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虚无主义思潮下大学生“偶像-榜样”教育研究
2020-01-25赵世环
赵世环
摘要:虚无主义思潮在新媒体上不断渗入,这使得偶像和榜样塑造渠道和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偶像-榜样”教育也陷入尴尬的境地。虚无主义消解了对旧偶像和榜样的认同,也塑造了一批缺乏感召力和恒久力的新偶像和榜样。因此创新“偶像-榜样”教育,提升其实效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虚无主义;新媒体;“偶像-榜样”教育
虚无主义一词来自拉丁语,原意为“一切皆无”。十八世纪后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哲学领域,形成一种思潮,它否认存在普遍而且永恒的正确原则和人物评价标准,与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颓废主义等理论相互交织。
近年来,随着东西方交往日益密切,西方各种思潮也随之蜂拥而来,并借助新媒体影响日益扩大。虚无主义也是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群体的诉求在历史、政治、文化等各领域中的体现。这些观点通过互联网媒介进入我国教育领域后,对大学生“偶像一榜样”教育以及价值观形成造成明显的冲击。
一、“偶像-榜样”的教育内涵
偶像和榜样是个人和社会的共同需求。民众需要偶像和榜样成为自身道德选择的指引,社会需要偶像和榜样引导人们进行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的统一。“偶像-榜样”教育的变迁展现着时代的变迁。偶像和榜样,不论是在哪个时代,都可以因其精神感召力、行为指引力以及心理共鸣力引导人们产生尊敬和推崇心理,进而学习和效仿,新媒体时期大学生“偶像一榜样”教育,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首先,偶像的选择要能接近青少年的心理,没有过多的神秘光环,能让大学生在了解偶像、树立榜样的同时,也能尊重和悦纳自己,而不是让人望而却步,自惭形秽。
其次,偶像的选择要多元化,在社会中,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出身、机遇和喜好各不相同,其价值趋向也必然有多样性,只要能够引导他们向善的偶像和榜样,都应该加以尊重。
最后,偶像要能成为大学生发展的实际动力。在塑造偶像和榜样时要引导大学生对其有深刻、理性的认知和评价,并且促使他们能把对这些偶像和榜样的喜爱和崇拜落实到实践中。
二、虚无主义思潮下新媒体“偶像-榜样”教育的现状
“偶像祛魅”和历史虚无主义相互交织,消解了大学生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情感认同。马克斯·韦伯曾这样论述“祛魅”“理智化和理性化的增加,使得人们只要想知道什么,就能知道”。在信息四通八达的网络上,再没有无法探知、神秘莫测的力量起作用,在塑造偶像和榜样时,随着新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可在互联网上见证新偶像的诞生和成长,也能对旧偶像进行祛魅。偶像和榜样不再如传统社会以及大众媒介社会中那样高高在上。
当前中国在旧偶像祛魅过程呈现出消极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势,这一点在对历史英雄人物的重新认知和评价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祛魅之后的历史虚无主义在社会现实中表现为“中心的丧失”“核心的模糊”“重心的失衡”。
历史虚无主义者以“重新认识历史”的名义对历史人物,尤其是近现代史上的的人物进行诋毁,如质疑林则徐、刘胡兰、雷锋等人的英雄形象。近年来,在自媒体上,以小众记忆和个人记忆为主的“真相”“解密”“口述历史”等节目颇受青年人关注,一些自媒体人为追求流量,不加分析地把个人日记、传记和回忆录当作历史史实。对于一些学者和媒体人来说,如果能找到众所周知的英雄人物的弱点,就可以消除他们的光环,让他们“告别崇高”。
历史英雄人物身上所承载的价值观念和内涵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命脉,这和我国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通。这些观念铸就了民族之魂,凝聚了国家认同。在虚无主义思潮下,传统的“偶像一榜样”教育备受冲击,历史杰出人物的光辉形象被不断抹杀,崇高的精神境界不再崇高。大学生会对这些榜样人物的情感认同大大降低,也会对自身所处社会产生质疑,对自身思维方式和周围生活方式产生疏离和排斥心理,不利于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虚无主义思潮在冲击旧有“偶像一榜样”教育的同时,也塑造了一批缺乏道德感召力的新偶像和榜样。