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工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2020-01-26廖航

锦绣·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工会工作工会职工

廖航

摘要:工会工作在提升企业管理,维护职工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互联网+”条件下,智慧工会的概念应运而生,工会工作有了更为广阔的沟通渠道,工会组织与工会会员有了更为便捷的对话平台,工会工作效果有了更为广泛的影响。“互联网+” 的融合与创新理念也使智慧工会工作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如何在智慧工会条件下,做好工会工作,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工会

一、智慧工会的提出

2017 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 《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 (2017- 2020年)》,提出:“‘互联网+工会就是充分运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在工会的广泛应用和融合发展,构建‘互联网+工会服务职工体系,打造方便快捷、务实高效的服务职工新通道,不断提升运用网络服务职工的能力水平,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

2018 年,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智慧工会建设列入了之后五年各级工会的工作任务之一:“积极建设智慧工会。强化互联网思维,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手段推进工会工作,促进互联网和工会工作融合发展,构建网上工作平台,打造工会工作升级版。推进实施《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2017—2020年)》,建设实名动态、全面覆盖、安全共享的工会大数据库,加强互联网内容和舆论阵地建设,充分利用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结合 “12351”职工服务热线,建立健全工会新媒体矩阵。强化 ‘互联网+工会顶层设计,加强通用平台建设,推进上下级工会组织间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全总主导、地方跟进、产业参与、协同互动、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工会网上工作体系。”

至此,在“互联网+”融合理念的推动下,“智慧工会”在全国已成为一大发展趋势。对智慧工会条件下,工会工作的新特点进行研究成为了一个时代课题。

二、对智慧工会建设的思考

1、注重顶层设计,避免信息孤岛

“融合”是智慧工会的一个显著特色,智慧工会建设将信息化技术与工会工作融合为一体,实现上下级工会组织间互联互通,使各级工会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智慧工会建设如果由各地工会按自己的理解,自行组织实施,很容易形成一个個的信息孤岛。从地方工会内部来看,功能完备,运行有序,而在地方工会之间、地方工会与上级工会之间,由于标准不一、系统不兼容,数据格式、建设标准、管理方式各异,信息交流就会遇到巨大的障碍,从而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

为了避免智慧工会建设中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应该加强智慧工会工作的顶层设计,在全省乃至全国层面,制订智慧工会的中长期建设目标,从全局的角度进行总体架构的设计,对总体架构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等进行统筹考虑和规划,以集中各级工会的有效资源,共建共享,统揽全局,使智慧工会建设理念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管理运行模式统一。

各级工会在统一顶层设计下,重点围绕当前智慧工会建设的两项基本任务:基础数据库建设,移动端开发。本着集约化建设,分步骤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基础数据库是智慧工会的基础,在建设覆盖各级工会组织和会员的实名数据库时,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共享,以充分发挥基础数据库的功能。在移动端开发上,要以全省乃至全国工会的统一模块为基础,打造一个功能全面,界面友好,稳定可靠的集成化“掌上工会”手机APP平台,为工会会员提供便捷的一网式服务。智慧工会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建设上,需要分阶段、有计划持续推进,坚持保持系统逐步完善、功能逐步优化。

因此,在智慧工会建设中,要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加强统一平台建设,促进上下级工会组织互联,逐步形成以中华全国总工会为主的工会网上工作体系,实现地方跟进,行业参与,协同互动以及线上线下的有机整合。实现工会工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工会工作效能和覆盖面,使工会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2、网上网下并行,填平信息鸿沟

工会是以促进企业发展、社会发展为目的,切实维护广大职工根本利益,处理好劳动和经济关系的一种群众组织。工会在企业与职工之间起着桥梁纽带作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在智慧工会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工会工作中来,要兼顾到工会会员的信息素养状况。对于在信息化时代长大的青年人,信息化技能使用得得应手,对智慧工会建设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但要考虑到一些老职工,对信息化资源的掌握程度不高,应用能力不强,存在着“信息化技术恐惧感”。在疫情期间,工会也了解到有些职工,不会用绿码,上不去公交车,进不了地铁站;不会用“邻里通”手机小程序,不能方便地出入小区等情况。

在智慧工会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强的群体,可能会被信息鸿沟隔离在智慧工会的服务之外,成为孤寂的一群。《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但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6.7%。而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到2019年底,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约为18.1%。从这两项数据推算,有上亿老年人面临着一条信息鸿沟,使他们与信息化社会脱节。

在智慧工会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情况。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不强的群体,智慧工会建设不能简单地把工会工作从线下搬到线下,要将两者兼顾起来。既发挥网上办事便捷,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管工会会员身在何处,工会都能为员提供全天候、全地域的服务;又不能放弃工会传统的面对面的工作方式,长期以来传统的工会工作方式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智慧工会建设过程中,将网上网下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工会帮扶中心、维权中心等物理场所和线上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工会办事平台等虚拟场所有机结合,打造一个有效率又温暖的工会工作新模式。

3、加重队伍建设,弥补信息短板

智慧工会建设对各级工会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慧工会条件下,工会工作人员面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既要跟上这些新技术所带来的新理念,又要能熟练掌握新技术的操作技能;面对海量超大规模的资源库群,要能掌握数据库开发、应用与管理技术;对非专业信息和非语言的数据信息,要能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网络及时与工会会员提供所需的服务。

智慧工会条件下,工会工作人员既要有扎实的传统工会知识,又要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通晓网络安全维护知识,成为一个通才、复合型的人才。智慧工会建设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工会工作人员传统工会知识的培训,又要注重信息素质培养,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专业教育,使之紧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打造一个学习型工会,文化型工会,服务型工会。

工会工作人员通过工会知识和信息化知识的学习,最终达到提升自我素质,从而提升工会整体的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建立一支业务过硬,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作风踏实的工会队伍,智慧工会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成为新时期職工合法利益的维护者,企业与员工的沟通桥梁,努力为实现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协调促进作用。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活力日益增强,发展起来所面临的问题,比发展之前会更多。价值多元化导致利益多元化,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与此同时,工会会员的权力意识越来越强,维护自身权益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的工会工作有效供给也越来越不能满足职工的需要,这就给职工通过网络参与工会工作提供了空间,网络的迅速发展普及,打破了传统沟通方式,使广大工会会员有了一个便捷的、低成本的表达和参与的渠道,通过网络,广大工会会员没有旁观者,都成参与者或围观者。

这就需要各级工会坚持以为人民为中心,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以数据为核心,以网络为载体,以平台为支撑,以安全为保障,创新智慧工会工作,构建省、市、县工会各级联动网络,基层工会打造互动个性化网络工作平台,将工会工作创新与互联网融合在一起。以“组织网络化、办公智能化、决策数据化、服务普惠化”的智慧工会思维,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思路。

参考文献

[1]薛丁齐,乔昕.关于创新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探索[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6(6).

[2]李磊.智慧工会的内涵、战略意义及其建设思路[J].山东工会论坛,2019(3).

[3]廖继东.运用大数据推进智慧工会建设[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2).

[4]陆明.用新思维创新“互联网 +”时代的工会工作[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2018(2).

猜你喜欢

工会工作工会职工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简析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基层工会工作的创新途径
职工摄影(2)
立足新时代 奋斗新征程图解2019年辽宁工会工作任务
新形势下浅析新煤炭企业工会工作创新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做勤政廉洁的工会人
进退维谷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