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2020-01-21姜春
摘 要: 这四首纪念周总理的诗歌,视角独特,情感真挚,意蕴深远,超越时空,艺术地表达了对周总理深沉的怀念与纪念。《诗人周恩来》选取周总理青年时期学习、生活与革命活动片段,直接引用或化用周恩来的诗来写诗,生动地再现了“五四”前后的诗人周恩来形象。《沉思》通过周总理的一幅经典照片,运用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诗家语”,生动再现了晚年周恩来忧国忧民的形象。《告慰》选取周总理日常生活中与祖国日新月异中的一些代表性意象,通过叙述腔调与视角的变换,或直接倾诉,或间接告慰,引起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缅怀。《悼周恩来总理》,通过生与死的辩证,巧妙自然的起承转合,抒写了周总理的精神永存。
关键词 :周总理 “诗人” “沉思” “告慰” “英雄”
在中国新诗的百年历史上,曾因一位伟人的离世而“出现过集体性歌哭与追忆的诗歌现象”,国内外的诗人们用不同的语言,从不同的视角,抒发了对这位伟人的爱戴、敬仰、思念、感激之情,“表达了对这位伟人精神禀赋的体悟与解读”a。这位伟人就是周恩来。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b周恩来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华民族的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c。本文选取较有代表性的抒写周恩来的几首新诗进行赏析,就是“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d。
一、谱写革命篇章的“诗人”
众所周知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与外交家,而鲜有人说他是诗人。那么诗人木斧的诗作以《诗人周恩来》e为题,是哗众取宠,还是另有深意?
这首诗创作素材与视角选取的是周恩来青年时期学习、生活与革命活动片段。说青年时期的周恩来是诗人,作者是有充分的事实依据的。诗作共分五节,每一部分都以“那个时候”开始,就是特指“五四”前后周恩来的某个人生重要阶段,而每一个重要阶段,周恩来都有重要的诗作呈现。作者几乎将周恩来大部分新诗中的重要诗句都巧妙地凝练浓缩于诗作之中。
第一部分,提到“那个时候,在东京”,使人会立刻联想到1917年周恩来东渡前夕写下的“大江歌罢掉头东”的诗句,这是和过去决裂而义无反顾的抉择,是要去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此时正值“五四”前夕,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正在提倡新诗创作。周恩来与他们一样,在文艺领域也要打破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新诗刚刚露出脸蛋/诗人周恩来便出现了”。因此,诗歌第二部分说“那个时候,周恩来的名字/同李大钊刘半农康白情齐名/一起登山远望,一起高歌/一起迎接新诗的曙光”,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有学者根据周恩来的新诗《赤光的宣言》指出:“如果说,李大钊是最早提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新文学创作的理论家;那么,周恩来则是最早把共产主义思想带进新诗创作的诗人!”f可以说,周恩来的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第一批文艺硕果,是“五四”新诗创作的光辉成就。
在日本期间,周恩来阅读了不少马克思主义著作,在彷徨苦闷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1919年4月,周恩来由日本回国前夕, 在樱花盛开的岚山写下了《雨中岚山——日本京都》 《雨后岚山》 《游日本京都园山公园》 《四次游园山公园》等四首白话诗。诗作第三部分的“万绿丛中拥出一丛樱”出自《雨后岚山》一诗,该诗表达了周恩来接触马克思主义之后的振奋与欣喜,让他看到了救民于水火中的路径,也因此,他毅然“返国图他兴”;“壮烈的死,苟且的生” 出自1922年初周恩来为我国早期工人运动的著名领导人、惨死于军阀刀下的黄爱写的悼念诗《生别死离》。他从战友为革命的壮烈牺牲中“渗透了”生与死的真正价值,赋予哲理地讴歌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壮烈的死”,厉声痛斥剥削阶级市侩的“苟且的生”。
第四部分的“模糊中的一点光明/如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娇妍”,出自《雨中岚山——日本京都》。年轻的周恩来从初步接触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中看到了“一点光明”,他深信,这点光明足以拨开浓雾,给人民带来美好的前景。第五部分的“赤色的旗儿飞扬”出自周恩来的《生别死离》,他把这首诗寄给国内的觉悟社社友,并在信中写道:“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此时飞扬的旗帜“成为绚丽的一种颜色”,“那個时候,诗成熟了/诗人周恩来告别诗坛/又飞向一个新的亮点”。从东京到巴黎,周恩来上下求索,经历了从懵懂到获得真理的人生蜕变,完成了求知的阶段性任务,重新起航。
当然,周恩来又并非一般的诗人。因此,诗作说周恩来是诗人,又有双关之意。诗作不仅生动地再现了“五四”前后的诗人周恩来形象,也抒写了他苦寻救亡图存道路的革命历程。青年时期的周恩来确实堪称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同时也是在谱写中国革命与中国未来的壮丽诗篇。诗作直接引用或化用周恩来的诗来写诗,切中题旨,视角独特,特色鲜明,意境深远,是一首纪念周总理的上乘之作。
二、忧国忧民的“沉思”
