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年,最佳辩手炼成

2020-01-25康梓菲

大学生 2020年12期
关键词:仲裁员法庭辩论

一炼:兴趣破石而出

高中时,我曾参加了一次社团自发组织的模拟法庭比赛,站在台上一字一句阅读案子,背诵并不算流利的陈词,这是我对模拟法庭竞赛产生兴趣的起点。

康梓菲获得“最佳辩手”称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的追求决不会不费力气、自然而然地达到。在那次比赛以后,我在高中阶段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是在辩论队度过的。一开始,我在学校的辩论比赛中小有成就:敏捷的反应速度、清晰的反驳与论述,得到了老师们的表扬和认可。我一度为此而沾沾自喜。直到一次校外比赛上,面临的辩论题目是:“出于营救目的,是否可以采用酷刑审问恐怖分子?”对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嫌疑人被酷刑折磨的残忍场景,再通过数据说明屈打成招的概率,以极具感染力的语言和敏捷的思维瞬间打动了评委,使得我在场上几乎难以继续陈述自己的论点。

输掉了那场比赛,我却并不感到难过,因为它帮助我打开了新的天地,使我意识到,辩论实际上是一个说服听者的过程,语言的感染力和逻辑的连贯性至关重要。我要通过观摩优秀辩手的现场表现,努力向他人学习,博采众长。此后,我会时常打开一场辩论赛的视频,将比赛中提到的例子用我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特别注意渲染语境,即着重描述例子中最能感染人的特点,再与专业辩手的表达进行对比,修正自己的表述方式。我还会在听完自由辩论等环节后,梳理双方的逻辑链和结构,并给比赛做小结,培养大局观。

二炼:开始相信能擔起辩手责任

2018年秋,我考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读本科。法学院的全英文国际模拟法庭竞赛活动享誉全国,在海外也颇有名气。学院支持参与的国际模拟法庭竞赛达6个,与国际化特色结合的模拟法庭文化底蕴深厚。这为我的兴趣生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学生组织的模拟法庭俱乐部中,按参与竞赛的不同分为6支队伍,我参与的正是其中的“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竞赛”(即“FDI Moot”)。

贸大国际模庭竞赛队员由模拟法庭俱乐部负责招募选拔,程序非常严格。我能入选,得益于入学时经选拔进入的“涉外型卓越经贸法律人才实验班”,接受了一系列国际法和英美法方面的专业训练。尤其是修读《法律英语写作与翻译》《法律英语听说》《普通法导论》《国际法律文书检索》等一门门特色课程,以及一次次与涉外教师和实务专家的交流机会,为我后续加入国际模庭竞赛队伍,并担当主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加入FDI竞赛团队是在大二下半学期。加入伊始,由往届优秀队员组成的学生教练组发给我们上百页案例和教材。看着这些铺天盖地的英文资料,我加入模拟法庭的兴奋和激动,一瞬间被无措和焦虑冲淡了,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几乎完全沉浸在这些材料里,阅读、标画重点、整理笔记、梳理框架图、提出问题、记录灵感......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英语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都在不知不觉中加强,到第三周时,同样的任务量已不再使我感到吃力,我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思考观点上,逐渐在阅读的资料和我们的案例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将这样的联系作为笔记的重点。今日回首,其实参加模庭活动的整整半年间,我和队友们就是在重复这种从无措到熟练的过程,不断接触新的知识和事物,也在不断成长、蜕变。

经过漫长的铺垫和准备,我们终于在数月之后开始了正式的庭辩练习。本以为庭辩的练习会比文书写作更加有趣,却没想到正是它让我在模庭过程中第一次落泪。在最初的模拟庭辩中,我难以抑制对稿子的依赖,习惯性地低头、读稿;我难以流利地回答仲裁员的问题,紧张到大脑一片空白;我无法避免地一次次重复教练已经提醒过的语法错误和口癖,无法准确表达检索的结果......每次模辩后,我都会问自己,今天有没有进步一点,遗憾的是,并非每次我都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随着庭辩练习次数的增多,加上比赛期限的临近,我不禁感到作为辩手的责任愈发沉重,压力和焦虑也与之俱来。去上课的路上、在食堂排队的时间,甚至去洗澡的时候,我都会反复背诵庭辩稿件,默默练习问题的回答,以期表述的精准、动人。我会时常抓住身边的朋友,为他们讲述庭辩内容,反复雕琢语言,使其更加简练清晰。深夜结束备赛,回到安静的宿舍,闭上眼睛,论点和案例依然在脑海中回荡,久久不能停息。

