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2020-01-19宁夏鎏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宁夏鎏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路基是整个道路路面的基础,作为公路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路面有极强的支撑作用。从过往道路施工及维护保养工作的经验来看,路基极易受到地质环境、水文、气候等外部环境下的影响,造成稳定性、耐久性的降低。为应对这一情况,延长路基使用寿命,减少病害发生概率,我国施工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路基施工技术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了完备的路基施工体系。
一、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一)路基强度
合理控制路基强度,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是防止市政道路出现沉降、变形、车辙等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市政道路路基强度受水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雨季时,受大量的路面流水和路基地下水影响,会出现翻浆现象。冬季时,路基冻胀,导致路面隆起,路基融化后,路面开裂冒浆、起伏不均匀,会降低路基强度。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气候特征、车流量等,合理设计路基的强度值,尤其是在路基开挖和填筑环节,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检查并控制路基强度,减轻路面的负担,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二)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路基是承载路面荷载的基础结构,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决定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路段不达标的土质要进行改善,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如松软的土质,可采取土壤置换措施,提高土质的承载力,防止地面塌陷;地质较为紧实的地段,需做好防雨水、高温措施,避免道路变形、突起等。
二、提高市政道路路基质量的技术措施
(一)加筋处理
加固技术是沿应力延伸方向铺设钢筋,与土体组织形成粘结体,提高软土地基的抗拉强度。施工时,在路基表面均匀布置土工格栅,检测土体承载力、抗拉强度等参数值。在清除基层中的杂物后,进行钢筋绑扎、相互搭接,在土工格栅表面填筑土方并压实,压实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在易发生沉降的路段,常用的加固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路基沉降和裂缝。其缺点是随着使用寿命的增加,增强材料容易发生腐蚀,土体变形会对增强材料产生影响,导致加筋材料变形。
(二)选择填料与设备
对于市政道路的路基作业来说,机械设备的合理选择是很重要的事情。只有在工作人员和施工单位选择了性能好的设备以后,并做好技术整合,才能够满足市政道路路基作业要求。假设没有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就会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甚至可能会引起工程质量问题。在路基施工中搅拌机、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都是非常重要的设备。设备使用前,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检查,以免施工中有性能方面的问题出现。填料选择是技术工作。填料选择前需要先试验。试验中不仅要考虑材料的塑性指标、液塑性,同时还要对填料的密度、含水量、颗粒大小进行深入分析,根据土强度合理选择,控制好路基填料质量。不可以使用水含量高的材料、腐蚀性的材料也不能使用。施工中一定要多加注意这些问题。此外土石混填路堤、土方路在填筑的时候也要多加注意。土方的填筑一定要做好作业流程控制,选择分层摊铺的方法,做好填筑厚度管理,一般要小于30厘米厚度。
(三)夯实处理与路基挖方
通过夯实路基,能够提高路基坚硬度和载重能力。夯实中选择直径在2.5米大小的夯实锤。夯锤使用的时候提升高度6米,夯击打力度为2000千克/米。每次需要两次夯击。如遇到一些不好的地质,甚至有必要增加夯击次数。在路基作业中,路基挖方也是很重要的内容。关系到最后工程效果。施工单位一定要先清除干净路基的表面杂草植被,使用横挖方式。施工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沟底施工,不可以有外溢、积水情况。交接部位需要设置排水沟。要确保截水设施稳定性。
(四)置换处理
置换施工技术是用优质土壤替换原有土质结构,使路基更具稳定性,降低沉降发生概率的技术措施。一般利用机械设备去除软土部分,再分层填入碎石、煤渣、粗粒土等硬度较高的物料。在填充时,硬度较高的物料在最下方,夯实后铺设另一层物料。经置换施工技术处理后的路基透水性较好,多用在对路基变形要求不严、纵向深度较大的软土路基施工中。该技术对土体表层的破环度较大,对置换材料的压实度要求较高,施工成本投入较大。其他路基施工技术,如注浆技术、固结处理技术等,利用钻机对土层钻进喷射泥浆或投入固化剂,使路基软土固化,提高路基的硬度和稳定性。施工作业时,务必要根据施工路段的实际状况,结合施工的环境和气候条件,科学、合理地选取施工技术方法。
三、结语
路基施工项目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为保证路基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增强施工质效,施工企业及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熟悉路基施工的特点及相关技术应用事项,确保路基施工技术在实践过程中的合理使用,不断提升路基施工的水平,同时为路基施工技术的研发、优化指明方向,促进技术革新。