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罗京的播音艺术创作理念与实践
2020-01-20刘卓
刘卓
2020年是著名新闻播音员罗京逝世11周年。作为《新闻联播》的播音员,罗京已经成为几代中国电视观众的集体记忆,而对于中国电视新闻数十年的发展历程而言,罗京是一个符号、一个标杆。
从1979年进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播音专业学习,至2009年48岁因病离世,罗京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新闻播音事业。30年里,他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工作任务。无论何种类型的稿件,罗京都可以将政策分寸、艺术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准确无误、清晰流畅地完成播报。罗京的成长伴随着《新闻联播》的成长,同时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他的播音艺术创作理念与实践,是值得后辈们继承和发扬的一笔财富。
一、立身之本——文艺为谁而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1]显然,艺术创作的“为什么人”应该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从广义上讲,新闻播音也是文艺创作的一种形式,即便是一字不差的有稿播读,也包含了播音员个性化的艺术处理,同样可以将其视为一种艺术创作。这种有声语言的艺术创作除了要服从于一般艺术创作的规律外,同样面临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艺术究竟为谁而作?在罗京看来,播音员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胸怀大局、立场坚定,并具备突出的业务能力。所谓胸怀大局、立场坚定,就是强调在播音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始终明确播音不仅仅是念稿,而是有着明确创作目的和传播诉求的艺术创作活动,有声语言层面的呈现只是这场艺术创作的收尾,而厘清稿件内容、层次,结合时代背景,了解表达目的,真正从根本上理解稿件才是艺术创作得以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站在无产阶级的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镜头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创作,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达到体裁风格与声音形式的统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出语言文化的精神实质,展现时代风貌,充满人文关怀,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感召力。”[2]张颂先生的这段关于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播音主持艺术的正确创作道路的经典论述,无疑是对播音艺术创作理想状态的一种诠释。罗京即以自己的实践努力践行着这种理想的艺术创作状态。
广播电视的新闻属性是第一性,播音员必须明确自己新闻工作者的身份。罗京的播音创作对新闻属性把握得十分准确。据康辉回忆,罗京在他刚进入新闻联播组时曾对他说:“从现在开始,你不要再仅仅执着于一条新闻,或某几句话怎么处理。在《新闻联播》的平台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起一种浩然之气。你坐在这个地方,要让人感觉这是中国的一种气派。”可见,在罗京心里,新闻播音早已脱离技巧层面的斤斤计较,转而开始思考播音工作背后的文化内核和精神底蕴。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中国应当以一种怎样的形象面对来自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又该以一种怎样的形象迎接全国人民的关切?尽管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引发了广播电视领域的巨大变革,但是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呈现平台,新闻媒体仍旧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罗京所强調的浩然之气,正是将宏大叙事层面的国家形象建构与新闻播音工作进行融合,为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培养这种浩然之气,一言一词、一举一动都要体现中国气派,这就要求新闻播音员不仅要领会、认可中国精神,还要在工作中践行,通过艺术深入人心的感染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罗京的播音始终坚持正确的创作道路,在创作中尤其具备大局观念和明确角色定位,这也是他在播音创作的道路上行走得如此畅达致远的重要原因。
二、能力结构——兼容并蓄、融会贯通
罗京与齐越、夏青、方明等老一辈播音主持艺术家有很多相似之处。齐越的播音雄浑豪放,夏青的播音严谨端庄,方明的播音潇洒遒劲,罗京的播音则持重稳健。与前辈播音员相比,罗京的播音既有一脉相承的共性,又在长期的播音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个性。例如罗京自己总结的“播音三决”:存在决定意识,内容决定形式,实力决定效果,就是从身份定位、播音创作规律和业务能力方面对老一辈播音工作者优良传统的继承。只是罗京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结合不断发展的媒介形态,不断打磨自己的播音业务能力,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艺术创作的创新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思考勃发出的一种新的特质,将这种特质准确捕捉并稳定下来,就会逐渐形成自身的艺术个性。罗京在自身的播音实践中不断追求创新。罗京对京剧很感兴趣,不仅学唱京剧,还巧妙地将京剧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中的端庄、严谨、规整、稳重提炼出来运用到自己的播音创作上,使得这些特质和自己沉稳的台风恰切地融合到一起,最终形成持重稳健的风格。播音主持在中国仍旧是一个年轻的领域,因此从戏曲、表演、声乐中汲取养分是快速发展的可行之路。