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视野下驾驶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完善分析
2020-01-20江海
文/江海
1 前言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这为驾校培训行业的发展带来非常大的机遇,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人纷纷涌入驾驶培训行业。由于驾校培训行业具有门槛低、行业标准相对宽松等特点,近几年驾校、教练和教练车的数量都在数倍增长。但是学时造假、教练车挂靠、训练质量不过关等行业弊病也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着驾校培训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在推进“放管服“改革过程中,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响应号召实施机动车驾培机构培训业务模式改革,以提高培训服务的水平。但是,不同地区的驾校培训行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和问题,在“放管服”背景下进行驾培管理的改革工作必须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本文以驾驶培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提出在“放管服”视野下驾驶培训管理的改革措施,以促进我国驾培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2 “放管服”的概念
“放管服”的概念主要分为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个部分。“简政放权”简单来说,就是中央政府尽可能将审批行政权简化或者下放到基层和地方政府,例如减少各项行政审批流程,取消各种资格证书审核等,以便基层政府更好地在地方行使权利。“放管结合”就是指政府要将该管的管住,做好自身职能的转变,将重点放到监管体制创新方面,例如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优化,将该放的权利交给市场和社会。“优化服务”是“放管服”政策的最终目标,政府要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结构,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1]。
驾驶培训行业积极融合“放管服”理念,根据行业特征提出了改革创新的举措。比如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构建开放有序的培训新格局;完善培训管理,以推动驾驶培训产业的健康发展;严格监督与问责,以确保人才培训与考核工作严格廉洁;提高服务质量,给学员带来方便。
3 “放管服”视野下驾驶培训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政策落实存在缺陷
行业市场准入制度欠规范。为了推进“放管服”改革,交通运输部门出台相关措施对行业审批流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调整许可依据、条件及经营内容,明确备案流程等。但是在简政放权过程中没有对市场准入制度进行有效规范。许多驾驶培训学校的场地、教练等硬件设施都达不到驾校行业的准入标准,甚至出现为了获得培训资格而租用场地、挂靠教练车等情况。这种缺少完善准入制度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投资者只关注经营利润,忽视对驾驶培训学校的管理和资金投入的不良风气,影响培训行业的良性竞争。
驾驶培训行业考核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目前,交通运输部门对于驾培机构的考核方式较为简单,学员只要通过了基本的知识理论考试和道路考核就能够取得驾照。但这样的考核方式导致部分驾校为了提高学员的过关率,只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应试教育,甚至出现考试作弊等现象。在这种考核模式下,大部分驾校和考官都忽略了对学员道路应急反应能力的培训,出现学员即使拿到驾照也不具备道路行驶基本素质的情况,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3.2 驾培机构自身优化服务管理存在漏洞
驾培机构的管理者思想认识不到位。驾培行业相较于其他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能够为经营者带来更大的利益,但同时它也需要经营者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进行约束和管理。但多数经营者没有认识到驾校管理的重要性,对教练的培训和教练车的使用也没有很好地监管,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眼前的利益,没有用发展和创新的眼光来看待驾培机构的未来。
驾培学校教练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规范需要提升。通过对驾培学校的实地调查和采访发现,当前教练在培训过程中只会采取统一的教学模式来应对考核,没有考虑到学员年龄、性别、掌握能力差异等因素。还有部分教练为了从培训过程中获取额外的利益,会私下收取学员给的好处,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对这一部分学员进行更加耐心细致的指导。长此以往,这种不公平现象会导致其他学员对教练和驾培机构产生怀疑,容易激化学员和驾培机构之间的矛盾。
驾培学校缺少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制度。首先,驾培学校对教练的管理不够严格,对教练的教学工作没有实施监督管理,即使部分教练存在专业技术不过关、教学工作不认真、违规实施教学等现象,驾校也没有实施明确的惩处措施。其次,相关交通运输部门缺少对驾培机构的监督管理,没有采取硬性规定对驾培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合理规范,导致部分驾培机构和教练在教学中投机取巧,损害学员利益。
3.3 政府部门之间放管监督不到位
当前我国的驾培行业采取的依旧是“考培分离”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很好地将考试与培训进行分开管理,但同时也造成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部门之间没有干涉和约束的权力。两者之间的工作长期相对独立,造成两个部门在沟通和配合上不够密切,对驾培机构的部分工作不能完美地衔接和融合。部分地区在进行考试改革后,公安部门要求达到一定学时才能够进行考试,但是交通运输部门的监督工作却存在滞后情况,对学员的学时没有做到有效审核。
4 “放管服”视野下驾培管理改革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放管服”政策,结合驾培机构的实际需求完善一系列法律法规。首先,相关部门要转变对自身职能的认识,从决策者转变为监督者,站在优化驾培行业结构、促进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完善各项监督管理措施,根据当前驾培机构出现的问题实施针对性的监督管理政策,加强对驾培学校的管理和约束能力。其次,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部门要针对现有的改革成果进行分析,找到改革中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缺少法律监管的空白区域及时进行上报,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最后,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本地驾培学校的培训,帮助驾校管理人员提升思想意识,通过专业的指导帮助驾培机构建立起科学、完善、有效的规章条例,改善驾培学校责任不明、教学混乱等现象[2]。
4.2 加强驾校培训,提升教练素质
教练作为驾培机构行业中的教学关键,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低是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我国当前驾培机构处于发展前期,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专业的教练人才市场,大部分驾校的教练人员都来自各行各业。这种现象极易造成教练员专业素养不高,不具备培训学员的能力,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改革中要加强对教练员的思想指导,转变其对教练工作的认识,明确自身的责任。同时,要通过专业的培训人员对教练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包括理论知识、驾驶技术、服务态度、学员心理等多方面的学习。还可以通过组织教练之间的技能比赛、学员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提高教练的思想和技术水平。
4.3 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管理
公安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分别是负责驾照考试和驾校培训的主要行政机关,加强两者之间的交流,能够有效改善当前的行业弊端。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资源平台,将公安系统和交通系统都纳入这个平台当中,在这个平台范围内实现两个部门的资源共享,以防重复管理或出现管理死角。另外,还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考核流程,由交通运输部门将学员的培训时长、培训表现等相关信息上传,为公安部门组织考试,进行资格审核提供参考资料。公安部门可以将考核结果告知交通运输部门,帮助交通运输部门调整驾培机构的培训模式和方法,提高培训效率。通过信息的互通和有效合作来打破部门与部门的壁垒,逐步实现驾驶培训信息和驾驶考试信息的共享,推进驾培行业的改革进步和长远发展。
4.4 引入信息化技术监督管理方式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驾校培训行业的监督提供了新的管理模式,对提高监督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主管部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培训过程的动态监管,比如针对学时造假情况,可以利用指纹识别或者人脸识别技术,有效减少和杜绝造假现象。在培训费用收取方面也可以采取第三方机构监管和线上考核的方式,根据学员学习进度和线上考核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批次进行费用结算。这些监管措施的实施都有助于减少当前驾培行业的不良现象,提高驾培行业的培训质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放管服”视野下驾驶培训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实际改革中仍旧存在监管漏洞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在以后的驾驶培训管理中,各政府部门及驾校培训机构要积极贯彻“放管服”改革政策,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合督导,落实管理政策,加强对驾驶培训学校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服务人员素养。通过对驾培管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才能够进一步推动驾培管理改革,促进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