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德斯鸠的“三种教育”

2020-01-25王德保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观点理想现实

文题呈现

孟德斯鸠说过:“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和前两种教育完全背道而驰。”读了这段话,你有何感想?请根据社会现状,结合自己的体会,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思路导航

对于孟德斯鸠的这段话,可能有三种态度。

第一种,持赞同态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多的是从积极方面加以引导,而社会教育有更多的消极影响。前者更多的是理想主义,后者更多的是现实主义。前者更多的是理性,后者更多的是感性。前者更多的给人以舒适,后者更多的给人以不适。前者影响短暂,后者的影响却是长期的。前者是脆弱性居多,后者是顽强性居多。因而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差距,可以从理想与现实方面谈,既要心存远方,诗意生活;又要脚踏实地,立足当前。也可以谈学以致用,如何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知识融入社会教育中来,而不是让两者形成平行线。同时也可从两者间存在差距的实际影响、存在原因、改变办法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找到两者之间如何更加和谐共存,让教育的效果发挥最大化入手。

第二种,持反对态度。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固然存在差距,但两者之间并非水与火的关系,可以寻找两者之间的共同点,谈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从更多的共同点入手,突出共性,弱化差异。如家庭与学校教育提供的合作、奋斗、竞争、包容等理念也是社会教育所必须的;社会教育的进步也加强、促进了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发展。文章可以先破后立,破“第三种教育和前两种教育完全背道而驰”观点,立“两者之间相互影响,有着很强的共通性”观点。提出这种观点体现思维的灵活性、丰富性、深刻性,也不失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写作思路。

第三种,持辨证态度。既肯定其合理地方,又否定其不正确的地方,取长补短,综合分析,全面把握,更好地理解观点,为现实更好地服务。

佳作一

举起“教育缺陷”的红牌

◎杨颖婷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孟德斯鸠曾说:“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那么,这三种教育又有怎样的不同呢?在现实中又是否能真正拥有全面的教育呢?

有时家庭教育成了懒惰的“帮凶”。现在的家庭普遍只有一两个孩子,因此,家长对孩子几乎都是疼爱有加,那些独生子女更是全家的“宠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假如有一天他们脱离了父母,脱离了家人,将活成什么模样呢?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不会洗衣服,不会做一些基本的家务的新闻。这不禁令人唏嘘,更让人感到悲哀。所谓名牌大学的学生竟不能自立,可见家庭教育的不足。

有时学校教育被威胁。教师杨某因用书本拍打逃课学生而遭到停职、处罚,被纳入“黑名单”的事件曾颇受争议。家长认为这是在体罚学生,学生的自尊心受挫,然而当你作为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又将怎样做呢?难道不闻不问,任其放纵吗?最后又落得学校无管理这一罪名。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事件使得学校教育受到严重打击,学校甚至被逼得束手无策。那么,学校教育又将何去何从呢?

社会,法制社会,是我们铁面无私的“法官”。当我们走进社会,进入社会的管辖时,我们便不再是任性的“宠儿”,更不是无法无天的学生。《变形计》这档节目相信许多人都看过。节目的宗旨是想让“问题学生”体验社会的教育。在纷繁复杂、具有挑战性的社会中学会生存。在一期节目中,参加节目的少年偷吃了别人家的羊,最后他不得不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为人家劳动卖力。社会是一个筛子,终将筛去那些“宠儿”“问题学生”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所以,当我们的教育有了缺陷,我们应当想办法去改善它。当我们有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国家的未来将指日可待。这样,祖国才能兴盛,才能大放异彩!让我们一起维护中国教育,让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点亮教育的绿灯!

【作者系湖南省岳阳县三中高二1706班学生,指导老师:王德保】

点评

本文事例鲜活、典型,能够很好地证明观点。文章主要运用并列式结构,从“有时家庭教育成了懒惰的‘帮凶”“有时学校教育被威胁”“社会,法制社会,是我们铁面无私的‘法官”三个方面谈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的不同之处,提出三者应当“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点亮教育的绿灯”的观点,发人深思。

佳作二

理想与现实从未背离

◎王子萱

孟德斯鸠说过:“我们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教师,另一种来自社会。第三种教育和前两种教育完全背道而驰。”在我看来,并不全是这样。

父母是你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倾尽一切让你相信世界的善良与美好;老师是你前进的引路人,费尽心思传授知识,教你做人与处世。家庭与学校教育传授更多的是一些理想;社会教育则让你明白规则是硬道理,尊敬他人,别人才会尊敬你。社会教育更多的是现实教育。现实之所以称为现实,是因为它真实;理想之所以称为理想,是因为它美好。家庭、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看似没有关系,实则息息相关。

完全顺从理想的人会沉溺于虚幻,理想五颜六色,如果沉溺其中无法自拔,将不能分清理想与现实的界限。由于家庭、学校教育趋于理想化,长期对孩子灌输爱与美好,就很容易导致其面对残酷现实时茫然失措。那些从小沉溺于父母无私的爱与老师的关怀的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全世界就应该围着他转动,以自我为中心。完全顺从于理想的人,不会真正认清自己,认清社会现实,也就很难在社会上生存。

相反,完全相信現实的人会淡漠感情。看过太多的人情世故,品尝过太多的世态炎凉,于是不再相信世界依然有真情在,不再对身边的人抱有充分的信任,这也是太过相信现实的悲剧。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做好掌舵的准备,但在掌舵之前须经过社会的洗礼。没有被打垮,方有资格掌舵。社会教育偏于现实,因而最能击碎人们心中那道脆弱的心灵防线。社会教育强调规则第一,胜者为王。

如果孟德斯鸠的说法正确,那世界恐怕早乱作了一团。如果社会教育与家庭、学校教育完全不同的话,那融入社会的人不就大变模样了吗?理想与现实有差距,却从未背离,不是吗?社会教育是以现实社会为教育内容的,没有人特意告诉你如何去做,只有心中真正接受,才能够领悟,才能生存下去。但社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对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扩展。后者给予爱与温暖,极少涉及社会的真实面目,但它们提前为你步入社会筑基,让你拥有坚实的基础。社会教育,充分表现了公平。你现在拥有的,全是你行动得来的。但当你无助时,也会有那么一群人在你身边帮助你,让你冰封的心融化。

理想与现实从未背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为高中生,我们即将步入社会。我们必须正确分清理想与现实,才能更好地踏进社会的大门。

【作者系湖南省岳阳县一中高二1807班学生,指导老师:王德保】

点评

本文观点新颖,有创新性。文章对孟德斯鸠的观点持反对态度,认为家庭、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是相通的。它先对“完全顺从于理想”和“完全相信现实”的两种人进行深入分析,说明其可怕后果,再论证孟德斯鸠的观点的错误之处,得出“社会教育从本质上讲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扩展”这一观点。

猜你喜欢

观点理想现实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理想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