事实上,罗京不仅仅注意从播音主持领域之外获得提高,还在播音主持领域之内不断尝试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20世纪90年代初,罗京作为主创核心成员参与创办了《现在开始播音》文艺晚会,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1997年7月香港回归之际,他参与编排和主持的《百年梦归》节目曾引起轰动。此外,罗京还多次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戏曲晚会》的演出,《国庆50周年阅兵》《十七大闭幕式》《抗震救灾大型募捐》《圆梦奥运2008》《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等大型活动现场和《欢乐中国行》《新年新诗会》《子午书简》《小崔说事》《国庆七天乐》等节目上,都能看到罗京的身影。罗京曾说:“我觉得作为一个播音员主持人,能力和经历要尽量广泛。一专多能,不管什么类型的都是好事,所以我把生活中一些喜好都作为一种储存,业余爱好和工作结合在一起。”不断尝试新的节目、新的主持角色,对于播音员主持人而言是一种挑战,因为长期形成的播音习惯既是一种经验后的可操作策略,又是一种限制与规约,当进入新的节目、承担不同的主持任务时,就是对播音员主持人自身能力边界的一种拓展。每一次的成功尝试都推动着主持人去完善自身的能力结构,从而更好地应对愈加复杂多变的播音主持任务。罗京这种从播音主持领域出发、在其他领域吸收养分而后复归播音主持领域的能力养成结构,成为他多年来出色完成播出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对后来者的提示。一专多能,是对主持人能力结构最为简单的总结,只是想要真正做到专与能并非一件易事。许多从业者对于一专多能中的“专”有所误解,总以为作为主持人要在某一领域成为专家,但事实上,这里的“专”更强调的是在播音主持自己的领域做到专业级、专家级的水准,在此基础上,完成多元能力结构的建立,才能体现出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素养。
三、专业技能——勤学苦练、与时俱进
张颂曾在罗京播音主持艺术论析座谈会上指出:罗京的艺术、语言造诣之所以高,根本原因在于他勤学苦练,具备了很深的文化功底和语言功力,所以他才能够在主播台上游刃有余,从容面对。所谓勤学苦练,既与一个人所处的知识技能环境有关,又与一个人的学习态度息息相关。罗京正是在这两方面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姚喜双曾经评价罗京:“罗京由于受到其生活经历、性格特点的影响,使得他对稿件内容的把握和体现十分到位。这种独特的感受,在播音风格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决定着独特的外部表达的可靠性和真实性。”[3]播音员主持人何以形成对稿件的独特感受并将这种感受准确、清晰地传达出来,显然这与播音员主持人大量专业的练习分不开。
罗京在经过大学的专业学习后,进入央视承担播音工作,那时台里播音员紧缺,因此他有机会承担各种类型的播音工作,获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属性远比理论属性突出,通过实践获取的提高也更易用于实践中,播音员主持人在工作中接触的播音任务虽然各有不同,但在一些核心要点上依旧存在相同、相近之处,大量实践练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自身经验的总结,建立个性化的知识图谱,以此为基准依据具体工作情况进行调整,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
当然,实践数量并非一定与播音创作的质量成正比。当下,许多学习播音主持艺术的学生过于重视实践,甚至在“实践”与“学习”中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显然这是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误解。如前所说,广义上讲,播音主持的实践也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既然从属于艺术创作,那么必然要遵守基本的艺术创作的规律。实践绝不应该是盲目的,而是在艺术创作规律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练习,如果违背了创作规律,只是在数量上不断增多,在质量上却是止步不前,甚至是退步的话,那么这种练习只是恶劣地重复,已然脱离了艺术创作的范畴,也不可能获得专业上的提高。罗京在数十年如一日的播音工作中,并没有墨守成规、自我设限,而是结合不断变化的媒介环境,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在艺术理论指导下,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并在完成基本的播音任务的前提下,拓展自身的边界,告别熟练工种,走向自由洒脱的创造境界,真正实现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
勤学苦练要重勤、重苦,只有勤奋且坚持才能有所收获。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播音员主持人天赋不错但却没能获得出色的成就,而是如流星一般只有短暂的灿烂,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坚持学习。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忽略媒介环境的快速变化与来自受众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无法在艺术创作领域有所突破,自然就会被艺术接受端所抛弃。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对自身专业有透彻的把握,同时还要对事物具有很强的预见性、评价力和判断力。有的节目还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能够运用个性化、通俗化的语言进行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表达,这就需要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其文化追求应该体现为: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这也是罗京的播音创作精神所呈现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四、职业精神——精益求精、敢于承当