模庭是很难讲出什么精彩的故事的,因为所有的成长都悄然发生在日复一日单调的练习中。终于在某一场模拟庭辩中,我惊讶发现自己顺利地回答了仲裁员所有的问题,并且顺着仲裁员的提问厘清了我们的观点。我又一次有了自信,我能够担起辩手这份责任。

三炼:背靠强大团队

我们FDI竞赛团队的成长有两个关键词:传承、协作。这也是其他友队的经验之谈。梅夏英院长和学院领导层,对国际模庭竞赛活动很重视,历经数年耕耘,使这项高端涉外实践教学活动,成为培养卓越涉外法治人才的主要平台,形成了以模拟法庭俱乐部为主导、以学生教练为骨干的管理体系。尤其是往届队员积极做好传、帮、带,手把手向我们传授经验。

比如,我的庭辩稿中关于请求仲裁员回避的事实部分一直过于细碎,采用列举式的讲法分别讲述仲裁员曾经参与相关案件、接受采访、公共领域发表观点和披露情况等事实会显得冗杂,很难让听者抓住重点,但我却不知道如何修改。直到上届的辩手学姐前来指导,她问明事实之间的逻辑关系后,将零散的事实总结成4个要点,围绕仲裁员在媒体采访等场合中发表的观点逐层递进,瞬间让我豁然开朗,庭辩质量有了飞跃式的进步。

在庭辩技巧以外,我们也时常碰到一些学术性的疑难问题。这时,贸大法学院的专业老师就成了我们模庭队伍的坚强后盾。他们耐心又专业的讲解令我们醍醐灌顶,对深奥的专业问题有了更透彻的理解。一方面,老师为我们展示了更多课堂以外的实务内容,如仲裁员回避、诉讼资格等问题;另一方面,老师对于规则背后的原理和来由给予了比课堂上更充分的讲解。例如对于ICSID和UNCITRAL共同出台的《投资者-国家间争端解决裁审员行为准则》草案,老师向我们解释了它设定较为严格的标准原因,以及出台后的部分批评意见。专业老师的支持与帮助,成就了我们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也成就了国际模拟法庭竞赛超越于课堂的涉外培养平台地位。

在校备赛过程中,模拟辩论后所有队员合影

比赛过程中陈述观点

10月15日,我与队友和学生教练奔赴深圳。在我进入梦乡的时候,其他伙伴的房间依然灯火通明。他们认真检索着每一个法律问题,为第二天的比赛准备资料,哪怕最细小的漏洞也不放过。每一场比赛过后,我们都会及时复盘。当下一场恰好用到了一个新补充的案例,或高质量地回答了一个准备到的问题,我都会欢欣鼓舞。我意识到,所谓的最佳辩手,依靠的绝不是自己单打独斗,更是凝聚着全队心血。一篇篇简洁清晰的案例介绍,一个个熬夜列出的反驳要点,在我的背后,是一支强有力的团队。

最终决赛之际,我们对战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B队。尽管这时我与队友已连赛3场,又要在一个小时内变换持方,但经过长时间准备和磨炼的我,却已能够淡定而冷静地面对这些压力了。案子和论点清晰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使我能够灵活地根据仲裁员的提问组合答案。我与搭档默契配合,发挥稳定,圆满完成了最后一战。

两天比赛飞逝。当掌声响起,主持人叫我名字时,我接过沉甸甸的奖状,抬头看向落地窗外的蓝天,突然意识到:最佳辩手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新一代法律人迈向国际舞台的起点;国际模庭竞赛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不是一场游戏,而是我们踏上真正的国际战场,发出中国之声前的宝贵历练。

责任编辑:王新伟

猜你喜欢

仲裁员法庭辩论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公众号如何分割,四闺蜜闹上法庭
仲裁裁决如何作出?
紧急仲裁员制度效力问题探究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国际仲裁中紧急仲裁员程序研究
紧急仲裁员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法庭争孙究竟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