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马克思劳动与分配理念

2020-01-26严融

锦绣·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分配劳动者马克思

摘要:《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在晚年时期创作的但并未在生前发表的一部著作,在其逝世后,1891年恩格斯为反击德国党的机会主义思潮将其发表在《新时代》上,并附上序言,后来1933年出版时将马克思给白拉克的信以及列宁的一篇文章《列宁论<哥达纲领批判>》收录其中一起出版,确定名称为《哥达纲领批判》。从文章题目中即可看出此书是对《哥达纲领》(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纲领)这部党派纲领的批判意见,甚至是马克思对其制定者拉萨尔思想的直接否定与深刻批评,从而在批评与否定的字里行间之间逐渐得出自己的光辉理念,让我们看到一些耳熟能闻的劳动与分配理论是如何推理而诞生并且逐渐补充而完善的,从而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字:哥达纲领;劳动;分配

一、创作背景

如果要了解哥达纲领批判为何产生,就必然会提到德国各政党。在 19 世纪 60—70 年代,德国工人运动的队伍,由原来的统一分化成两大派别。即由威廉 · 李卜克内西和倍倍尔领导的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领导的拉萨尔派。由于当时国际工人运动遭到各国政府的破坏,这两大派别的力量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在 19 世纪 70 年代中期,两派决定合并,拉萨尔趁机把自己的观点加进合并纲领的草案当中,马克思写信给白拉克请他转交批注给倍倍尔和李卜克内西希望可以修改纲领草案,但并没有得到肯定也没有被发表,最终形成的纲领就是马克思所看到的原版无修改的《哥达纲领》。

二、“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一开始,文章就从分析劳动在财富以及人类社会中的作用、价值开始讨论。 拉萨尔对这个问题简单提出自己的追求和想法——“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而马克思却直接指明: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只是自然力的一种即劳动力的表现[4],至少,在没有再次限定和细致解释的情况下,劳动绝对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针对这一错误,马克思阐明了劳动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前提性作用:

任何劳动都有物质前提。只有在具备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之后,劳动才能进行。这三者最初都是由自然界提供的,自然界为劳动提供了工具,提供了对象,从其构成来看,是自然界提供了使用价值,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成为拥有财富的条件而不是直接的源泉。当然劳动和自然界也不是完全独立分开的一部分,劳动属于个人,但个人又归属于自然界,人的劳动力就是一种自然力,这样看来,其实马克思想要强调的是劳动不是一种超自然的创造力,不是随心所欲的存在,劳动是要受制与自然界的。他能从自然界获取使用价值,也会因为过分的使用受到自然的反噬和报复。所以说物质的前提是劳动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持的前提,对其有清楚的认知,才能够明白劳动与财富的最直接的联系。

再者,任何劳动也都会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一个人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从事劳动,不是想在哪里劳动就可以在哪劳动,想怎么劳动就怎么劳动。任何劳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中进行的,只有通过社会,劳动才能成为财富的源泉。一个人要劳动就需要由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为生产资料的必要条件。我们在特定的环境中考察劳动,但不能让社会来决定劳动是否有益,只能由劳动的状况来评价社会进步与否,由我们的劳动收入所占比重、劳动者社会地位、生活状况来决定,通过这一系列劳动的状况来透视社会,从而推进社会的进步。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一个人去劳动才能有财富,不劳动似乎就不应该拥有财富,但残酷的就是,在很多情況下,一个人不一定就有机会参加劳动获得财富,或者劳动了也不会拥有财富,更甚者,一些不劳动的人从来都不劳动却因为有劳动资料就能靠别人的劳动获得财富。劳动创造财富,却不一定是为自己创造财富,很可能是为别人白白劳动。我们现在看到劳动的不公平,可以对劳动的实质产生疑惑,再根据前人理论参透劳动的本质。但是在马克思当时看来,却是要在一片空白中看透社会本质,他把握住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也看到劳动者的贫苦愚昧、辛劳与生产资料拥有者的财富与智慧,从而得到劳动并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理念,而是另辟蹊径,看到了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在这些问题中发挥的作用:只有从生产关系中着手解决劳资关系,划定合理的资本与劳动收益比例,才能够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实质性质,让劳动者真正劳有所得。

三、虚假的劳动所得与平等权利

关于劳动所得,拉萨尔又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这种主张强调“不折不扣”、强调“平等的权利”、强调“属于社会一切成员”。在当时的情境之下,拉萨尔这种主张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利益,是为了解决劳动者进行大量劳动很拥有很少的劳动成果或者被他人占有大部分劳动成果的情形,为是了取得社会的普遍平等。关于这种主张的表面含义,受到了很多民众的支持与拥护,尤其拉萨尔是工人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也是马克思的忠实信仰者,在拉萨尔派发展的十几年间,很难分辨出这种主张是否符合当时的环境,是否适用与工人政党。当此时两个大的工人政党合并,并提出改善工人劳动所得的纲领,仿佛就已经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便立马得到一大批人失去理智的一呼百应。

马克思面对拉萨尔的主张却没有在其追随的影响下全盘接受,反而是在无法容忍的情形下,批判反问:属于社会一切成员包括不劳动的成员吗?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又在哪里呢?社会一切成员的平等权利又在哪里呢?他指出,社会总产品在分配之前必须是“有折有扣”的,应当扣除“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以及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5]在这种情况之下,“不折不扣”变得“有折有扣”甚至是“大打折扣”。

