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遗址科考
2020-01-26
国际饥饿组织考察
1921年,国际饥饿协会的克勞斯(U.Close)、迈克考尔密克(E.Mccorrmic)等人对震区进行了调查,所写文章《在山走动的地方》发表在《美国地理杂志》上。
北洋政府组织专家科考
1921年4月15日,北洋政府内务、教育、农商3个部派翁文灏、谢家荣、王烈、苏本如、易受楷、杨警吾6人赴灾区调查。地震考察内容包括海原大地震的震中、发震时间、极震区范围及其伤亡情况,地震造成的宏观破坏情况,震前和震时一些异常现象等。此次考察工作,堪称我国地震研究史上第一次对大地震所做的全面而详细的科学调查。
新中国首次派遣专家考察
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郭增建、蒋明先、刘成吉等6人对海原大地震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首次发现了干盐池至李俊堡的1920年海原大地震地表破裂带东段。20世纪60年代初,阚荣举等人在甘肃景泰地区发现了该地震破裂带的西段,并认为海原大断裂极震区东自固原硝口,经西吉、海原,西止于甘肃景泰县兴泉堡,全长约220公里。
甘肃、宁夏地震科考
1970年,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大队区划抗震队的李玉龙、康哲民等对海原断裂带进行考察,首次指出了海原活动断裂带具有左旋走滑特征,断层的走滑活动,使横跨断层的水系发生了左旋变位;同期,李龙海等发现了干盐池盆地唐家坡一带的十余条石砌田埂被左旋错动,其水平错距为2米左右。1972年,康哲民等人调查了海原大地震时民用建筑的震害情况以及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1979年5月,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和宁夏地震队在银川召开了“1920年海原大地震学术讨论会”。1980年,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和宁夏地震队在总结1920年海原大地震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出版了《一九二O年海原大地震》。同年,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在宁夏召开了“中国活动断裂及古地震讨论会”,对海原活动断裂带及其他活动断裂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交流讨论,会议又组织对海原活动断裂带及其他活动断裂进行了考察。
海原地震断裂带科考
1981~1982年,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宁夏地震局开展了海原活动断裂带的部分专题研究工作。1983~1987年,完成了沿海原断裂带的1:50000地质填图及其他工作;并进行了与地层、古地震研究相关的年龄测定工作。1988年10月,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宁夏地震局合作完成的《海原活动断裂带1:50000地质填图》,被评为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1988~1990年,宁夏地质调查队对海原断裂带的形成、发展、演化历史进行了再研究。同时期,宁夏物探队也完成了海原县物探、化探工作。1990年,国家地震局、宁夏地震局联合出版了《海原活动断裂带》。
中美地震联合考察
1982~1985年,中美地震科技合作研究在海原活动断裂带宁夏段进行。参加的美国科学家来自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大气、地球和行星科学系,主要成员为P.莫尔纳(Pomona)教授、B.C伯奇菲尔(B.C.Burchfiel)教授、L.雷登(L.Royden)博士、邓起东院士、汪一鹏研究员、张培震博士等。通过研究,先后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论文,并引起了世界地球科学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