诗人公刘这篇《沉思》g的创作,有着清晰明确的背景与素材指向,就是周总理的一幅照片。这是记录周恩来晚年形象的一幅风靡世界的经典作品《沉思中的周恩来》,由意大利摄影家焦尔乔·洛迪摄制于1973年1月9日,地点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内。照片上的周恩来微侧身躯,面容冷峻而又刚毅,消瘦的面颊在点点老年斑的缀饰下,似乎更增添了几分苍劲而超脱尘世的英气;他剑眉微蹙,唇角紧闭,眉峰间凝聚着无穷的魄力、意志和信心,透出了砥柱中流般的气概。
这幅照片激发了诗人公刘的创作灵感。诗作以“既然历史在这儿沉思,我怎能不沉思这段历史?”这样既饱含哲理又极具诗意的语言开篇,意味隽永,自然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晚年的“沉思的总理”,“凝望着敬爱的人啊——/想起您弥留的日子”。“记不得曾有过什么照片能使我如此激动,难以自持”。由此,诗作进一步深发开去,以迥异于摄影的高度艺术化的语言,刻画了周总理晚年忧国忧民,与人民心连心的生动形象。他是“一名期待恶战的老兵”,“一面召唤风暴的旗帜”,“敌人害怕您静若悬剑,人民信赖您稳如磐石!”这是从抽象的宏观方面对总理进行描述。接着又从具体的微观上对总理进行观察。“那布满面颊和手背的老年斑啊,也仿佛都是些傲霜的梅枝”。“双眉乃勇士横握长刀”,“ 目光揉动着冰与炭”, “紧闭的嘴唇昭告人们:这里蕴蓄着乐观的诗……”至此,周总理的晚年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照片以直观的形象打动人,而诗歌以审美的话语蕴藉感染人。诗作不仅做到了景与情的统一,也做到了音与情的统一。诗作押的是“衣期韵”,读来有阻塞不畅、低沉压抑、不吐不快之感,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历史时期,总理有多少苦、多少痛无法言说,以及独撑危局的艰难;也似乎可以感受到人民重压之下将要爆发前的沉默与愤怒。诗作运用“诗家语”,勾勒出了生动可感的总理形象,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共鸣。于是,诗作后面带有议论色彩的直抒胸臆的语言就有了着落,就不会显得单调与突兀。“而您却是永恒的永恒呀,除非大地寂灭,除非江河消失!”“红色的星斗啊,您的光芒永远是对开拓者的战斗启示。”“玩火者!休得放肆!十年,百年,莫妄动一根手指!”这正是作者的沉思,是照片《沉思中的周恩来》给作者带来的沉思,那么我们读者应该又有何沉思呢?或许这又是诗作的另一层深意。可以说,公刘的这首诗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创作高度。
三、人民意蕴深远的“告慰”
《告慰》h是杨德祥为纪念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创作的诗篇,气势恢宏,特色鲜明,意蕴深远。诗作分“之一”——“之五”,具有组诗的形式,但因其意象集中、主题鲜明,笔者更愿意将其看作一首长诗的五个部分来进行分析。
北岛有诗云:“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卑鄙者追逐“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臧克家语),然而卑鄙者或许可以横行一时,但真正被人们铭记的却是那些高尚者。周总理无疑是高尚者中的伟大者,他甚至连墓碑都没有,但在他死后,人们依然以各种形式来纪念他。“没有留下墓,没有留下碑,只给江河大地留下一把骨灰”,诗作之一部分,由此开篇,展开了对周总理的纪念与告慰之旅。但如何告慰总理呢?“想带一壶绍兴老酒与您碰杯,担心您批评:浪费也是一种犯罪”。“想送两把淮安油馓给您开胃,又怕您会说:这是变相的行贿”。作者巧妙地从周总理人生的起点,祖籍浙江与故乡淮安开始,以质朴的语言表现了总理的高尚人格,同时这一部分还暗含着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强烈对比,开篇就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与思想的共鸣,给全诗奠定了基调。
诗作之二部分,显然变换了叙述的腔调,不同于第一部分的铿锵有力,语言变得舒缓起来:“我忽然想起您生前爱听的歌子,那么,就给您献上一首:《洪湖水》”,“你抬起双臂、舒展双眉,我又见到一位可亲可敬的指挥”,“青山跟着唱呦唱得飞红流翠,鸽哨和柳笛赶来参加伴奏的乐队”。诗作选取总理喜欢的歌曲作为表现意象,将生活中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总理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引起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缅怀之情。
诗作之三部分,又变换了叙述视角,从前两部分的以“我”为主的人称叙述,转向了以“你”为主的人称叙述。“你轻轻询问怒放的腊梅:为何提前报告满眼亮丽的春晖?它说花城已不是南方的领地,流金的日子时时有鲜花护卫”。周总理在与腊梅花进行深情的对话,鲜花向总理报告香港回归、澳门即将回归的好消息。“多少泪花呀多少心花,要向您讲述别后的大喜大悲……”叙述视角的转换与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带来了不一样的抒情效果,显得独特而新奇。
如果说前面三部分还是一种间接的“告慰”,那么后面两部分已经转为对总理的直接“告慰”。诗作之四部分,作者“講”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变,告诉总理,他为之奋斗的宏伟蓝图,许多已经成为现实。“讲春天的故事多么优美,您的夙愿已变成远航的船桅”,“讲京九的汽笛”,“讲三峡的大坝”,“讲十月的阳光”,“您的寄托已变成秋果累累……”诗作之五部分,则向更深处拓展,告慰总理我们会继承他的遗志与未竟事业,继续前行,“尽管前面的路还有风雪,新世纪的曙光已与我们紧紧相随”。这种自信的来源就在于:“因为在您骨灰撒过的地方,正繁茂着国威、军威、民威……”诗作的这最后两句也恰到好处地呼应了开篇的前两句,使整首诗的意境得到更充分的表达,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
四、永远活着的民族“脊梁”与“英雄”
