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2020-01-27程志关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德育教育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且积极的“三观”,德育教育不容忽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广泛存在着对德育教育缺乏重视、德育教育形式化、家长与学校缺乏教学共识等现象,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因此,亟需对德育教育进行创新。德育教育可以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进行教育,还结合法律进行教育。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创新教学方法;家校合作
引言
道德败坏的学生即便成绩优异也无法成为栋梁之才,教书育人的本质不只在于教书更重于育人。因此,应当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德育教育凸显出重视程度不够、形式化、家长与学校缺乏共识等问题。阻碍了德育教育的发展,使德育教育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德育教育的现状,让德育教育快速发展,惠及更多学生。
一、初中德育教学的不足之处
1.1缺乏對德育教育的重视
受限于传统思维,不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都更看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日常的教学也更偏向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然而“先做人、后学习”,德行的好坏才是衡量一个人做人的标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忽视了对德行的教育,认识不到德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出改变,加强德育教育,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将以德育人的思想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1.2德育教育形式化
由于缺乏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现阶段的德育教育普遍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德育教育以传授理论为主,向学生灌输大道理,学生很难提起对课程的兴趣,缺乏实践意义。这种教学模式实用性不强,学生不能真正得到提升和洗礼。此外,在德育教育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学生不听讲,打闹玩乐或者学习其他学科课程的现象,缺乏对课堂的尊重,拒绝进行德育的学习。教学流于形式,不仅是对师资的浪费更阻碍了德育教育的发展。
1.3家长与学校缺乏教育共识
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尤其是德行方面的影响不可估量。因此,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更需要家长进行辅助配合,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家长应当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让德育教育的推进变得更加容易。此外家长与学校还应该达成共识,双方共同努力,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德育教育。
二、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2.1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
德育教育与学生的日常学习不应该割裂开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将德育渗透入学科教学中。语文学科是最好的渗透途径。文章中不乏有各种引人深思的故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习行文结构写作技巧,更需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立意。或学习人生的哲学道理或学习主人公的高尚品格。例如,在进行《闻一多的说和做》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闻一多先生说了哪些又做了哪些,通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体现其怎样的品质,并号召学生向闻一多先生学习做行动的巨人;在进行《最后一课》的小说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侵略者要禁止母语的学习,母语对于国家和民族有怎样的意义。引导学生学习爱国主义情怀,热爱保护自己的文化和语言,注重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和学习。
2.2利用榜样的力量进行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树立榜样可以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树立德行的示范和标杆,可以将德育标准具象化。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符合德育的正确行为。榜样可以是德行出众品行兼优的同学,也可以是以身作则的学生家长。学生时时向身边的先进个体学习,争做健康向上的国之栋梁。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言传身教,用自身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此外,国家和社会也时时刻刻发生着值得学习的先进事迹。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多媒体,搜集大量的时政新闻和社会热点供学生学习了解,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等优秀的节目。将人物的事迹记录下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思想感悟的交流。在德育教育的同时还能积累优秀的写作素材,一举多得。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先进人物的高尚品德,做新时期高素质、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2.3结合法律进行教育
法律与道德具有极强的相关性,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一般来讲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也是道德层面应受谴责的行为。法律是最高的行为规范,也是道德的最低底线。严守法律的红线就守住了做人的底线。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法律教育的帮助,让德育教育与法律教育同步进行,相辅相成。让学生们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明白自己作为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理解能力也有所欠缺。因此,学生对于法律的学习会存在很多的困难,对于法律条文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三、结语
德育教育能够给予学生无限的精神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优秀独立的个体。应当广泛重视德育教育,对德育教育进行创新。首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渗透。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进行思考,从而引发更深的感悟。其次,利用榜样的力量进行教育。将品行高尚的先进人群作为榜样,见贤思齐。最后,结合法律进行教育,德育和法律教育共同作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荣华.新课改下初中德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 考试周刊. 2017(80).
[2] 彭迪锋.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分析[J]. 学周刊. 2017(25).
[3] 连伟繁.浅析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17).
[4] 张雪琴.浅谈创新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7(06).
作者简介:程志关1988.12 男 汉 安徽安庆 本科中一 邮编:211134 单位:上峰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