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幼儿园的“会议”制度
2020-01-25孙进
孙进
儿童会议的形式和阶段
儿童会议在德国各地幼儿园中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在有些幼儿园,儿童会议每周或每月定期举行,也可根据需要临时召开。通常是由全体儿童与幼儿教师(或其选出的代表)共同商讨和决定幼儿园的事务,如规划节庆活动,布置游戏空间,制定解决冲突的规则等,也可以仅仅是倾听孩子们或教师的一些意见和看法。这种形式的儿童会议在有的地方也被称为“儿童议会”或“幼儿园议会”,有规范的议事规则和形式,例如,由学生代表或教師代表负责主持,由教师代表负责记录,代表们轮流发言,以简单、多数的原则通过表决等。父母和其他感兴趣的人也可在征得同意后列席儿童会议。
在有些幼儿园,儿童会议每天举行,通常是让孩子们决定他们当天想要参加的活动。这种形式的儿童会议是幼儿园日常活动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具有一定的仪式和流程。以德国斯图加特一家幼儿园为例,这种儿童会议制度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开始阶段: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进入举行儿童会议的地方(固定的房间,在夏天也会在室外),围成一个圈坐好。9点45分,儿童会议正式开始。开场仪式是共同唱一首歌。歌唱完后,孩子们也就慢慢安静了下来。负责主持会议的教师会选出一个孩子作为儿童会议的助手。儿童助手的任务是数孩子和教师的人数,大家也都跟着一起大声数数。主持人根据参加者人数决定需要分成几个活动小组。通常来说,每个活动小组由3-6个孩子和1-2位教师组成。
核心阶段:主持人开始征求孩子们的活动建议,“你们今天想要做什么呢?”孩子们会提出各种不同的建议。例如,有人建议在院子里扮演骑士,有人建议化妆,有人建议搭积木,有人建议扮演警察,有人建议在床垫上蹦跳,有人建议拿粉笔在地上画画,有人建议玩沙子和攀爬,有人建议去树林里找蘑菇。教师也可以提出活动建议。之后,大家会一起讨论各个提议的可行性。例如,如果外面在下雨的话,室外的活动建议就不能被采纳。主持人会根据孩子们对提议的反应做出选择,尽量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有时会将两个相近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在采纳了某个孩子或教师的提议后,主持人会先问一下提议者有没有理想的参加者。假如提议者说自己希望某个孩子参加这个活动小组,主持人接下来就会问被选中的人是否愿意参加。
在活动建议被采纳之后,主持人会以图片或实物等形象的符号对该活动进行标识,将其放在围坐的圈子中央,同时放上一个可放置6颗鸡蛋的空盒子。儿童助手将玻璃球分发给孩子们和教师。然后,他们决定自己参加什么活动。尚不会用语言表达愿望的幼儿可以依靠形象的符号做出选择,将自己的玻璃球放到对应的鸡蛋盒子里。在这个环节,有时出现的一个情况是,某项活动许多孩子都想要参加,但是最多只能有6个孩子参加。这时就不得不要求孩子做出妥协,改选其他的活动。有时,有的活动提议无人响应。这时,主持人就会在征得提议者同意的情况下,取消该活动建议,征求新的提议。有时,个别孩子会出现犹豫不决的情况,这时教师就会给他提建议,加以引导。最终,每个孩子都会自己选择好他要参加的活动。
结尾阶段:在孩子们和教师都做出选择之后,主持人会请儿童助手或其他孩子将玻璃球和鸡蛋盒等道具收拾好。负责记录的老师会当场宣读每项活动的名称及参加者,确保每个孩子都知道自己参加了什么活动。这个儿童会议记录会之后会挂在幼儿园入口处的宣传栏里,供家长们查阅。儿童会议到此正式结束,孩子们开始分组活动。
儿童会议制度对儿童发展的益处
现有的研究表明,儿童会议制度有助于促进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首先,儿童会议制度有助于孩子认清和表述自己的需求,形成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儿童会议制度要求孩子在群体中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并和其他孩子和教师进行交流,有助于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其次,儿童会议制度让孩子参与日常决策,参与决定自己在幼儿园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而且可以让孩子们认识到: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改变些什么,体验到自己行为的效果和影响,增强其自我效能感。
再次,儿童会议制度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能力。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实现自己的愿望,他们需要和其他的孩子以及教师合作和协商,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除了关注自己的愿望和需求之外,孩子们也能学会倾听、尊重和接纳他人的愿望和需求,并在需要时改变自己的意见,做出妥协。
最后,儿童会议制度有助于孩子从小熟悉民主议事和决策的规则,积极参与和影响与自己有关的社会事务,为日后参与民主社会的生活做准备。
儿童会议制度的设计是基于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很好地体现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帮助孩子自己做)。这一制度看上去很好,但在德国幼儿园的引入也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变革过程,也曾遇到过阻力。因为给孩子们自由决定的空间,就意味着要限制幼儿教师的决定空间,要求幼儿教师做出改变,比如要对孩子有充分信任,要有耐心,平衡好放手和干预的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