著名诗人臧克家有诗云:“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i周总理就是这样一位虽死犹生的伟人。新加坡人椰玛的诗作《悼周恩来总理》! 0,通过生与死的辩证,艺术化地再现了周总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一生。诗作分为四个部分,起、承、转、合巧妙自然,是一首难得的怀念周总理的诗歌佳作。
第一部分写总理逝世的噩耗传来,全国与世界人民为之悲痛的动人情景。“全中国的江河都为他悲哭,全世界的海洋都为他哀恸”。“八亿人民的悲痛”“已埋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因为总理的死足够惊天动地,所以诗歌“起”得比较直抒胸臆。
然而在紧跟着的“承”的部分,诗作采用了不一样的表现形式,进入了赋予形象化的描写与呈现。总理犹如春天,依然在温暖着我们。“在春光明媚的芙蓉国里,每一阵春风都有他的温暖”。
于是,诗作自然地“转”到第三部分,这是整首诗的核心部分。这部分起首就是“他还活着,他还活着”。总理已经死了,他怎么可能还活着呢?由于有了前两部分的起承,这里转就不显得突兀,但仍需继续升华。“他同社员一起播种,他同工人一起劳动”,人们期盼着伴随早晨“第一道灿烂的霞光”,依然可以看到他“满带笑容的脸”;希望“晨风抹去他一夜的疲劳”。人民对总理日夜操劳的心疼与深情怀念溢于言表。紧接着,诗作再一次咏叹“他还活着,他还活着”,总理活在“江河湖海”“崇山峻岭”“矿山林海”,活在“人民的心中”。
最后,诗作“合”得也很精彩,呼应了第一部分总理已经去世,“他的骨灰已撒遍/伟大的中国大地”的无情现实。作者是一位外国人,他期望“中国朋友”“送一把泥土给马来亚人民”,将“这一把含着他的骨灰的泥土”“撒在马来亚的矿山胶林”。至此,诗歌一气呵成。
“他还活着”是整首诗的“诗眼”。诗作通过死与生的巧妙转换,抒写了周总理不平凡的一生,同时揭示了“生”与“死”的辩证意义,死只是肉体的消失,生却是精神的不朽。周总理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早年求学海外,为的是“邃密群科济世穷”,直到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不朽的功勋永垂史册。虽然他已经“死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着”,他的丰功伟绩、崇高思想与人格风范永远深深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
五、结语
由纪念周总理的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深刻地领略到他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周恩来同志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 1,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是“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 2的重要原因。这也就是习近平所说的“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经过血与火的冶炼后积淀下来的民族精髓”,“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与走向繁荣富强的不竭动力”! 3。面对当下文艺创作与批评领域“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 4的不良现象,弘扬周恩来精神显得尤为必要。最后,我想用郁达夫《怀鲁迅》中的话来收笔:“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5我们文艺工作者必须通过各种文艺形式来抒写周恩来这样的民族脊梁,弘扬周恩来的不朽精神,那么我们的民族才能在新时代胜利前行。
a 赵恺、施军主编:《思念与前行——纪念周恩来新诗精选·前言》,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页。
bk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3月2日第2版。
cd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党建》2016年第12期,第9页。
eghj赵愷、施军主编:《思念与前行——纪念周恩来新诗精选》,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74—175页,第122—124页,第169—172页,第70—72页。
f 陆维天:《铁肩担道义 华章挹清芬——谈周恩来青年时代的诗》,《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1995年第(1、2期),第135页。
i 臧克家:《臧克家诗歌精选》,青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270页。
ln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2页,第25页。
m 姜春:《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的“鲁迅”》,《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第541页。
o 郁达夫:《怀鲁迅》,见《郁达夫文集》(第4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62页。
基金项目: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ZWB001)阶段性成果;获得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2015ZSJD010)、淮阴师范学院创意写作研究中心经费资助
作 者: 姜春,文学博士,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