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
2020-01-25欧阳枚
欧阳枚
摘 要:常德丝弦在2006年被列为常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挖掘整理,并申报湖南省和全国非遗保护项目,2008年被成功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德丝弦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地方曲种,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然而迄今为止,常德丝弦在当地群众中还没有得到广泛传播。为了使这种曲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传播,文章在介绍常德丝弦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常德丝弦传承与发展的价值,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对常德丝弦传承与传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常德丝弦;非特质文化遗产;新媒体环境
注:本文系2018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微时代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创新研究”(湘教通[ 2018] 519号)研究成果。
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指出:“要加强对国粹的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与扶持。”这对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更明确地理解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用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音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各门类中最能体现普通人民心声的一部分。运用中华民族特有的音乐艺术形式,表现具有鲜明的情感和民族审美内涵的音乐作品,是体现各民族文化多样性以及确立各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志。
一、常德丝弦概况
(一)常德丝弦的渊源
常德丝弦也称作丝弦戏、老丝弦,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地方曲种。常德丝弦在表演时用扬琴、琵琶、三弦、二胡等丝弦乐器伴奏,还用常德的方言演唱而得名。常德丝弦源于明代江苏、浙江两省流行的时调小曲。明清时期,各个地方的商人聚集,随同前来的江浙乐师带来的时调小曲也传入常德,与常德方言融合,逐渐演变成为常德丝弦。
(三)常德丝弦传承与发展的价值
常德一直以来就享有“曲艺之乡”的美称,特别是常德丝弦这一曲种已成为外界了解常德的窗口。因此,常德丝弦在全国甚至全球都可以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常德丝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继承传统曲艺精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及团结当地群众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常德丝弦还可体现文艺工作者与时俱进的精神。
二、新媒体环境下常德丝弦传承与传播的对策建议
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各种实践活动随之转入线上。根据疫情所造就的时势和环境,可以从以下方面通过线上的方式对常德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德丝弦进行传承与传播创新:
(一)微博
像给国外观众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李子柒那样,可以把常德丝弦的“前世今生”拍成视频,从最基层开始拍摄。在这手机网民规模庞大、人们使用手机的频率如此高的时代,互联网必将成为戏曲传播最重要的载体。因此,传统戏曲的当务之急,是要利用好互联网的传播规律,打破传统,让年轻人和互联网用户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更多的戏曲,在情感上更亲近戏曲。
(二)微信公众号
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之一,微信公众平台是信息传播的一个入口。关于戏曲的公众号有很多,如梨园漫步,中华戏曲、新影戏曲台、京剧艺术等。
深圳市嬉习喜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民营演出商聚橙网旗下的子公司,中华戏曲是该公司建立的微信公众平台,为戏曲爱好者学戏、看戏、聊戏、交友等需求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
新影戏曲台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全资直属文化公司中视长艺国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创办的戏曲新媒体平台。2014年该平台建立以来每天都有更新,从不间断,高频率为用户传递各种戏曲界知识、新闻、原创图文、最新戏曲演出资讯。截至2020年6月10日,已有605篇原创内容。
京剧艺术于2016年,由年轻的京剧艺术工作者和京剧爱好者创立,旨在对京剧艺术进行全面介绍,传递艺术思想,展现大家相对不太熟悉的京剧艺术和京剧人。
以上几个戏曲公众号的维护主体虽然不同,但都以传播戏曲文化为主要目的。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广泛,公众号内容的获取与转发容易。因此,常德丝弦也可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借助新媒体的传播速度,迅速吸引更多的关注,这样可以在评论区迅速了解读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读者的好的建议进行改进,这比传统媒体更加方便。
(三)抖音短视频
如今,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的抖音已经成为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从最新发布的《2020抖音大数据报告》的数据来看,在抖音平台上参与传统文化新玩法的用户多达18万,抖音已成中国最大知识、艺术和非遗传播平台。抖音给非遗传承带来了更多的机会,1372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有1275个加入抖音,国家级非遗全年被赞33.3亿次。因此,常德丝弦要想进入TOP10,当务之急是要打破传统戏曲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运用创新的方式,像李子柒那样把常德丝弦的“前世今生”拍成抖音短视频,让年轻一代爱上常德丝弦。
(四)电视剧
《鬓边不是海棠红》是一部戏曲占很大篇幅的电视剧,这部以京剧为背景的电视剧引发了年轻观众对于戏曲的关注和热爱。近些年,在很多电视剧中都看到了戏曲的身影,例如《都挺好》中的苏州评弹、《热血同行》中易烊千玺的京剧装扮等,明星对传统戏曲的“代言”可以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常德丝弦可以考虑融入电视剧作品,在参考多种前例的情况下,也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创新。
(五)综艺
2020年3月27日,京剧余派第四代传人王佩瑜的京剧脱口秀《瑜你台上见》在网络平台开播。《瑜你台上见》围绕着热映的《鬓边不是海棠红》电视剧展开,不同于京剧表演传统的一板一眼,王佩瑜常在节目中用年轻人比较熟悉的网络语言引入话题,把京剧的历史、流派、表演以及故事等娓娓道来。这些京剧知识与互联网的破次元结合,让年轻人对它不再陌生,更愿意亲近。脱口秀与京剧两种不同形态的文化在舞台上碰撞之后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该档节目上线后反响很好,很受年轻观众的喜爱,首期节目上线后占据爱奇艺站内“综艺飙升榜”“曲艺榜”第一,站内热度峰值达到3600。
回过头来看,常德丝弦看上去离现代年轻人十分遥远,和综艺节目带来的娱乐性似乎相差很大。但是像民歌、戏曲这些传统曲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本就是从大众的生活中来,人们爱看戏,正是因为它给大家带来了欢乐,因此,“娱乐性”不是妥协,而是回归。当代常德丝弦的传播与普及,必须需要打破次元壁垒,用当下年轻人喜爱、易于接受的方式来传播常德丝弦文化。
(六)网络粉丝
常德丝弦也可通过培养年轻粉丝的方式打破传统,创新传承与传播新方式。常德籍著名歌唱家吴碧霞的女儿最近在常德电视台用常德方言演唱了一首歌曲《月亮粑粑》,小朋友声音甜美,充满童真,收获了相当多的粉丝。而作为常德名片的常德丝弦也可通过短视频或直播的方式进行传播,也许其中的一个片段、一个扮相都可收获网友们的点赞关注。此外,常德丝弦还可搭载网游、动漫等形式,通过创新获得不俗的成绩。
随着新媒体、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依据疫情期间人们在家隔离的状态,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种未来场景:人类在网络空间中实现共同生活和精神需求,逐渐取代物质与肉体层面的“在场”,“现场性”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新媒体常德丝弦”正是这种未来趋势的预演,“线上常德丝弦”必然是重要的存在形式。疫情期间我们对新媒体环境下常德丝弦的探索和讨论,也将是常德丝弦走向更好的未来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雷正和,欧阳义怀.常德丝弦音乐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2]张巨斌. 音乐文化的传播形态[J].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4(5):115-119.
[3]黄玲. 传承中的思考:以《蝴蝶歌》为例论学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J]. 贺州学院学报, 2008(2):98-101.
[4]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5]京剧演员王珮瑜打造首档京剧脱口秀《瑜你台上见》[EB/OL].(2020-03-25)[2020-06-23].http://culture.ifeng.com/c/7v8LP03CQ08.
作者单位: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