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孔子

2020-01-27沈志浩屈海棠

锦绣·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鲁国弟子孔子

沈志浩 屈海棠

摘要:他一生都在探求传统,追寻梦想、关心政治、热心教育、兴办私学,他是诸子百家第一人,也是影响最大的,百家争鸣因他而起,他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但他生不逢时,有人说他是哭泣的哲人、流浪的君子、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是圣人,他的思想直到现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就是孔子。

一、家世生平

孔子的先人原本是宋国的贵族,六世祖孔父嘉在宋国的内乱中被杀,其重孙逃亡鲁国,以孔为氏,他的父亲叔梁纥,是孟献子属下的战士,叔梁纥与正妻施氏有九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妾生了个儿子孟皮,却因为有足疾,不能做继承人。叔梁纥便向鲁国颜氏求婚。(娶颜征在)鲁襄公二十二年庚子日,出生于鲁昌平乡陬邑(今曲阜市尼山附近),在孔子两岁时其父卒,他和他的母亲颜氏来到了曲阜阙里,在周文化的熏陶下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岁励志求学,三十岁开始创办私学五十一岁任中都宰,政审远杨,五十四岁任最大官职中都宰,提出堕三都,终以失败告终。五十五岁开始了漫漫十四年之久的颠沛漂流的羁旅生涯,七十一岁获“麟”《春秋》绝笔,喟然叹曰“吾道穷矣”是年,学生颜渊卒,子路战死,晚年受创,周历十月十一日,孔子病逝,葬于鲁城北泗上,一生坎坷,却济世爱民,提倡选贤举能,以民为本,以德修身,博文亲人,倡导忠恕孝悌,信义谦耻,创始了以仁为纲领的传统的伦理理论,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儒家学派影响至深,渗入民心。

二、孔子其人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那时孔子已带领门人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国君的任用,还几乎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产生抵牾时,他宁可受穷也决不抛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仅仅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卫道,这并不符合历史。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夫子以勤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示出浓郁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学问广博,在那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生性耿直,又力主直道而行,子曰:“吾之于人也,誰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创始了以仁为主导的理论,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怜悯心,乐于助人,待人朴拙、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三、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一生中有一多半的时间,就是教育。他创立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倡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意义的教育理论;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自开始兴学,到去齐国求仕前,约7、8年时间。这一阶段他的的门徒还不大多,但是办学颇有效果,在社会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名气。这一时期,孔子的学生中有比他只小6岁的颜路(颜回父),有比他只小9岁的季路。子路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

37岁(前515年)从齐国返回鲁国到55岁(前497年)周游列国之前。这一阶段共计18年的时间。这18年中,孔子虽然有4年多的时间在做官从政,但并没有停上授徒。这一阶段是孔子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阶段。他的教育经验越来越丰富,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所收的弟子越来越多。除了鲁国的学生之外,他的学生中还有来自齐、楚、卫、晋、秦、陈、吴、宋等国的求学者。孔子的威望已经树立起来。他的一些有名的弟子,如颜回、子贡、冉求、仲弓等,大都是这一时期进入孔门的。这些弟子中的一部分人后来跟随他周游了列国,一部分从了政。

自68岁(前484年)周游列国结束回到鲁国,到他去世,共5年时间。这时,他虽然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但鲁哀公、季氏最终并没有任用他。他虽然有大夫的身份,有时也发表一些政见,但没有人听从他的意见。他把精力集中到办教育与整理古代文献典籍上了。这一时期他的学生也很多,并培养出了子夏、子游、子张、曾参等才华出众的弟子。这几个人后来大都从事了教育事业。对儒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对孔子思想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孔子在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也没有停止过教育活动。他在卫国、陈国先后住了数年的时间并没有从政,弟子就在身边,师生之间不可能不进行学术研讨。他带着弟子到列国去周游,本身就开阔了这些学生的眼界,他们的意志也受到了磨练。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结语

放眼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相、理想、完美的追求,他正直、善良、谦虚、有礼,对国家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们。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

学生们对老师非常崇敬,当有人诽谤孔子时.学生们站出来为孔子辩护,捍卫孔子的崇高人格。“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父子兄弟。

猜你喜欢

鲁国弟子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柳季与岑鼎
弟子规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弟子规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扫净心尘
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