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兰肯斯坦与怪物的多重关系

2020-01-26刘松萌

牡丹 2020年24期
关键词:弗兰肯斯坦怪物

刘松萌

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被誉为科幻小说的先驱,它讲述了一个热衷于研究生死奥秘的科学家创造了一个怪物最终导致悲剧的故事。本文旨在探讨弗兰肯斯坦与他的创作之间的多重关系。

一、双性父母与畸形儿

痴迷于自然科学的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在某一天对人体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经过多个疲惫的日日夜夜,成功发现了生命演化与形成的原因以及创造生命的密钥。他从停尸房收集死人骨头以此来创造出生命。弗兰肯斯坦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视为一种自然分娩的隐喻,其中身为男性的弗兰肯斯坦似乎拥有了孕育的能力,成为一个雌雄同体的父母,而他的创造物即为他的孩子。小说的副标题是《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也是双性父母,孕育出人类并为他们的生存与延续做出了牺牲。不过,这位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弗兰肯斯坦,他对孩子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在小说的第一卷,有很多关于弗兰肯斯坦如何对待他“未出生”的孩子的描写。“妊娠前”的准备主要是熟悉解剖学。弗兰肯斯坦必须“观察人体自然衰亡腐败的整个过程”。在经历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辛劳和细致的分析之后,他突然意识到要为这个孩子准备一些更具体的东西:纤维、肌肉和静脉。于是,他从停尸房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骨头,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屋里开始他的“孕育之旅”。作为一名雌雄同体的父母,弗兰肯斯坦肩負着父亲和母亲两个人的责任,全身心投入到“孕育”过程中,以至于对一直喜爱的大自然美景甚至亲人也漠然置之。日渐焦虑又清瘦苍白的弗兰肯斯坦和他的孩子的关系十分亲密,他们日夜不分离,直到这个孩子“出生”。

可“孕育”的结果并不如他之前想象的那么完美。当这个孩子“出生”时,弗兰肯斯坦只觉“美丽的梦幻随之化为泡影,充塞在心头的只是令人窒息的恐惧和厌恶”。这一切发生得如此之快,让他慌了神。显然,这个让人始料不及的恐惧和厌恶的来源是他无法接受自己孩子的形象。他是这样描述的:“他那黄皮肤勉强覆盖住皮下的肌肉和血管……那两只眼睛湿漉漉的,与他们容身的眼窝颜色几乎一样,黄里泛白;他的脸色枯黄,两片嘴唇直僵僵的,黑不溜秋。”弗兰肯斯坦自己选择“原材料”,这说明在创造过程中一切是已知的。弗兰肯斯坦不敢接受结果,表明了这个孩子是一个“畸形儿”,是一个非普遍意义上的人,或者说是不像弗兰肯斯坦为代表的这一群体,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弗兰肯斯坦的反应以及为什么将这个孩子称为“怪物”。在这个孩子“出生”之后,弗兰肯斯坦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离这个可怕的、令人作呕的“地狱”,于是这个所谓的“怪物”被他雌雄同体的父母抛弃,成了孤儿,他们的关系不复亲密。

这个孩子的畸形不仅仅是源于外表的丑陋,也是父母内心畸形的投射——弗兰肯斯坦不能或没有准备好成为父母,同时还有他作为一个私生子没有被社会所接受的尴尬处境。正是弗兰肯斯坦这种不负责任和异想天开导致了这个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畸形。作为父母,弗兰肯斯坦没有尽到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没有提供任何精神和物质需求。他拒绝抚养的行为使这个孩子感受不到任何爱和温暖,孤独痛苦地在人类世界的边缘徘徊,这也就成了这个孩子日后复仇的动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弗兰肯斯坦颠覆了社会伦理的核心原则,错误地模糊和重构了母亲身份,导致了父、母、子真正身份缺失的尴尬局面。

二、自我与他者

在玛丽的《弗兰肯斯坦》中,弗兰肯斯坦和“怪物”实际上也是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关系。自我和他者的二元性是人类建构意识和身份最基本的理论之一。18世纪,黑格尔提出了“他者”的概念,将其作为自我意识(专注于自我)的组成部分。自我的概念形成需要他者的存在。没有他者对比的自我将无法认知和确认。弗兰肯斯坦用“怪物”来确立自己作为科学家和创造者的身份,彰显自我的存在。但意外的是创造结果吓坏了他,使他逃跑了。对弗兰肯斯坦来说,“怪物”是他确立自己地位和身份的工具,即把“怪物”完全置于他的权力范围之内。但弗兰肯斯坦在创造“怪物”的同时,也重新建构和定义了他自己。他和他的创作就像是一体两面的镜子,广义上的镜子是用来反射和展示图像的。镜子本身没有自我,它只是作为他者而存在,弗兰肯斯坦在创作过程中逐渐认出了自己,“怪物”反映了弗兰肯斯坦内在的善与恶。

阿根廷诗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写过一首名为《镜子》的诗,诗的开头说:“我是一个害怕镜子的人。”因为他不敢接受自己面对镜子时映射的真实的自我。所以,弗兰肯斯坦害怕“怪物”的真正原因是他不敢面对潜藏在真实自我里的他的某一部分。“怪物”是弗兰肯斯坦内心世界的化身,是灵魂最深处的外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弗兰肯斯坦将他定义为“怪物”也是对其自身身份的否定,因为这种形象违背了他的初衷,而他又不敢承认。

