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分析

2020-01-26石发青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15期
关键词:有效方法解题技巧高中化学

石发青

【内容摘要】高中化学图象题的解题思路与解决高中数学问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在解题过程中,学生通过直观清晰的图象,能够快速挖掘出物质的化学反应原理,能够有效结合图象中的点、线、面寻找到解题突破口,与其他类型题相比,化学图象题更易于学生们接受和理解。因此,本文将着眼于高中化学图象题的解题技巧与高效解题方法展开全面论述。

【关键词】高中化学  图象题  解题技巧  有效方法

高中化学是一门传统意义上的理科学科,它不仅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极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学生在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方面有较好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对于高中化学学习的要求更高了,更加重视学科创新性的提升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图象题作为高中化学学习中一类典型的题目,以此入手分析学生解题思维和技巧的运用,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审清题意,获取关键信息

化学图象题一般是作为综合知识点来考查的,它的题干中往往包含非常大的信息量,造成学生解题的困难。所以要想解答高中化学图象题,首先要审清题意,从中获得关键的解题信息,准确的审题能够加快学生解题的速度,同时提高正确率。根据题目条件的设置一般分为两种情况:首先是图象题中信息复杂,给出了大量的数据条件,让人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也比较难判断哪些是有用的信息。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的习惯就至关重要了。第二种情况是图象题中给出的显性条件比较少,大量有用的信息都隐含在图象中,没有直接给在文字题干中,这时我们就要有技巧的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相关的隐含条件。

比如,题干中给出了废电路板经过复杂的中间反应最终得到硫酸铜溶液的过程,在每一个中间反应上都标注了该过程的反应物、反应条件或者催化剂等,让学生逆向进行推导从而得出每一步反应的具体过程。这个图中就包含了大量的信息,首先需要整理出每一步发生的反应:废电路板中加过氧化氢、氨水和氯化铵溶液得到铜氨溶液和残渣为反应一,反应一使铜变成了二价铜,由此判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且铜是还原剂,过氧化氢是氧化剂。反应二则是铜氨溶液中的铜离子与所给有机物发生反应,生成物为二价铜化合物。最后还要主要分析每一步反应的操作①。分离反应一种难溶性固体和溶液一般采用过滤方法,所以操作(1)是过滤;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采用分液方法,所以操作(2)和操作(3)是分液。同样的思维方式判断出剩下的反应过程,就能准确的在审题解题过程中把握住关键信息,从而加快解题速度,提升准确率。

二、类比推导,加强知识应用

高中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育和习惯形成。它将知识作为载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解答化学图象题的过程中,学生应该不断地夯实学科知识基础,及时跟随授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养成对知识归纳总结的好习惯,在一遍遍的复习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知识脉络,建立知识框架,帮助自己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解题中进行知识运用时,可以灵活运用类比的思维,将相同或者相近反应与题干的信息类比,轻松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学生还应该锻炼自己的推导能力,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度,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题目的切入,打破思维定式,加强对知识的应用。

比如已知有机物的反应过程,再给出多个反应流程中的条件,让学生识别出整体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反应过程。题干中的提示信息含义是两个有机结构之间会发生反应,过程中脱去一分子水,使碳氧双键变成碳碳双键,其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剩下图象中有ABCDE五种物质需要推导,已经知道反应一的条件,根据已学习的知识点能够判断这是醇被氧化的反应,由此推导出物质A为某醇,B为某醛。反应二中的条件是氢氧化钠和水,以及物质A,这里刚好与题干中第一个提示信息的反应条件相同,学生可以将这个反应与条件中的反应进行类比,再结合题中剩下的信息就能很轻松的推导出整个反应的过程。

三、积极探究,拓展思维空间

要想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需要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还应该鼓励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进行积极深入地探究,多提问题,拓展个人思维空间。人的思维发展是有连续性和顺序性特点的,因此,在图象题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深入探究学习内容,拓展思维。

比如,在学习化学反应能量、化学键以及物质结构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借助作图示意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反应过程微观变化的理解。例如进行画图示意在反应过程中能量发生变化时,微观粒子的变化情况。状态一种当能量升高时,原子相互吸引靠近,到达状态二时,原子进行结合反应。这样能够将抽象的过程准确地表达出来,示意图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难度②。

四、正确引导,提高分析能力

图象题较一些概念型、理论型题型相比,题目的已知条件能够清晰直观的反映在图象图形上面,但是,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忽视某一个或者多个已知条件,而深陷解题瓶颈。针对这种情况,化学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象,准确分析图象中所呈现出来的每一个已知信息,并结合题意遵循“步步深入”的解题原则,逐步揭开该题型的神秘面纱。

比如在分析和理解图象的曲线走势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首先掌握图象横向与纵向坐标的含义,并根据点、线、面的顺序依次对图象进行全面分析解读,同时,也可以根据图象中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判断该题型是否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下面这道化学图象题为例。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横向与纵向坐标所标示的内容非常清楚,其中,橫向坐标代表温度变化情况,纵向坐标代表CH3OCH3的产率或者CO的转化率,学生通过对图象中点、线、面的分析,能够快速判断出,随着横向坐标值的升高,反应物CO的转化率呈现出下降态势,而CH3OCH3的产率则以290°的温度为临界值,当温度低于290°时,产率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加,当温度高于290°时,产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学生通过分析,可以判断出CH3OCH3 产物的产率先升高后降低,因此,图象中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放热反应,当CH3OCH3产物达到峰值后反而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而CO的转化率则始终处于下降态势。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能够准确分析出图象题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不但节省了解题时间,而且也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对掌握更加复杂的化学图象题的解题技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联系生活,激发解题兴趣

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高中化学图象题型也越来越贴近生活,因此,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结合图象题的题型与现实生活关联到一起,这样对快速解决问题大有裨益。比如庄稼地里使用的化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家用电器、造成环境污染的酸雨等,都可以作为图象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当学生面对生活类图象题时,可以直接联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原理与现象,这样一来,能够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生活情境当中,在解决相关图象题时,也不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进而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提高化学图象题的解题效率。

结束语

对于高中化学科目的学习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化学中图象题的解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整合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自主性,希望学生能在解题的过程中锻炼能力,继续提升自我。

【注释】

① 黄丽洁. 高中化学图象题解题思路及典型例析[J]. 速读(下旬),2019(5):59.

② 王丽. 浅谈高中化学图象题解题思维的运用和技巧[J]. 新课程·中学,2018 (4):65.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有效方法解题技巧高中化学
圆锥曲线的解题技巧知多少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初中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探讨
打造趣味历史课堂的有效方法探析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无人驾驶智能车障碍检测方法探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