再者,即便我们做到了扣除,这种扣除我们也是无法衡量的,也没办法精确计算出扣除多少才是最适当的,甚至这种扣除由谁来扣除都不确定。在忽视劳动者的阶级差距下讨论劳动的公平分配,着实可笑又天真,劳动所得这个概念也就变得模糊乃至要消失。这种高大上的看似符合情理的主张满满都是悖论。

甚至劳动属于社会一切成员是一种“平等权利”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一切劳动所得属于社会一切成员包括不劳动的成员,那对劳动者本身就会是打了折扣了的。由主动确定一个尺度来得到人人平等,社会成员虽然获得了平等的公民权利,但不平等仍然存在。就比如斯蒂芬在《自由平等博爱》中就提到平等应该是无差别的,因为社会本身具有各种各样的不平等。由于人的体力、智力本身就具有差距,按照平等的原则,那每个人实际获得的就是不平等的。这种差异和不平等只会减少,而不能达到永远的消除。我们追求平等,但不能总是空喊平等的口号,披着平等的外衣,去消灭一切不平等。而是要消除不平等的源头阶级差异,只有消除在阶级差异中的社会和政治不平等,才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真正的平等,在保留我们每个人的个性的情况下,自由全面的发展。话已至此,拉萨尔平等的主张已经被批驳的体无完肤再无意义了,。

四、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

分配是我们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在我们的生活与理念之中最具有突出地位的就是按劳分配,而分配正义则是我们追求的美好目标。但是真正的按劳分配就是按照劳动来直接分配的吗?早在一百多年前的哥达纲领中就提出:劳动的解放要求把劳动资料提高为社会的公共财产,要求集体调节总劳动并公平分配劳动所得。

关于什么是公平的分配,马克思没有沉浸在这种美好追求的烟雾弹里,他敏锐地捕捉到其实现有的资产者、劳动者或者社会主义宗派分子都有自己公平分配的标准和观念,尤其是在资产阶级劳动剥削背景下的当时,资本者会认定为自己的分配方式是“公平”的,相对的,如果劳动者只看到对自己的有益的分配便是公平的话,就陷入了这种自私自利的圈套里,再难以追求真正的公平分配了。但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者的分配方式被更多人接受:一部分群体本身拥有生产资料,一部分群体没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获得收入,这就是绝大多数人所承认的公平。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社会主义追求公平分配就很容易沦为资产阶级分配公平的模仿者。

但公平分配归根结底是从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中产生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才是最为根本的,它决定了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是公平分配。如果不能正确把握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只单讨论公平是不够的。

一方面,有什么样的生产就有什么样的分配。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生产的物质条件归社会上的少数人所有,大部分人却成为只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生产条件的分配。在生产关系系统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起主要作用。这样,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就决定着生产条件的分配及其性质。但生产方式是会发生变化的,随之消费资料的分配就会发生变化,分配观念也会发生变化。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所能达到的“按劳分配”就是当前最适当的分配方式,并且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将持续存在,它尽管有着缺陷,但已经是人类在目前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是符合现在历史需求的。

只有我们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够实行更高级别的“按需分配”,但这需要一个物质资料的历史积累与漫长进程。“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6]

这是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畅想,在那个年代是比平等分配更为激励人心的话语。虽然马克思批评把事物的本质重点放在分配上,但他还是忍不住在字里行间透露出自己关于分配的想法,虽然随后他又紧接着解释道: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7]按需分配不是应该采取的行动,而是自然生成的历史结果,是在生产条件、生产劳动方式本身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出现的结果。但谈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我们容易忽略掉的是“各尽所能”。其实,“各尽所能”应该理解为按需分配的前提,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参与分配,是因为他尽自己的能力参与了社会总劳动,绝不是按同一标准来对待每个人。它把每个人都看成独特的、差异的存在,让每个人的自由和个性、能力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8]

五、结语

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唯一一次变换,表明中国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后,应主要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的不充分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展不平衡与分配领域中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密切相关。我国现在还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因为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在前文中提到,马克思关于社会分配的构想在现在仍然闪耀真理之光,对我国目前的生产和分配提供现实启示。重读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的形成,不仅是对其分配正义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当代建構,更是为了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有助于现当代中国发展。面对我国当前纷繁复杂的分配问题,我们既不能局限于分配本身而谈分配,也不能只重视生产而不谈分配,要辩证把握生产与分配的关系。在抓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力求改变我国的生产和供给结构现状,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分配关系处理得当,才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获得感,从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反过来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可以说,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实行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经济迅速腾飞与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关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成果使我们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但是生产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积累财富,我们仍要坚持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这样的分配才会更加符合人们的期待,更加的公平。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 哥达纲领批判[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5:7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 哥达纲领批判[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5:11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 哥达纲领批判[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5:14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 哥达纲领批判[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5:15

[5]陈培永.关于劳动问题的政治哲学透视-重读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_[J].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20 , 25(2) : 24.

作者简介:严融(1997-)女,汉族,籍贯:陕西榆林,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陕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法学理论。

猜你喜欢

分配劳动者马克思
致敬劳动者
最有思想的句子
致敬最美劳动者
Crying Foul
遗产的分配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在云端
阅读理解Ⅳ
我会好好地分配时间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