,第五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会议以“数据驱动的新型智库建设”为主题,为来自国内不同研究所、高校、企业等50多家单位的、150余名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了解智库领域最新研究动态、交流彼此间研究成果的平臺。在2016年7月的南海争端问题上,中国智库在新加坡、华盛顿分别举办了学术研讨会和对话会,针对如何解决争端进行了交流,使国际社会更加了解中国在南海仲裁中的立场4 。智库外交使国外公众可以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中国,促进了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

民间外交作为官方外交的补充,通过与官方外交截然不同的手段,拉近了中国与世界人民的距离,增进了国外公众对中国的了解与认识,向世界展示中国魅力。这种文化间的交流与互通,不但提高了中国的软实力,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了力

2.3中国公共外交研究发展与成果

理论的研究是实践方向正确的保障。中国的公共外交在研究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因此在实践中往往要使用它们的理论作为依据。由于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许多西方公共外交理论并不能很好服务于中国公共外交的实践,我国自身的研究才发展才是构建中国特色公共外交体系的最可靠支撑。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在研究发展卓有成效,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在学术团体高校外交研究机构方面,2012至2018年,全国各高校相继成立了12所公共外交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全国首批“公共外交硕士”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并向海外招收留学生。这些高校研究机构不但为我国公共外交研究事业增添了学术方面的人才,还培养出了一批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从公共外交活动部门的有关工作的实践人才。2017年成立的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委员会,聚集了众多从外交传播学视角进行公共外交研究的学者,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为公共外交研究增添了新的视野,为学术界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研究文献和学术专著方面,由察哈尔学会承办的学术期刊《公共外交季刊》已出版了近40期,出版文献量达到800余篇。由赵启正主编的《跨国经营公共外交十讲》、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首部公共外交蓝皮书《中国公共外交发展报告(2015)》等公共外交相关的专著、研究报告也相继出版发行。2011年出版的《公共外交概论》作为我国第一部公共外交教材,还在2013 年被韩国翻译成韩文出版。学术方面的文献和著作为我国公共外交的研究交流和发展,还有相关人才的培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种理论知识的发展和相关人才的增长是我国新时代公共外交实践的重要依仗与助力。

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外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以维护中国国家利益为目的,大力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全面阐释中国发展理念及对外政策,在官方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和学术研究与发展方面都获得了卓越成就,对引导国际社会形成客观公正的中国观,让世界正视中国、了解中国,进一步增加中国软实力,推动外交全面发展等做出了贡献。作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达中国公共外交要继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引导,积极构建友华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社会关系网络和人脉关系网络,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于宏源.全球民间外交实践与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发展探析[J].当代世界,2019(10) .

[2]陈水胜.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外交的创新进展[J].公共外交季刊,2019(02).

[3]高辉.习近平与中国特色公共外交[J].党政论坛,2018(09).

[4]聂书江.南海争端视角下我国智库公共外交的创新发展[J].社会科学文摘,2017(02).

作者简介:王辰元(1996-),女,汉,吉林省长春市,硕士,延边大学,东北亚各国政治

猜你喜欢

公共外交外交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2021年中国外交:秉持天下胸怀,践行为国为民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公共外交与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启示
公共外交视野下琼海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企业家是展示与传播国家形象的新名片
企业家是展示与传播国家形象的新名片
中缅经济合作前景分析
美国和平队历史及影响探析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