“怪物”的他者化是自他出生以来一步一步形成的。他者化是指标签及定义他人为一个次等人的化约性行动。它视某人作为属于社会下等类别的他者。首先,弗兰肯斯坦影响了他身份的建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这个生物就被弗兰肯斯坦视为“怪物”,然后被遗弃。当“怪物”在荒野中游荡时,他感到害怕和不自在,“也许是出于本能吧,我发现自己孤零零的,心中不仅生出几分恐惧之感”。这种感觉不仅是他独自一人在森林里的状态,还是受到弗兰肯斯坦排斥和抛弃的落寞与伶仃。后来,他躲进了一个废弃的棚屋,一边观察和学习人类的行为和知识,一边开始质疑起自己的身份:“我环顾四周,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说过有谁像我这样。如此说来,我岂不是个魔鬼,一个人世间大煞风景的丑类?一个谁见了都逃之夭夭,谁都否认与之有任何关系的怪物!”“怪物”接受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他与人类这个群体是不一样的。由于对其外形的偏见与抵触,人类并没有接受他,用“怪物”“恶魔”和“它”这样的称呼和其他暴力回应完全消除和解构了“怪物”之前的认知,他被迫承认自己是一个怪物。弗兰肯斯坦的创造本身并不是邪恶的,而是由社会创造出来的。但是,以弗兰肯斯坦为代表的社会扼杀了“怪物”本身,褫夺了原有的身份,使其变成一个由他们建构和定义的他者形象。

三、人类与科学

科学在弗兰肯斯坦的时代是一个更普遍的术语,意为学习和知识。无论哪个时代,人类和科学之间似乎一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关系。维克多·弗兰肯斯坦出生于日内瓦的一个显赫家庭,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他觉得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值得调查和探索,好奇心是他记忆中最早的感觉。而他想研究的不是常识,是天地的奥秘。后来到了因格尔施塔特大学,他对学习科学的热情让同学和老师惊叹不已。在与沃尔德曼先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他对科学知识的渴望决定了他要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创造生命。但是,这个权力是属于上帝的,所以他为自己的僭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就像浮士德,与魔鬼签订契约以换取对知识的无限渴望,却最终坠入地狱。

从弗兰肯斯坦开始行动的那一刻起,他的悲劇似乎就开始了。比如,他的身体开始垮掉,日渐清瘦羸弱。小说文本写道:“然而一种不可抗拒的、几近疯狂的冲动驱使我继续干了下去,我似乎丧失了一切理智和感觉。”弗兰肯斯坦似乎变成了一台没有任何情感的机器,他对科学与未知的渴望就像是怪物吞噬了他的每一块身体,直至他的灵魂湮灭。在此之前,这种渴求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快乐。现在他只有无尽的痛苦和折磨。而后在弗兰肯斯坦的自述中,他也坦白后悔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意识到“获得知识太危险了,一个认为自己的故乡便是整个世界的人要比一个好高骛远,志大才疏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倍”。但为时已晚,“怪物”杀死了他的家人和朋友,之后间接导致了弗兰肯斯坦的自杀。“怪物”便是弗兰肯斯坦过度追求知识的产物,象征着未知或上帝的力量。弗兰肯斯坦,一个浮士德式的人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追求无限的知识,渴望打破边界,试图挑战不可侵犯的上帝权威,最终酿成悲剧。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提到西方世界的第三个阶段是“浮士德式的精神”,他们一方面挣脱了束缚自己思想的锁链,探索了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向科技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导致西方最终的没落。无论是弗兰肯斯坦还是浮士德,他们都没有意识到打破未知的界限从而会得到毁灭。

如今的科学不再完全意味着学习和知识,它可以细化一个更具体的领域,如科技。虽然人类受益于科技进步和发明,但是,随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会不会出现新的悲剧?今天的“怪物”变成克隆多利羊、温室效应、人工智能以及新冠病毒。霍金曾警告人类要谨慎发展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制造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人类的存在,导致更多的人失业。另外,人工智能可能有一天会摆脱人类的控制。当人工智能达到一定的意识水平时,它就会反抗人类,甚至可能取代人类。因此,作为人的意义在一个新的语境中被重新定义是有可能的。也许在后人类时代,人类和科学,包括科学产品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小,而那些只在文学和电影中看到的恐怖科幻场景的虚构性也就越来越少。到那时候,人类与科学、与未知的关系便不言而喻。

四、结语

无论弗兰肯斯坦和怪物是哪种关系,他们似乎都是矛盾和敌对的。也许这就是玛丽·雪莱想要表达并让人们思考的东西。英国学者安德鲁·桑德斯说:“《弗兰肯斯坦》的魅力和力量在于它的预见性思考……这是对责任和现在被称为‘科学的知识体系的道德探索。”人总是被自己所爱的东西所毁灭,这种集体无意识也许是一种原罪,最后所有的疯狂都会回到人类的命运中来。可能现代科学怪人狂热和盲目的解药就像彼得斯说的那样——谦逊、谨慎和合理的判断。

(天津工业大学)

猜你喜欢

弗兰肯斯坦怪物
第25章 终极嘱托
Chapter 25 The final wish 第25章 终极嘱托
安息吧,斯坦·李,漫画因你而精彩
失踪的怪物等
戈壁沙丘
游历上弗兰肯,美食、美酒、美景和佳音
Women in the Workplace, Fighting Spam, Money in the Museum, and the Mood for Food
不疯魔不成活
塞巴斯蒂安·斯坦:“冬兵”又忙起来了
曾被误认为怪物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