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铅笔之歌
2020-01-20冯秋
冯秋
国民众筹建厂,历经战火洗礼、私营窘境、合营发展、“飞”上太空,85年来,一只小小的铅笔,记下了“中华”攻克核心技术的不易,也写下了我国从“连一支笔都造不出来”到中国制造享誉全球的艰难发展印迹。
那些年,小铅笔也是“洋货”
“中华牌”铅笔如今是中国第一铅笔有限公司旗下的知名品牌,已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著名品牌之一。如要讲起它的“前世”,则还需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
彼时,中国的铅笔行业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没有独立生产铅笔的能力。
直到1932年,在香港九龙,由国人投资将英商经营的铅笔厂改建为大华铅笔厂,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家铅笔厂。1933年,北京中国铅笔公司和上海华文铅笔厂又相继建立。不过,由于生产技术落后,这几家铅笔厂最终都未能立足发展起来。
看到中国铅笔市场被洋货占领,每年消耗数百万元,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吴羹梅心中充满愤慨,“虽九龙已有我国唯一之大华铅笔厂创设,然持此一厂,抵制外货,力当未逮,此种工业实大有提倡发扬之必要。”于是,怀揣实业救国愿景的他从日本归国,凭着在一家日本铅笔工厂实习的经验,在上海发起集资筹建铅笔厂。
在国人饱满爱国热情的助推下,吴羹梅与章伟士、郭子春等几个志同道合者一起,筹得5万元资金,解决了厂房、技术设备、原材料等难题。并于1935年,在上海建成中国第一家能够自制铅笔芯、笔杆及外观加工的全能铅笔制造工厂,将工厂定名为“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1942年公司改组更名为“中国标准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铅公司)。于是,第一支饱含爱国情怀的“完全国货”铅笔就此诞生。
此时,抗日爱国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吴羹梅请时任上海教育局局长潘公展手书“中国人用中国铅笔”几个字,然后用特殊技术,将墨宝影印在每支铅笔上。铅笔的品牌也与当时的时代潮流相呼应,比如当时就有一个品种的铅笔叫“500号航空救国”,吸引了大批国人购买。
此外,中铅公司生产的铅笔,比同档次的外国铅笔价格便宜10%-15%。依靠价格优势,中铅公司的铅笔逐步挤进由洋货充斥的市场,奋力争得一席之地,随后又成功地摆上了当时上海滩四大百货公司的文具台,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身价和知名度。
到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甚至通令全国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推荐采用中铅公司的铅笔。这为中铅公司带来了大量订单。
从那以后,中铅产品信誉、销量与日俱增,不仅在上海市场站稳了脚跟,还逐步扩大销售区域,远至云南、陕西、新疆等边远地区,甚至出口到泰国。
炮火下,“中铅”厂颠沛三迁
1937年,国内外风云突起,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火很快蔓延到上海,爆发了中国军民奋起抗击日军侵略的“八·一三”凇沪抗战,中铅铅笔厂沦于炮火之下,被迫停工。
为了不让呕心沥血所创建的企业沦于敌手,吴羹梅在职工们的赞同和支持下,响应国民政府经济部工厂内迁的号召,决定将工厂全部拆迁内地大后方。工厂职工在敌人炮火威胁下全力以赴,首迁武汉,再迁宜昌,三迁重庆。迁徙数千千米,川江水流湍急,装运机器的民船遇险,有十分之二的器材沉没于江底,职工们仍不改其抗日之志。
三次迁移,艰苦危难,几濒绝境的铅笔厂终于在重庆立足生产,成为大后方唯一的铅笔厂。在重庆期间,工厂两次被日机轰炸,车间、仓库均被炸毁,损失惨重。全厂职工在敌人淫威下,依然奋力抢修,坚持生产,承担起大后方独此一家铅笔厂应尽的责任。
在八年抗战期间,中铅公司自主生产了铅笔5141.4万支,其用户从重庆到延安,从城市到村庄,从战场到教室,从将军、士兵到一笔一画学写字的孩童,这家当时中国大后方唯一的铅笔厂,承担起了中国文教事业的重任。
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吴羹梅立即回到上海进行复厂筹备工作。直到1946年上半年,工厂建成并恢复生产,为首批上海内迁工厂从重庆返回上海复厂的企业之一。
复厂初期,中铅公司遭受美国铅笔大量倾销的严重威胁,同时,又受到原在上海的长城铅笔厂和上海铅笔厂两大强大对手的剧烈竞争,工厂的生产经营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
1948年,社会动荡不安,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原材料补货异常困难,中铅公司只得饮鸩止渴,通过高利贷款维持生产经营。在此恶性循环之下,工厂债务越来越重,入不敷出,难以为继。至1949年,工厂已陷于半停工状态。在重重困难下,工厂职工们承受了痛苦和煎熬,却依旧顽强抗争,把工厂完整地保存下来,为新中国成立后发展铅笔工业奠定了基础。
划时代,“101”笔绘新颜
1949年5月,上海解放。
