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活动化设计的有效方法探究

2020-01-20刘茂侠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1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语文方法

刘茂侠

【内容摘要】在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是最重要的发展目标。在此目标的指导之下,各位教师需要精心的设计教学方法,以活动的观点、原则以及组织形式来让同学们的主体能力,在课堂上得到更加充分的发展。各位教师应该把课堂时间更多的交还给学生,让同学们能够在有限的时空当中得到更好的兴趣的激发,从而促进同学们更加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活动设计  自主学习  方法

对于同学们来讲,课堂上的组织活动更能让同学们有深刻的体验,这也是体验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在活动当中,各位教师能够与同学们的距离更加拉近,也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次教学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让语文教学能够逐渐步入理想化的质的飞跃。活动体验的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有更加真实的体验和思考,并且能够给出最真实的反馈,与此同时,语文课堂也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对同学们个人能力的积淀以及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养成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安排活动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各位教师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在课堂上以更加符合學生实际发展的教学情况来组织同学们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当中,但是如果没有任何的铺垫,直接使用活动教学的模式,反而会让各位教师和同学们都感觉到“水土不服”。因此,各位教师需要结合当前阶段的实际教学情况不断地推陈出新,要结合同学们的实际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的水平找到更适合同学们学习和成长的课程教学方法。

当前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当中仍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有很多学校为了更好地提高教研的质量,会不定期地组织各位教师开展公开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能力的交流,可是大部分的公开课的内容都是经历了提前的很多次演练,反而教师成为了整节课的导演,同学们被迫配合教师进行表演,就像是小丑一样戏味十足。那么对这样的课程进行思考,是不是更觉得仿佛就像是形式化的走流程,课堂的重点并不在内容上,也不在同学们的思考和个人能力的发展上。教师只会把自己的主观思想强迫传授给学生,抑制了同学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让同学们反而会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一种抵触心理。所以,其实提案活动的设计事实上也是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与教师交流和对话的实践过程,能够让同学们在亲自体验、动手动脑操作的动态化的学习过程当中唤醒自己的思维发展。

二、以活动形式开展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

为了让语文教学的活动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引导同学们学习和思考,各位教师精心的组织教学活动也应该有基本的依据,才能让活动的方案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主要来讲,对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取得明显成效的高中语文活动课基本上都是按照以下两种方向进行设计的:

1.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内容的根本性质进行活动方法的设计和选择

活动化的教学方法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对于各位教师来讲,这也提出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活动的形式应该是相对多姿多彩的。我们应该学会带领同学们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角色的研读,并且让同学们都能在交流和研讨活动、趣味竞赛活动、制作演示活动等形式当中有更加丰富的体验。具体的活动选择还应该根据课文的特点来进行更加灵活的安排。

比如说,如果要进行诗歌教学的话,就一定要把古典诗词当中洋溢出来的灵性和鲜活的特点通过活动展现出来。大部分的古典诗词的表达都比较含蓄委婉,但是表达出的故事情节却是跌宕起伏的,所以只有在活动当中让同学们充分的展开联想,才能感受到古典诗词当中的优美意境。而这一过程完全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使用达到目的。我们可以把诗歌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或者是直接给同学们制作一段相关的视频,让同学们能够看到诗歌当中呈现的画面,这对同学们个人能力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而除了这种形式之外,诗歌的教学也可以采取朗诵活动、鉴赏活动等方式进行。例如,《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一首散文诗,在这首诗歌当中就有“三美”的存在,也更适合同学们进行诗歌朗诵的活动,声情并茂的诵读方式更有助于同学们把握诗歌当中的情感和意境的美,让同学们更好地与诗人的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

2.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进行活动方法的设计和选择

其实,教学活动的设计本身也是一种劳动创造的过程,所以各位教师,为了让这种教学的劳动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还必须要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以及个人能力的发展。主要来讲,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完成两项相对较为重要的任务:

