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2020-01-25黄诗智

工业设计 2020年12期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改革

黄诗智

关键词:造型设计基础;项目化教学;改革

1 项目化教学概述

项目化教学是指根据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产业发展需求,把产业发展需求和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作为依据,以具体技能的训练项目为教学内容,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最终考核目标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以专业技能要求为基础,以实际工作内容为核心,把课程的主体内容分解成若干个项目“阶梯式”递进,逐步深入讲解职业技能要求,最终形成理论与实践无缝衔接的课程体系[1]。

2《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概述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学生知道造型设计基础的概念、内容、源流、方法,理解形态原理、色彩原理、空间原理的相关概念及表现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不同造型元素,按照造型设计的规律和法则创造具有形式美感的二维、三维及空间作品,探索造型设计中形式美法则的应用规律,熟悉空间设计法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次的造型与审美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其先修课程为素描、色彩、速写,后续课程是室内表现技法等专业课。

3《造型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3.1 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实践实训内容与理论知识的表征方式与结构之间具有较大差异,“应用”实质上是打破知识的内在关系结构,重构知识与行动的产生式结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以实际职业情境为背景,把理论与实践的产生式表征方式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强调激发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3.2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打破相对枯燥的概念、名词、方法等知识点的碎片化讲授,所有的知识点围绕项目展开,学习的目的性与实效性大大增强。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在团队协作中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实现学以致用中“所学”与“所用”的精准對接,逐步形成学习者角色与工作者角色的统一,提供学习的动机,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高效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3 有利于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深化《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的研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教学改革。造型基础教学与项目专题设计教学在主题内容上的体现相互分离的现状。项目化教学,通过一个实际的项目或着虚构的项目来完成教学内容。《造型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是将项目作为任务的形式交予学生,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项目要求分配任务,前期要收集具体项目的所学要素,进行分析资料、草图的设计绘制、项目实施、项目制作、自我评估总结。通过教学改革使造型基础的训练和专业设计的研究更加有效和具有针对性。因此,《造型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有利于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为专业设计教学服务[2]。

4《造型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策略

4.1 调整教学目标

原有的教学课程目标主要围绕:一是,造型设计基础的概念、源流、内容及学习方法,理解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及造型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二是,依据造型设计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形态、色彩、空间等不同课题的造型设计草图,并根据设计草图独立完成造型设计作品。

将《造型设计基础》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教学目标需做以下调整:一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题要求能独立分析项目主题的设计思路,完成作品制作,作品符合美学原理及力学原理;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利用教辅资料、图书馆和互联网资源获取与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图片资料并综合应用于项目设计中。

4.2 调整教学内容

4.2.1 理论教学内容与项目相结合

在《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讲授中引入相关项目化教学内容,用项目化教学手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理论教学内容需结合具体的项目。将阶段性、递进式的教学模式与项目内容进行衔接和交叉,让学生从日常空间中创造“二维”平面、“二维”平面中创造“三维”立体以及将“三维”立体向“四维”立体空间转化到具体设计的整个过程,是专业设计程序与方法训练的练习。如,开展素描理论教学的时候,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要将重点放置在空间结构上,使之在实践教学上使用结构素描替换全因素描,在理论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上,在感官上强化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和结构把握能力。在实施色彩构成的时候,可以对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案例教学,通过色彩归纳和勾线方式替代纯艺术类的色彩表现形式进行优秀的案例分析[3]。图1为造型基础应用于画室宣传的广告设计。

4.2.2 实践教学内容与项目相结合

教学内容可以根据项目任务形式进行安排。《造型设计基础》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科的立足点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具有联系多学科、多门类课程的纽带作用,教学实践内容上让学生通过主题设计,运用和掌握造型原则与规律及其空间构成,整合形态基础、机能原理、材料基础、结构基础、工艺基础等课程知识与项目要求[4]。因此,工业设计专业中基础课程需要将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充分展示,在实际基础课程内容设计的时候,要针对重点进行设计。在《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上,《造型设计基础》课程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素描、色彩课程的具象环节训练,下接各专业设计课程,通过课程项目化教学,以画室的宣传为设计主题,构成广告设计与理论实践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机载体。在学习“形”与“形”的基本关系时,要让学生通过分离、相遇、重叠、透叠、联合、差叠、剪缺、重合等组合方式,形成新的图形,根据项目主题进行设计等[5]。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构成训练的时候要结合实际需要,将《造型设计基础》的训练基础课程与项目专业教学进行整合,实现专业项目与《造型设计基础》课程知识点的有效衔接和结合,既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又能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在这个实践过程中起到项目的指导作用。通过项目化教学法使学生能够了解完整项目中每一个环节,可以深刻体会到项目里造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4.3 调整教学实践评价与展示

《造型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效果,一方面可以采用过程性、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小组的课程项目作业效果汇报和展示进行评定。例如,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对实践作业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角度评价。在课程教学内容结束后,对课程掌握情况通过总结性、综合性式展示[6]。

5 结论

利用企业项目开展工作场所情境教学,让生产实践导入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并进行客观的评价。通过外在的环境资源,如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合作等具体项目的实践,探索应用型教育进行项目化教学。将设计专业课程纳入项目参考标准中,便于教学各方面的检查和编制,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其专业技能。《造型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的探讨是建立在“宽口径、厚基础、创新性”基础核心思想下进行的思考,在日后的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教学情况不断地深化和细化,将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7]。《造型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进最终的着力点在于具体课程教学活动的改进,以及课程定位、学习目标、考核标准、学生的成功机会、教学过程控制和教学支持条件等。将项目化理念引入到《造型设计基础》课程中,希望对课程项目化的实施及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猜你喜欢

项目化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刍议项目化教学法在本科动漫实训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众筹模式引入工业产品设计项目化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