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

2020-01-20包小东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1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包小东

【内容摘要】高中数学内容相对于初中数学是更加困难,思维逻辑更强的,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在数学上的学习比较吃力,课堂的教学效率明显偏低,为了保证学生进行全面发展,以更好的知识储备来应对全国高考。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核心素养的渗透,善于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尽心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在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学科核心素养渗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需要具备个人发展的能力,可以有效的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学习中不断的体现自身的价值,感受学习的魅力所在。因此在高中数学中教师需要加强核心素养的渗透,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断的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核心素养。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枯燥无味

高中数学内容相对比较困难,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比较深远,因此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无疑是加重了高中数学的难度,使得数学课堂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丧失了对数学的信心,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2.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容易忽略學生的主体地位,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教授学生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跟着老师的思路来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自己在数学上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不能举一反三,对老师产生了依赖性,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不能依靠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解决,阻碍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数学水平的提高。

二、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学科核心素养渗透的有效措施

1.结合实际出发,理论和实际相互结合进行教学

高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相互结合,不要一味的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理论知识繁多容易增加课堂的枯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理论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贯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以此来收获更好的数学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随机事件的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假设在一次高一的演讲比赛当中,一共有10个班,每个班各有1名参加的学生,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李华先抽签,抽到第一个的概率是多少。利用这种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在思考中找到答案。

2.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他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自主进行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自信心,才能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这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需要结合时代的思维和特点来更新自己的传统思想和教学模式,高中数学逻辑性强,知识理解比较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述空间几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等了解空间几何,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从平面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空间几何的特点。例如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直线和直线的位置关系,随后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个人价值的体现,从而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在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在面对新问题的时候,可以进行自我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和所学过的知识进行联想,找到新的途径来解决问题。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设置教学内容和题目的时候,需要了解相关内容的价值所在,从多方面来展现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探索自主思考的能力。函数在数学中的比重比较大,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在三角函数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面对晦涩难懂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大胆的想象,寻找解决的方法。

例如sin20cos10-cos160sin10这一道题目,乍一看比较复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善于分解这类的题目,转变成自己熟悉的相关公式,可以将cos160转变成cos(180-20)进行分解,降低题目的难度。

4.充分挖掘数学知识的联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应当充分挖掘数学知识内容的文化内容,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便于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高效渗透。例如在学习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从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入手,设置问题: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垂直的判定定理→平面和平面垂直的猜想推理。引导学生按照这一教学思路开展数学学习,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活动中,掌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掌握数学知识的文化内涵,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在今后新知识的学习中能够充分运用这一体系开展高效的学习,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5.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摆脱对验证性学习的依赖,发散数学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展探索活动,树立数学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应当注重教学内容的探索性,巧妙的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了正弦定理的知识时,教师为学生演示正弦定理应用在直角三角形中。询问学生是否能将正弦定理推广到斜三角形,将学生划分小组,小组之间相互合作集思广益,共同探索正弦定理的应用推广。教师适当的介入其中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探索,高效的吸收数学知识,丰富数学学习内容,发散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老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才能有效的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相互结合,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有助于开展相关的教学任务,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帮助学生提升思维,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可优化老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飚、王克亮. 还原数学概念自然性的教学策略初探[J]. 数学通报,2016 (10).

[2] 张华. 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 全球教育展望,2016(04).

[3] 陈章荣.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数学教学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8(24).

[4] 曾雪英、姚承佳. 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9(07).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东方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