对于播音员主持人而言,摄像机前的工作并不像观众看到的那样简单。新闻直播节目向来有着最为严格的播出标准,从稿件到配音,最终到口播的播音员主持人,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准把控。作为传播环节最后一棒的播音员主持人在获取更多观众关注的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责任。怎样让自己随时处在理想的工作状态,对于每一个播音员主持人而言都是重大的挑战,也是职业精神的最佳体现。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电视台原台长杨伟光评价罗京的工作时说:“罗京非常地认真、严谨、有责任心。我很信任他,把最重要的东西交给他播我很放心,他总能出色地完成。”业界和受众对于某位播音员主持人的认可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立起来的,在数十年的工作中,罗京以严于律己、从不懈怠的职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他真正把播音创作视作自己奋斗终生的事业,而非谋生的职业。
职业精神并非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能够在繁琐、重复甚至无趣的日常工作中窥见一些痕迹。对于播音员主持人而言,如何处理日复一日的工作,采用怎样的态度面对各种播音任务,是职业精神最好的体现。从工作流程来看,新闻播音员必须坚持同大家不一样的作息时间。值早班时,需要播音员早晨三四点起床开始准备前往单位,在节目录制前做好相应的备稿、沟通、换服装、化妆、演播室系统调试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值晚班时,在观众最自在最放松的时候,他们则要保持最紧张的精神状态,为大家盘点一天的新闻。《新闻联播》的播音员压力无时无处不在,要保持形象、精力、声音,而且稿件越是送得晚送得急,越需要播音员把好最后一道关。罗京每次都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让电视观众感到踏实、严谨、可信。罗京说:“从事这个职业首先应该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因为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程序,保持一种对工作的热情,严谨的工作状态,是对我们的一种严格要求……在工作的时候始终要保持注意力和良好的工作状态,随时应付任务或者突发的节目内容,每天上班的时候都是如履薄冰的感觉,尤其是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在这种压力下,主播们还必须坚持每天情绪平和地走进直播间,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观众,冷静地处理在直播中插播各类突发事件。长年累月,天天如此,罗京一干就是26年。“在我的经历中,没有哪一种职业像电视一样担负着如此众多的责任,要对党、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公众负责……正因如此,对你的任何一种要求都不能说是过分,对你的任何一种期待都不能说是苛刻。”这种在工作中凸显出的责任意识,正是罗京职业精神的体现。
罗京在工作中一直秉承严肃认真的态度,播音风格也呈现庄重严肃的艺术特色。播音员主持人对于新闻内容的个人解构很可能歪解、歪曲新闻事实,剥夺大众客观地了解新闻事实的权力。所以,必须始终设法让受众关心新闻信息本身,而不是关注自己。罗京每次在获奖感言中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责任”。那是他对职业的理解,对信念的理解,更是他对人生的理解。
罗京对工作的认真精神、对同事负责的精神、对观众的尊重精神、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对业务一丝不苟的精神,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他既是播音创作的实践者,又是播音业务理论的研究者和教育者,他的播音学习与创作历经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期间,他曾两次登上天安门城楼进行直播,30多次跟随国家领导人出访报道,3000多次的主持,圆满完成多次重大新闻事件的播音工作,他以高度的敬业精神,为全国观众开启了一扇了解世界的固定窗口。他的播音作品多次荣获政府大奖,是研究学习的典范。罗京符合时代精神的播音创作观和从容不迫的忘我实践精神,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新闻播音的特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为播音队伍和播音理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把有限的寶贵生命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和播音主持事业。
新兴技术不断推进着广播电视领域的变革,这对于播音员主持人而言也是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如何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并做出相应的改变,是摆在播音员主持人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以罗京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以自身极强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职业精神给后来者树立了标杆。在媒介变革的浪潮中,播音员主持人必须从前辈身上学习经验,在危与机的同生共存中完成播音主持的艺术创作,以求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罗京离开我们已经整整11年了,但他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为播音主持专业所作的贡献,我们永远不应忘记,后人将会沿着他的足迹前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2]张颂.播音创作基础(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8.
[3]姚喜双,杨成.谈罗京的播音风格[ J ].现代传播,2010(001):69-72.
【作者简介】 刘 卓,女,北京人,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媒体语言传播的教学与科研、中国播音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