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写得新颖之有个性色彩

2020-01-25郭金荣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考试记忆文章

郭金荣

训练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现代社会,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试。不仅我们学生少不了考试,就是一些成年人也少不了考试。很多同学觉得考试是一种负担,害怕考试,厌恶考试。每个人对待考试的心态各有不同。你经历的考试有什么感受呢?

请以“考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⑤不少于800字。

技法指导

所谓文章“有个性色彩”,就是我笔写我想,我手写我心,我口表我意,写自己的话,叙自己的事,抒自己的情。那么,文章怎样写才能有个性色彩呢?

一、培养写作的思维个性

人的艺术视角历来都是多样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观。如果用在写作中,那么这种艺术视角或审美观就可以看成是写作思维。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很多同学都谈记忆移植带来的好处和问题,但有一位同学却通过一个没赶上记忆移植却生活在“拥有着霍金、盖茨之类的大脑”的时代的失业者的醉眼,观察“记忆移植”,谈了“酒后真言”。

二、鼓励表现个性的思想

中学生已经具有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尽管不是很成熟,或许还可能不是很正确,但体现了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还是有关“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一位同学在自己的文章中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在这样的一个世界里,人已找不到自我了,一些人的生命出现了空白,而另一些人的记忆却又多出了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这或许也是一种悲哀吧”。在不少“移植名人记忆,享受生活”的想法中,这位同学在文章中表达的看法不可不谓标新立异,独出心裁。

三、强调写作借鉴要有个性

写作方法的借鉴,也应该强调“个性”,即别人的东西能够充分为我所用,而我所用的东西带有我的特点。在一篇谈电脑对学生是否有影响的作文《取舍之间》里,作者把逻辑的“三段论”用到了文章布局中,在阐明观点之前先确定一个大前提,譬如“任何事物都是有得必有失”“舍弃,总是人们很难做出的选择”“我们常常沉醉于取得乐趣,却难以割舍”,等等。这种形式上的借鉴,使得论证严密、结构严谨,同时体现了个性。

四、提倡语言表达的个性化

我们要大胆使用一些并不很成熟但极富个性的哲理性语言、独特的句式、独创的词语等。请品味下面几段个性化语言:“不满足的人们行色匆匆奔向他们心向往之的快乐,从不留意途经之处的风景;而知足的人们则在前行的路上轻轻点开每一处快乐之源,让快乐围绕身旁”“取,一定要取之有道,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重要什么必要”“电脑没有思想感情,人和电脑共处时间长了,大致还不至于把头弄成方的或者脑细胞变成了小芯片”。

五、选用独特的形式

表现形式的独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文章结构能打破常规框式,不受一般开头、过渡、衔接、照应、结尾等常规所限制,文章结构完全按表达需要而灵活变通;另一方面,是指采用的文章形式与众不同,如标题式、诗歌式、日记式、书信式,等等。

六、斟酌取材的特色

一篇文章如果取材陈旧,拾人牙慧,甚至只将作文材料中举的人或事作一些补充性的叙述或描写,那么就难以显示出个性。只有取材不落俗套,从生活中采撷那些闪光的富有特色的人或事来写,才能写出个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扩展阅读范围,时刻关心社会生活和国内外热点,多多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为写作取材储蓄充足的“材源”。

優秀作文

考试前后

◎赵安韬

离期中考试还有六天。期中考试安排表还没有张贴出来。“唉,到底什么时候考试?”“是先考语文还是政治?”“政治和历史是开卷还是闭卷?”……班里一片考前的紧张气氛。

还有五天。人人自危。班里就像一个充满了氧气和氢气的集气瓶,似乎一点火光就能使之爆炸。而政治老师的一句话——“不再像初中那样,高中政治全部闭卷”,也就成为了导火线,班里立刻炸了锅。很多同学都在嚷嚷着怎么不早说,平时根本没有背书。

还有四天。我已经沉不住气了,可老师还在不紧不慢地讲新课。于是老师在上面讲,我就在下面偷偷复习。偏偏老师这几天上课不停地走动,不停地提问。

还有三天。怎么办?我的英语单词还有很多没背,语文练习还没做完,数学卷子还没做……

还有两天。算了,练习做了也不一定考得到。我开始自我安慰了。

只有一天了。我害怕高中第一次重要的考试考砸了,我害怕辜负了妈妈的殷切期望,我害怕失去在同学中的威信,害怕老师的眼光……于是我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听着她那一如既往的唠叨,心里竟然宽慰了不少,于是昏昏睡去。在梦里,我好像梦到了考题。

考试第一天,面对试卷,心里懊悔得不得了:最后一题明明是练习册上的,我居然没做过!

第二天,心情,阴转小雨。化学考砸了。明明知道那道题做错了,可无论我怎么检查都找不出错来,手心里开始冒冷汗了。

第三天,心情,小雨转大雨。物理考砸了。坐在教室里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去荷花池看星星。可是看了一晚上,我都不清楚天上到底有没有星星。

第四天,心情,转晴。我担心了很久的数学居然出乎意料的简单。待考完试,把书包一扔,奔回宿舍洗了个澡。爽!

考后第四天,终于熬到公布成绩的时刻了。啊!化学老师少给了我一分,于是急忙去找老师。可化学老师却平淡地说一分就不改了,太麻烦。我当时就有点儿闷闷不乐,因为我和第一名就差一分呀!想想自己原来并不是这样的,几分甚至十几分都不在乎,对于名次也无所谓,而现在居然为了一分跑上跑下,斤斤计较,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我只能说:大概是因为我已经成为一名高中生了吧!

点评

作者写的是自己刚跨进高中的生活。它没有一般高中新生惯于大写的雄图大志,也没有“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豪言壮语,而是客观真实地记叙了高中第一次考试时的内心活动,展示了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心灵的压力和阴影。由于抒写的是真情,倾吐的是心声,表达得极富个性,文章就显得很有特色,也很有感染力,是“货真价实”,而不是“包装”出来的真正的优质产品。

猜你喜欢

考试记忆文章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