(1)以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

语文课堂上问题、情境的创造也是课堂基本教学形式的一项重要内容的设计。需要各位教师在正式开始上课之前,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把教材当中的重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给同学们更有针对性的引导。同学们通过讨论和交流的过程解决问题,从而逐渐地达到教学的目标。在具体的问题设计当中,我倡导各位教师需要注重问题的层次性,而且也要让提问的过程带有一定的拓展性的设计,尽可能地让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理解知识的过程当中能够由表及里,这样才可以真正的发挥学习活动的意义。以《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为例,实际上在课文当中出现的曹雪芹的《红楼梦》的节选《林黛玉进贾府》的篇幅也是比较长的,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非常容易遇到障碍。所以我根据教学的实际,重点给同学们设计了三个引导的问题,让同学们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相关的活动:第一个问题是让同学们用笔在课文当中把黛玉进贾府的行踪勾划出来,从而理清全文的发展思路。第二个问题是让同学们在课文当中找到林黛玉在贾府的所见所闻的介绍,感受当时贾府的真实环境,对典型环境的意义加以探讨。第三个问题是让同学们结合人物的出场来品味不同人物的语言特色,充分地与他人以合作交流的方法分析每一个人物的不同个性。三个问题是层层递进的,能够让同学们在活动当中充分的发展个人的能力,而且也可以为同学们创造一种良性的讨论空间,让同学们能够有更加轻松愉悦的体验,从而促进个人能力的增强。

(2)以活动的情境带领学生实现提升

不同的活动安排应该有不同的情境创造,这些情境更有助于同学们在课堂上感受教学活动,给同学们创造更好的体验。活动需要给同学们规定相关的目标,我们不仅可以带领同学们开展课堂之前的导入活动,而对于教材当中蕴含的可以进行活动、设计的因素也应该充分的挖掘。比如说,我们带领同学们朗诵《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歌时,以往的教学教师会平铺直叙的给同学们阐述这首诗歌的时代背景,可是这样的方法并不能让同学们在课堂上,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课堂氛围会显得更加索然无味。我们都知道这是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歌,围绕这首诗歌也有很多可以追忆的东西,比如电视剧《恰同学少年》,我们可以给同学们进行电视剧相关事件的介绍来引导同学们学习效果的增强。再例如《祝福》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一,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选择人物肖像的描写方法进行活动设计的形式,因为这一部分内容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所以让同学们读肖像、品肖像、写肖像的过程才更能让同学们把握重点开展交流,让同学们能够及时地对其他人的评价做出纠正和补充,对同学们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这属于是一种较为别开生面的活动设计,让同学们的各种感官都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并且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展,这样的活动形式也能给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三、通过有序的课程设计给同学们搭建广阔的活动平台

1.组织学生开展充分的课前预习

俗话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其实课堂的教学也是如此,提前带领同学们进行预习的活动更像是课堂的热身,这个活动必须要建立在同学们个体认知的基础上,有限的课堂时间要想发挥更高的效率,课堂热身的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参与到活动当中,我们就必须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找到那些能够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知识或者生活的经验,让同学们在课前就能对其中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思考。而为了让课堂活动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我们也可以安排一些表演的形式,而这些必须都是要在课前做好准备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课前丰富的准备也是为了在课上能够让同学们的心理状态发挥到最佳,是给课堂表现打基础的过程。而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预习的过程也能让同学们从课堂上的被动地位转为主动的地位,给同学们更好地感悟语言的机会。

2.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合作、多互动

合作和互动的环节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的交流。在语文课堂的活动中,凡事都是以同学们构建语言框架为目标的,所以我們更要调动同学们积极的参与性,要让师生能够展开平等的对话,从而让同学们也能在课堂活动当中更加自信的表达,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同学们更加有目标的发展。

3.在课后时间适当进行拓展和延伸

通过有限课堂时间当中的活动安排,同学们能够了解到文本教材当中的内容,但是教学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此,各位教师也必须要做好适当的拓展延伸的,还要能够尽可能地把教材放大,要能与班级、学校、社会或者更大的空间作为语言实践活动的基础。语文的知识积累就是为了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得以更好的运用,也希望各位教师能够积极的在生活当中组织同学们观察和思考,让枯燥的语文知识散发出不一样的魅力,给语文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源头活水。

课堂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在精心的形式组织之下,让同学们能够激发自己的参与欲望和表演的热情,每一个同学都是有独特的个性,课堂上,帮助同学们的活泼个性得到发扬,也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高中语文的教学需要在阅读实践和言语运用当中,让同学们的个人能力得到发展,这也是语言积累和内化的过程,但是同时也需要各位同学,把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进行更加准确的输出,只有这样,才能让同学们的精神、智慧以及思维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希望在这样的双向反馈的环境当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情感和认知等多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余辉.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活动体验”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39-43.

[2] 钱斌芬. 教学智慧的多样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探究[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5:47-48.

[3] 赵有银. 探析高中语文教学活力课堂的生成——以苏教版教材为例[J]. 考试:教研版,2013:88-88.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高中语文方法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可能是方法不对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