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应力混凝土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探讨

2020-01-26李元军

锦绣·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路桥施工应用措施

李元军

摘要: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水平关系着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进而对经济建设产生影响。近年来,路桥工程建设数量增多、建设规模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工程管理需求的提升,延长路桥工程施工寿命是我们组织工程管理活动的重要目标。预应力混凝土子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减轻工程管理压力,全面提升路桥承载力。本研究尝试分析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的应用优势和措施,希望下文内容具备参考价值。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路桥施工;应用措施

引言:

预应力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是提升工程整个建设效益的有效办法,因此我们首先需要肯定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价值,然后依据实践经验对技术实施改进和升级,不断提升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水平。但是我们结合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实践也可以知道,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对工艺复杂,且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因此我们要提升重视程度,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保证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

1.路桥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优势

1.1具有较强的抗裂性能

在路桥施工建设中,施工人员需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可能会有开裂现象发生的位置进行适当的预应力处理,继而避免变形、开裂等严重问题的发生。当应用了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后,路桥工程的抗裂性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减少路桥表面发生开裂情况的可能性,使路桥的使用质量与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1.2具有较强的耐久性、强度以及刚度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还能够使路桥具备较强的耐久性、强度以及刚度,降低外部环境对路桥造成的不良影响。在传统的施工建设中,钢筋很可能因为外部环境而受到腐蚀,继而致使路桥结构受损,出现较多的裂缝,最终导致路桥的整体受损,其耐久性与刚度降低。而在应用了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手,路桥的整体结构都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护,其耐久性、刚度以及强度均有所提升,能够抵抗外界的不良环境。

1.3具有较强的抗剪性能

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路桥结构的整体抗剪性能。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可以在路桥结构予以纵向上的预应力锚固,继而使路桥形成良好的抗剪结构。在传统的施工中,路桥结构很可能在某些构件的影响下承受较强的剪力,如果不对其予以关注与处理,路桥就有可能出现裂缝,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能够对剪力效应予以处理,使其得到降低。

2.路桥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要点

2.1制作安装预应力筋

首先,在下料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科学的计算结果确定下料长度,增加孤线值长度,同时要为限位板、千斤顶等预留出工作位置。在钢绞线下料的过程中,不能够使用电弧切割,而需用砂轮锯进行切割;集术绑扎时,施工人员应当理顺钢绞线,避免扭曲、打结等情况的发生;绑扎通常以一米为一段,保证预应力筋能够均匀受力[1]。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选择规格型号适宜的钢绞线,做好验收工作,不合格材料与设备坚决不允许进场。其次,在编束预应力筋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理顺每一根预应力筋,并做好绑扎处理;对预应力筋束的上下两端进行编号,这样如果张拉处理中钢筋出现滑移或者断丝等不良情况,施工人员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做出处理。最后,在安装与保护处理中,施工人员应当视实际情况在混凝土浇筑前或者浇筑后将预应力筋穿入管道,然后做好必要的养护处理,避免预应力筋被腐蚀。

2.2对混凝土的控制

路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不可或缺的施工材料,合理配置混凝土、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并且要做好施工应急预案,合理规划前期供电、运输以及泵送工作。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匀速浇筑,保证其上下层的距离不低于 1.3 米[2]。振捣作业应该和浇筑施工同时进行,安排专人负责振捣作业,施工过程中避免碰触到模板,关注振捣棒使用情况,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更新。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二次振捣法,可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但是两次振捣的作业应该间隔至少20分钟、不超过 30 分钟。浇筑作业具有连续性特点,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建间歇作业需求,浇筑施工完成之后开展养护工作,减少水分大量蒸发,可以采用覆膜或洒水养护技术,养护周期为七天。

2.3对应力的监测

应力能够对主梁的受力状态以及路桥的安全性予以反映,因而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性应当对主梁应力予以实时监测,并将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3]。在监测时,施工人员可以将传感器埋设在适宜的控制界面中,然后对浇筑混凝土建筑前后以及预应力张拉等时间的应力情况进行控制,在读取处理传感器数据时,施工人员应当考虑以下问题,第一,浇筑混凝土的前期,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变化极小,而应力受温度的影响则极大;第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其自重会不断提高,而此时,温度引起的应力变化是有限的,这种变化只是在最大温差的影响下产生的;第三,混凝土徐变以及收缩的过程可以视为降温的过程,因而这个过程中应变力值可能会有所提升,而传感器的读数则会降低;第四,由于传感器读数可能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应当对温度予以必要的监测。

2.4对温度的监测

季节温度以及日照温度变化都会对路桥温度造成影响,继而影响主梁的挠度。具体来说,季节温差的影响较小,其变化是相对平稳、均匀的,此时为了考察温度的季节变化情况,施工人员应当对各节段的季节温度进行采集,并做好记录;而日照温度变化则是较为复杂的,主梁顶底板温度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温度差,继而导致挠曲现象的发生,最终导致路桥墩身出现偏移,因而埋设温度传感器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

预应力混凝土应用于路桥施工过程中,确实在保障质量和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上有着积极作用。为了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耐用性和抗震性,我们需要有效应用施工技术,借助技术优势全面提升道路桥梁结构稳定性,以科技发展作为背景,道路桥施工技术水平也逐步提升。本研究尝试分析预应力混凝土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路径,希望为经济建设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鑫洲,汪宝军,丁洪建.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2(02):200.

[2]邢江.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2(04):98-99.

[3]李信.公路橋梁工程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9(09):133-134.

猜你喜欢

预应力混凝土路桥施工应用措施
试析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用
探析民用建筑施工中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测与仿真分析
新形势下路桥施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试析路桥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