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探析

2020-01-26沈春林

锦绣·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思政德育

沈春林

摘要: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性课程,在融入思政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提高大学生思政素质方面较其他课程具有独到的渗透功能.笔者认为可以从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情怀等方面具体实施。

关键词:语文;思政;德育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作出部署,并提出了“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其中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基础学科、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如何实施课程思政,成为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性课程,它具有的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价值观引领等多种教育功能,在融入思政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提高大学生思政素质方面较其他课程具有独到的渗透功能,因此,笔者认为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探析 。

一、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指的是重视亲情、心怀天下、爱国主义、民族精神、行孝尽忠、 乡土观念等等。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成为天下知识分子共同的心声和遵循的操守。儒释道文化的汇通、兴盛又将家国情怀与君子的出世、入世结合得十分完美,在古代文献中显现得淋漓尽致。比如文天祥的《过伶仃洋》,王昌龄的《出塞》,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等等,这些常见于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呈现出古代文人为国捐躯,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的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把这种家国情怀一一渗透出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认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阶梯,透过民族英雄的事迹感受正直高尚人格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會和他人的责任感,包括个体对社会,对家庭,对他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履行各种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大学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责任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文明的提升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培养他们强烈的责任感无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题。 加强责任感的培养需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位一体的结合,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生责任感培养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通过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分析,明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要内容,积极探索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新途径。而《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当仁不让的。从屈原的《哀郢》到杜甫的《秋兴八首》,从李斯的《谏逐客书》到贾谊的《过秦论》,跨越历史的长河,讲述爱国志士的人生起伏,体会他们忧国忧民、感时伤世的情感,品味秦汉的政论家们以史为鉴的精彩论述,激励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自古文史不分家,从战国纷乱到秦王统一六国,再到强秦的迅速灭亡,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呈现在我们面前。通过教学,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培养他们正确的使命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逐渐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三、文化自信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来源于民族的文化经典,一个人的文化自信,来源于深厚的文化修养。学生阅读文化经典,就像是和古人谈心,可以从中汲取智慧、经验和为人处世的原则,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而《大学语文》的教材和教学可以天衣无缝的渗透这些。教师应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准确把握中国历史文化的核心内容,认真思考如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定广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让学生明白,在世界历史坐标中,中国长期处于人类文明中心的地位。经历了近代历史的衰败与更新,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奋发努力,中华文明正在实现伟大复兴。展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都有赖于广大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不畏艰难,不怕险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四、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要求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不仅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着力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入选《大学语文》的文章 ,大多为经典名篇,其中浓缩了古人的智慧和经历,有着时代和个人的极大魅力。比如《蒹葭》中可望不可即的伊人,可以理解为一切美好的事物,尽管在追求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挫折和阻碍,但诗人仍矢志不渝,执着追求。《春江花月夜》则把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融为一体,汇成一个流光溢彩、浑然忘我的奇幻境界,引导读者感悟美的真谛,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景。《沈园二首》中陆游和唐婉虽然被棒打鸳鸯,但在沈园相逢之后,仍然对爱情坚贞不渝,至死不变。所以拥有人文情怀的人,会以平等尊重的目光看待一切,会敬畏生命,能体悟众生并相信爱情。

语文本身传承着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徐中玉先生在2018版《大学语文》的序言中,曾写道:“从语文的‘人文性角度考虑,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利于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涵养性情;从语文的‘工具性角度考虑,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旨在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以后,使语文的学习不致中断,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培养的向导,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大学语文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一科多教的目的。可以结合多种思政元素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人文情怀”等,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思政德育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