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项目教学法在中职食品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25陈雅君
陈雅君
[摘 要] 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是高效可行的一种教学方法。重点阐述信息化背景下项目教学法在食品分析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和实践,构建“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的教学体系。结果表明,以项目任务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灵活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助学,可以打造优质课堂,从而达到强化学生专业技术积累的效果。
[关 键 词] 项目教学法;信息化技术;中职教学;食品分析;课堂教学革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2-0122-02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2019年6月11日)[1]指出,建设符合项目式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普及项目教学方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当前职业教育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对接,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因而需要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与创新。中职食品分析课程涵盖了物化原理、操作规程、结果分析等方面,傳统的“多媒体讲授+实验训练”的方式无法满足新时代课堂改革的需求[2],而项目教学法则是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有效方法,在推进食品检验专业的课堂教学革命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互联网+”理念的教育平台飞速发展和人工智能软件的逐步融入,使项目式教学更容易实现,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打造优质课堂。
一、教学改革思路与目标
随着国家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社会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社会发展,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食品分析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规范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要求,承担着理论学习、技能掌握、考证支撑等职能,与其他专业课程相辅相成,是食品检验员岗位必备的知识与能力。依据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原则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食品分析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目标为“理论联系实际,项目任务驱动,虚实结合,德技并修,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食品检验专业人才”。
二、课堂设计及教学实践
(一)项目任务引领,理实一体
基于食品检验员的岗位需求,既要夯实理论基础,又要规范实验操作,于是食品分析课堂特别重视做中学,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3]。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方法,即教师为学生订立项目任务和目标,学生在一定时间里探究完成任务的方法。学生在逐步解决问题的同时不免会遇到失败或者困惑,通过不断的反思、总结归纳以及教师的引导理清思路,将知识点关联起来找到突破口,最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4]。
运用项目教学法的课堂教学实施一般包括布置任务、查阅资料、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和分析报告5个步骤。以教学项目“食品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为例,教师以市场某品牌商品蛋白质含量不达标为例,提出工作任务——采用GB 5009.5-2016中的凯氏定氮法测定纯牛奶中的蛋白质含量;接着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查阅资料并讨论制订实验方案,教师指导和修正预习报告;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实施方案,经过样品采集、预处理,装置组合检漏,消化、蒸馏、定氮等过程后,逐步完成项目操作任务,过程中通过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内化实验原理;最后分析实验误差,记录实验数据,形成报告。
(二)信息技术融入,虚实结合
1.信息互动平台与教学资源库,解决教学辅导时间限制问题
项目教学法要求以学生主导、教师协作的方式完成一个个新的任务,这个过程中信息量较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仅仅依赖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高质量教学。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微课、微信、学习通等信息技术融入项目教学课堂,能够改变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多丰富、趣味、形象的学习资源,并解决教学辅导时间限制的问题。比方说,针对“火腿肠中的亚硝酸盐测定”的项目任务,课前学生需要通过食品伙伴网、中国知网检索国家标准和法规文件了解实验方法,再通过MOOC平台学习亚硝酸盐的相关知识,并在微信群上与小组成员讨论交流,才能更快更好地在课堂上形成实验方案。
2.创意动画与多样化课件,解决物化原理复杂抽象的问题
项目教学中重难点的环节可以通过综合运用图、文、音、视、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将抽象的物理化学原理进行可视化表达,实现化繁为简。比方说“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学生往往容易因为不理解原理而出现实验操作的失误,动画可以模拟化学反应的过程,深刻易懂。
3.虚拟仿真与人工智能,解决学生动手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食品分析课堂以实验检测项目为主开展,学生难免要接触一些有害的化学试剂和较贵的仪器设备,每一步骤都不容忽视,都要注意细节,为了减少学生的出错率,一些教学项目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萝卜中的维生素A”可以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学习。在实验室操作前,要求学生在虚拟仿真系统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完成智能问答题目,反复练习达到90分以上才允许进行实物操作,虚实结合的模式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职业素养。
(三)轮换岗位实践,多元考核
为了更好地完成项目教学,食品分析课堂采取分组轮换学习的形式,组内换岗位、组间换任务,由此来增强学生学习体验,促进教育均衡,学生获得不同岗位体验,且避免机械性地重复模仿。同时,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以自评、组内组间互评、师评,多维度从学生的品行态度、实验室安全习惯、操作的严谨细致等方面进行评价,校外导师适时参与指导考核,让学生对自己有更充分全面的了解。
三、效果分析
以2018—2019年教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学生为授课对象进行实验教学实践。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实验组采用项目教学法授课。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信息化背景下项目教学法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是打造优质课堂的有效方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项目教学法重实效,在中职食品分析课堂中发挥优化作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使课堂实现知识载体多样化、教学方法趣味化、教学手段艺术化、学习评价多元化,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更好实现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28):42-46.
[2]熊万军,邓雪松.医药类高职高专食品营养与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和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8):74.
[3]王文婷,李秀丽,李红侠.超星学习通在“食品分析”课程移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9(1):91-93.
[4]蒋松文.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课堂教学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1):195-196.
◎编辑 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