同年9月,中铅公司积极响应人民政府号召,将一套月产能力2万罗的铅笔制造设备作为投资,与黑龙江省“公私合营哈尔濱企业公司”合资建立了“公私合营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这是上海第一家私营企业与外地公私合营企业合资建厂,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上海《商报》曾专门对此作了报道。至今,哈尔滨中国标准铅笔公司依然是全国铅笔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
1950年7月,中铅公司被国家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正式批准公私合营,成为上海轻工系统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从此企业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开始了新的历程。
合营后,职工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有了显著提高,看到国家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工程设计制图用的绘图铅笔需要量大大增加,而此时我国没有品质过硬的国产绘图铅笔,大量使用的还是价格昂贵的美国“维纳斯”牌绘图铅笔等舶来品。
职工们心潮迭起,立志要改变这种局面,试制高质量的绘图铅笔。经过数以百次的试验改进再试验再改进,终于在1954年3月制造出了“中华”牌101绘图铅笔,其质量与舶来品不相上下,这成为中国铅笔工业史上划时代的一笔。从此,外国绘图铅笔在中国市场上几乎绝迹。
1954年10月,上海铅笔工业合营合并,中铅公司改名“公私合营中国铅笔公司一厂”,后再次改名为“公私合营中国铅笔一厂”(简称中铅一厂)。1956年1月,国家将“公私合营中国铅笔三厂”(原创建于1937年的长城铅笔厂)并人中铅一厂,后又将“五华五金文具制造厂”和8家小业主单位并入其中。
通过行业改组,中铅一厂扩大了企业规模,生产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产值、产量成倍增长。不仅逐步还清了以前的债务,工厂还实现了扭亏为盈,1957年利税总额达到163.9万元,利润达140.7万元。
此后,中铅一厂不断进行技术革新。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不断从国外引進技术设备,对旧设备、旧工艺进行了全面性的改革改造。1956年改革采用回转筒烘芯机代替落后的手工烘芯工艺;60年代革新成功磨头,刨杆联合机等数以百计的技术革新项目接连投产。
不断的技术革新,改变了铅笔厂原来技术设备落后的面貌,并开始大批量出口铅笔。1959年,中铅一厂申请注册专用于出口产品的“象”牌商标,大批量生产出口“象”牌铅笔,再次扩大了出口数量。到1965年,中铅一厂出口产品交货量达到1.13亿支,占铅笔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为我国从铅笔进口国转变为铅笔出口大国起了支柱作用。
上太空,“中华”牌誉满全球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空,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伴随3位航天员一起“上九天揽月”的,正是来自“第一铅笔”自主研发的“神来之笔”——太空出舱用铅笔。
这支太空铅笔绝非一般,它对品质要求极其苛刻,不仅要具有一定硬度,否则笔芯在太空恶劣环境一旦断裂,碎片可能会对宇航员造成伤害;同时,笔芯要具有一定浓度,宇航员进行远距离交流时,书写内容才能看得清。
但笔芯的硬度与浓度天生就是一对矛盾。浓度高的笔芯往往硬度低,反之亦然。要做到硬度和浓度同时具备,这让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都眉头紧皱。
此前只有美国与苏联研发过太空书写笔,也没有公开的参考资料。面对这项艰巨的挑战,中铅设计团队通过反复试验,调整铅芯石墨与黏土的配比,改进烧结的工艺。经过两年的苦心研究,经历上百次失败后,中铅最终实现了出舱铅笔芯达到4B的浓度、HB的硬度,成为中国铅笔史的首创。
在攻克核心技术难题的同时,中铅人也精雕细琢着太空笔的细节。因为谁都没有见过太空笔,因此研发人员只能在模拟试验中摸索。考虑到宇航员身着航天服下的握笔条件,太空笔必须保持一定的长度和粗度,又要防滑。研发人员借来太空手套,反复模拟宇航员握笔姿势,确定了最佳的杆径为18毫米,又为太空笔设计了防滑环槽与连接手绳,防止笔从太空员手上“飞出去”。
太空笔的研制成功,让中铅对铅笔工艺的内涵和科技含量更加自信。此后,它又不断对工艺进行改革,花重金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并主动将出口铅笔送出入境检疫局按玩具出口检验标准进行检测。多年来,中铅公司出口产品检验批次合格率和成品出厂检验企业自检率都达到100%,全部达到国家A级质量水平。
同时,中铅又研发新材料替代铅芯中的石墨和粘土,更绿色;结合奥运、世博会将时尚元素融进“中华”,更迎合市场;设计三角形容易手握的铅笔型号适合小学生书写,更细心……
质量上的过硬,让“中华”不仅在国内市场多年稳坐行业头把交椅,也逐渐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符合欧美等国家技术性上的贸易要求,约一半的产品都出口海外。如今,“中华”每年销量约在15亿支左右,最高达22亿支,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岁月悠悠,作为上海的老字号品牌,“中华”铅笔始终以其过硬的品质与良好的声誉,深入几代人的心中。在中国铅笔制造业的发展史上,“中华”举足轻重,在未来,“国民铅笔”的荣耀辉煌亦将继续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