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染病如何护理

2020-01-26伍晓华

锦绣·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病原体传染机体

伍晓华

传染病是具有传染性质的疾病,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途径将疾病传染给另一人,由病原体引起,因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形成感染和传染;以发热、乏力、肌肉关节酸痛为典型临床症状,感染疾病多为呼吸道传染疾病,不仅会引起其他疾病的发作,还会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加强对传染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染病的传染源

1.患者。患者体内含有大量病原体,通过咳嗽、腹泻、呕吐等方式排出体外,致使病原体传播和扩散。

2.隐性感染患者。患者病情较为隐匿,平时不注重个人防护,导致病毒的扩散。

3.受感染的动物。某些动物感染上传染病,将其传染给人类,从而使人类引起严重疾病,此种传染病被称作动物源性传染病。

4.病原携带者。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缺存在病原体者,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分别是带虫者、带菌者、带病毒者等。

二、传播途径

1.手、用具和玩具等

2.吸血昆虫

3.空气、飞沫、尘埃

4.苍蝇、食物、水

三、易感人群

1.人群易感性:是指人們对某种感染病易感染程度。

2.易感人群:是指缺乏某种传染病特异性免疫力的群体。

四、传染病护理

1.控制感染源

传染病疾病比较有效的控制方式即加强传染病的预防,若发现患者存在感染类疾病,则需安排到指定位置隔离,远离健康人群,并对其做好治疗和护理工作,将所有具有传染性分泌物、排泄物和用具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病原体向外扩散。很多疾病一旦确诊后,便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避免传染源传播给其他群体。

2.保护易感人群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需加强对易感群体的保护,不要让易感群体与感染源接触,并给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显著提升易感人群的传染病抵抗能力。所以注重易感人群的保护也是传染病预防的重点工作之一。例如:在婴儿出生后给其进行计划性疫苗接种,给传染科医生、护士进行相应的疫苗接种。过去人们利用疫苗已经成功攻克了天花疾病,表明在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加强对易感人群的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

3.切断传播途径

传染病比较常见的传播途径为血液和体液传播,所以在患者感染传染病后比较直接的预防方式是阻断传播媒介、消除病原体,对具有传播性质的医疗用品、食物或者水进行丢弃或者消毒处理;同时需强化传播季节的蚊虫灭杀措施。同时需强化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在给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时,需注重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等。比如今年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治,要求患者注重个人卫生、勤洗脸、洗手,佩戴口罩等,虽然是传统防治方式,但是是目前切断传播途径最有方式。

4.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定期给传染病病房开窗通风,严格控制患者病房温湿度,使患者每日都能吸收到新鲜空气。同时嘱咐患者及家属不得在室内抽烟,以免患者呼吸道受损。

5.鼓励患者参与室外活动

鼓励患者参与室外活动,让患者多去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并积极参与活动,使患者机体各项机能得到有效锻炼,以增强患者机体抗疾病能力。同时需为患者制定科学的休息计划,保证其充足睡眠,以提高患者精神状态,促进患者身心各项指标的恢复。

6.注重饮食

护理人员需注重合理饮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嘱咐患者不要挑食、偏食,以保证机体各项营养的补充;尽量少食刺激类食物,多食水果和蔬菜,以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的身心发展。

7.减少公众场所的停留

患者需尽量减少密集场所的停留。因为密集场所属于公众场所,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易增加呼吸道传染类疾病的发病率。

8.注重隔离患者的护理

部分传染病患者需进行隔离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会因沟通和交流机会减少,产生抑郁等负面情绪,不仅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最终治疗效果。所以护理人员需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取得患者的信赖,予以患者支持与鼓励,使其受到鼓舞,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取面对疾病,从而提高总体治疗效果。同时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明确治疗的目的、作用和注意事项,要求患者积极配合。

9.经常洗手

手是病菌传播的媒介,手部细菌能存活70小时左右。所以需勤洗手,尤其需注重饭前、如厕后的手部清理,注重细菌的防控,以免细菌经传播到眼部、口部等部位,造成更严重的细菌感染。同时需在打喷嚏或者咳嗽时掩盖口鼻,将分泌物妥善清理。

10.合理用药

用药误区一:患者多存在流鼻涕、头痛脑热等症状,所以临床多使用抗生素治疗,此种治疗方式虽能缓解临床症状,但无法根治疾病,且会使患者体内微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降低患者机体免疫力,增加患者疾病感染发生风险。

用药误区二:很多患者出现流行性感冒症状后习惯用清热解毒中药防治,然而此药易对患者脾胃造成损伤,为病毒入侵创造了条件。

所以护理人员需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嘱托按时用药,用药期间需根据患者病情特性进行严格把控,并为其制定科学的用药方式,详细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和总体防控效果,以增加传染病的治愈率。

总而言之,传染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质疾病,主要通过飞沫、手、食物等方式传播,想要实现传染病的有效防治,需及时找到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并通过隔离、用药等方式达到治疗传染病的目的。另外需对饮食和生活环境的护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加强传染病的防控,最终降低传染病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病原体传染机体
Our Mood Can Affect Others
听说,笑容是会“传染”的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脂肪有时可助免疫
传染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柴油机机体常见损伤的检修
浅析12V240ZJB柴油机碾瓦烧轴
玻璃艺术中的病毒
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