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则心理学定律对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2020-01-27宋常军

锦绣·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弗拉效应心理学

摘要: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直接面对着青年群体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了解和利用心理学的发展成果,将其直接用于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途径。这里,通过对几条心理学定律的解释与解读,为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一、“巴纳姆效应”——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理论的最本质特征

心理学家弗拉1948年做了一个实验,他给所有的学生做了一项人格测验,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学生的人格特征。其实,弗拉的人格测试只是装模作样的,而他最后给学生的分析结果,也都是一模一样的话: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人格有些缺陷,但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的潜能,但尚未发挥自己的长处。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

这段话其实是弗拉从关于星座、性格等小册子里摘录出来的,和真正的人格测试结果毫无关系。但是,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这段描述非常符合自己的特征。弗拉的这项研究表明: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的揭示了自己的特点的,当人们用一些普遍的、含糊不清的、空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些描述,而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这就是所谓的“巴纳姆效应”,又称“弗拉效应”。弗拉之后,又有一位心理学家做出了一个更极端的实验,他通过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对学生进行了人格测试。测试完之后,他先根据测试结果写下了正确的评估,同时,有使用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谈的描述,伪造了另一份评估。最后,当学生们被问到他们觉得哪一份评估报告更切合自己实际时,居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59%)1选择了那份假的评估报告。

弗拉效应告诉我们:越是模棱两可的描述,其分辨效果越低,人们连对自己描述都分辨不出来,更何况其它?这对我们基层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佛拉效应启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抓住理论本质特征。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对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如果想给青年们留下深刻而不是泛泛的印象,就要抓住事物的根本特征。特别是我们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时,一定要抓住党的领导这个最本质的特征,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实讲透,不能停留在泛泛之谈,否则必然就无法使他们充分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的根源,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其他一般理论,甚至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混同一谈。

二、“自重感效应”——要充分尊重基层官兵的主体地位

“自重感效应”源于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理论,弗洛伊德曾认为:被当成重要人物看待的自重感是人生最大的两个需求之一。美国使用主义哲学家杜威也曾说过“自重的欲望,是人们天性中最急切的要求。”后来,这一理论被著名成功学大师戴尔·卡内基发扬光大,进而成为“卡耐基人际沟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在卡耐基的《人际交往艺术》主题演讲中,他曾讲过一个这样的故事:20世纪40年代,美国警察总监马罗尼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那些年轻的犯人在被捕后的第一个要求不是见他们的律师,而是阅读那些把他写成“英雄”的小报。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照片和爱因斯坦等名人占据了同样的篇幅时,他们甚至会忘记自己马上要被处决的事实。在卡耐基的理论中,满足他人的自重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让他人自重感到了极大满足后,他人自然也会反过来认同我们。

“自重感效应”提示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同和尊重,只是所有人共同的需求,这种需求就是“自重感”。因此,在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围绕受教育对象的需求,清醒认识到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充分尊重青年群体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把被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从而增强教育效果。事实上,尊重青年的主體地位,通过他们“自我教育”以达到教育目的一直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并在革命战争年代发挥不小的威力。早在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给俘虏兵和老兵一样物质上的平等待遇” “不愿意留的,在经过宣传之后,发给路费,让他们回去,使他们在边军中散布红军的影响”,解放战争时期,著名战斗英雄王克勤,就是在看到我军对于“解放战士”的尊重和一视同仁,很快由一个解放军的俘虏转变成了战斗英雄,并创立了“三大互助活动”这个至今在解放军中仍然有着重大意义的“王克勤”运动,成为我党思想政治工作改造人影响人塑造人得光辉典范。

三、“禁果效应”——凡事不能一禁了之

习近平同志要求我们广大政治工作者不能鸵鸟心态面对新情况,动不动就搞简单封堵那一套。而在心理学上,也有于是对应的心理学定律——“禁果效应”。

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写过一本《趣味心理学》,在书的前言中,他特别提示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然而有趣的是,事实上,绝对多数读者采取了与作者的告诫相反的行为——先翻阅了第八章第五节,普拉图诺夫会在书中开这个小小的玩笑,真是为了阐释“禁果效应”:越是禁果就是越是甜美,就如同越希望掩盖某个信心不让别人知道,人们就越想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它;越是禁止某个事情,就越有人不计一切后果地区去突破禁令,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事与愿违的现象,在心理学上就叫作“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的心理学基础是两种心理:一是逆反心理,另一个是好奇心——人们倾向于对自己不了解事物产生好奇,而逆反心理则基于人们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基因。这两种心理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可见,在很多时候,禁止是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会事与愿违。

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些政治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不高,对上级要求的精神实质掌握不透,对出现问题的原因把握不准,不能给予青年群体以合理的解释,只能寄希望于单纯“禁止”,而另一方面,作为受教育者的青年心中问题没有得到一个信服的解答,逆反心理和好奇心又促使让他们屡尝“禁果”并沉浸其中。不难看出,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禁果效应”,一方面要求我们广大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更够用自己的理论水平解读现实问题,满足广大青年实际需要,另一方面,面对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避而不谈,而是要从问题的源头做起,做好疏导工作,正确引导青年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最终合理的解决问题。

参考书籍

张文成. 墨菲定律 古吴轩出版社 2017年版

作者简介:宋常军  出生年月:1986.10  性别:男  籍贯:陕西宝鸡  研究方向:军队党建  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政治机关系硕士研究生 中校

猜你喜欢

弗拉效应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画与理
圣犬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跟踪导练(二)5
稚嫩贸易
弗拉达·洛丝亚珂娃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偶像效应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