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和各种小众文化进入文化中央,这些文化缺乏足够的沉淀和根基,难以在激烈竞争中长久地占据文化高地,于是便不断变换形式来吸引大众注意力。在选择偶像时也是如此,新媒体没有树立具有恒久力的榜样和精英作为时代偶像,却塑造了大量转瞬即逝、缺乏灵魂的物化偶像,供大众游乐人生、消费人生。虚无主义在选择偶像和崇拜偶像时常常表现为,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偶像,信仰理念、终极价值是可有可无的无用之物,崇拜偶像只是释放压力、调节生活的娱乐功能,剥离了偶像寄托理想和希望的功能。新媒介在塑造偶像时,往往受利益的驱使,出现了恶俗化、低俗化问题,他们不在乎偶像道德责任的缺失,反而关注其带来的热度和流量。
这种情形下,受虚无主义价值观渗染最深的无疑是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少年群體,新媒体强大的语境将他们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割裂,大家安于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三、大学生“偶像-榜样”教育实效性提高对策
无论当下“偶像-榜样”教育受到怎样的冲击,遭遇怎样的困境,作为思想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以生动、人性和直观的教育形式,融道德、情感、审美于一体,对青少年人格养成具有极强的教育效力,也对社会稳定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在大学生“偶像一榜样”教育中,应因势利导,抓住问题症结,创新丰富化、多样化的教育,推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一)把握历史英雄人物宣传的话语权和主动权,根据时代需要丰富传统偶像和榜样
为了应对传统的“偶像一榜样”教育陷入虚无主义,学术界应加强对史实的研究和挖掘,尤其是史学工作者要加强对近代以来传统英雄人物的研究,对这些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不仅要注意通史性研究,把这些人物放在历史大的横纵坐标上分析其所作所为,也要注意进行英雄人物专题性研究,形成其每个阶段的专题性论述。
在掌握大量史实资料的基础上,要对虚无主义者的理论做出正面回应,针对他们评价人物的动机、传播渠道、方式和影响进行深入剖析,学界在展开工作时应把新媒体作为批驳虚无主义的主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吸取最新研究成果,在课堂上及时纠正歪曲的历史事实和历史事件,形成驳斥历史虚无主义的合力。
(二)了解当下“偶像-榜样”教育的特殊性,寻找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偶像和榜样
从大学生心理认同的角度来遴选偶像和榜样,“偶像-榜样”教育内涵要求人们选择具有感染性和权威性的人物作为他们学习的对象。学校“偶像-榜样”教育是否具有有效性和说服力,关键看推荐的偶像和榜样人物能否引导大学生乐于亲近和主动效仿。集体和个体先进典型都必须是容易辨识的、可以学习的,具有当下时代的特征,并能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把大学生从狭隘的自我世界里和虚无的人生观中解放出来。
在遴选时代偶像和榜样时,可以打破学校和老师为学生选择的惯例,构建开放式榜样人物数据库,学生既可以在数据库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榜样人物,也能够在数据库中添加自己钦佩的偶像,可以是社会成功人士、娱乐体育明星,也可以是身边的普通人。这样选出的榜样能更好地被大学生们所接受,他们效仿的动力和欲望也更强烈。
(三)构建隐性和显性相结合的“偶像-榜样”教育体系
“偶像-榜样”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教育模式,要求认知和行为高度统一,这需要我们考虑大学生这一受教育群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传统上,我国高校的“偶像-榜样”教育具有显性、公开和直接的特点,这一模式已在当下多种思潮激荡的社会中显示出明显的局限性。大学生在生活中面对着众多互相交织的思想,这些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创新和改进“偶像-榜样”教育方法,需要高校和教师改变注重正面公开教育的方式,转而关注隐性课程,开发隐性“偶像-榜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构建隐性和显性相结合的“偶像-榜样”教育体系。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